第7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嘉当然懂得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所谓绣庄老板觉得好,那就是肯开高价来收。什么样的称赞也不如这个来的真实了,什么样的称赞也不会比这个更加有力。那些街坊邻里的妇女出于礼貌称赞年轻姑娘活计鲜亮的时候好多呢,但是问她们愿不愿意出钱请这些年轻姑娘做活计,那又一个钱都没有了。
  既然东西好,为什么不肯?不肯出钱的称赞不能说都是假称赞,但九成九都是假的,这是没错的。
  赵嘉倒是有心说两个女儿手艺也很好,十里八乡同一个年纪的女孩子都比不上,各家妇女都问她是如何调理女孩子的...但是相比绣庄可出钱收购,自家女儿货郎那里都没有卖出过钱,这差的太远,实在不能说了。
  最后她只能笑笑:“那敢情好,月娥和雪梅原来在家的时候每日也是要做针线的。这些日子一路上自然不好做,现在安定下来了,也该重新勤谨起来。明日起,明日起就让她们两个和莺姐儿一起做针线罢。”
  对此赵莺莺当然无所谓,和人一起做针线什么是常有的。何况还是和表姐妹们一起,这也算是闺房趣味了。
  方婆子当然喜欢外孙女们和自己最得意的孙女一起亲近,便道:“小姐妹们一起做针线,莺姐儿还能教一教表姐表妹。到时候月娥和雪梅做出更出色的活计,拿去给莺姐儿她外婆看,她外婆应该更喜欢。”
  方婆子并不觉得自己这话有问题,在她看来天资绝无仅有的好的赵莺莺,自己勤奋又师从她外婆这样的绣女。在女红上不知道早把年轻女孩子甩出多远了,而从鲁地乡下来的外孙女,就算心灵手巧,那也是万万及不上的。说教导教导,顺理成章啊。
  然而在赵嘉听来这话就很刺耳了,要说雪梅也就算了,虽然小的也不多,但确实是表妹。表姐教一教表妹的女红,这种事再没有二话的。但是月娥可是比赵莺莺打了两岁!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十二岁被当作是小孩子,十四岁却会被当作一个大人。
  让还是小孩子的表妹教导已经是大人的表姐,这算什么?
  第97章
  只不过再刺耳又能如何, 赵嘉心理愤愤不平。晚间对两个女儿道:“这就是寄人篱下的苦处了,各处都要谦让着, 自己的脾气都不能有。不然啊, 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小女儿曾雪梅想的简单一些,立刻道:“这有什么的,姐姐针线好, 明日一起做针线的时候压莺表姐一头,到时候自然知道谁好谁坏了。”
  在十二岁的曾雪梅眼睛里, 八岁就开始跟着娘学针线,心灵手巧的姐姐根本没人能比得上。在老家的时候, 那些邻里的女孩子, 哪一个不来看她姐姐新做了什么, 或是荷包或是鞋子, 总之要照着来就是了。
  然而每每做的时候才晓得有多难, 很多东西都是最后他们嫂子、娘亲等人帮忙完成的。
  曾月娥听到妹妹的话莞尔一笑, 别看她看起来十分纤弱腼腆,其实她是一个十分自傲的人。原本在老家的时候她根本看不上除了她妹妹以外的女孩子, 后来她爹去世了,尝遍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她才晓得把自己的傲气收起来,至少不能让人看到。
  可是根本上是没有变化的,她依旧是那个自矜自傲的曾月娥,她擅长的东西绝不认为会比别人做的差。
  赵嘉看两个女儿这般有志气,心里就像是出气了一样, 笑着道:“明日好好做,让人也晓得我家两个姐儿如何出色——你们别当这是小事儿,女孩子家女红好的名声传出去了是有大大的好处的。”
  赵嘉并没有把话说透,但是年纪渐渐大了的女儿们显然都懂得其中的意思了。特别是曾月娥,她今年都十四岁了,听到这种话,立刻低头拨弄衣襟上的带子,根本不肯再抬头。
  第二日吃过早饭,曾月娥曾雪梅姐妹两个就和赵莺莺赵芹芹姐妹两个一起进了赵莺莺西厢房的屋子一起做针线。这也是曾家两姐妹第一次进赵莺莺的房间,多看了好几眼。
  之前赵家的屋子她们只进过堂屋、方婆子屋和她们现在住的东厢房的一间。堂屋先不说,方婆子的屋子是住她一个老人家,多的是素色,也不见得多加装饰。而她们住的东厢房一间呢,这是以前赵蓉蓉住的屋子。只不过赵蓉蓉嫁人,屋子里的摆设等也大都做了陪嫁,只有几件旧家具留了下来罢了。
  这些东西只能说是齐整,要说多鲜亮,那自然是不能够的。直到今日进赵莺莺的闺房,她们才晓得扬州城里殷实人家的女儿是住的什么样的屋子。
  赵莺莺的屋子是西厢房的一间,只不过地方大,屋子也不小,所以一间也颇为阔朗。赵莺莺用了一个博古架将屋子分成了前后两段,后面有一张月洞架子床,上头挂着一定杏色绸布帐子,用黄铜宝莲勾拉了起来。
  床后还放着几只茶叶箱,放些用不着的被褥和需要防蛀的东西。窗前则是一张梳妆台,上面有梳妆镜梳妆盒,梳妆盒半开着,里头的瓶瓶罐罐足够让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羡慕的眼睛发光——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在这个年纪也会讲究装饰了,一瓶便宜的花露,一盒小摊上买来的胭脂就足够她们高兴的了。至于这么齐全的化妆盒,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另外还有靠墙的一个大柜子,上面挂着锁,并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
  博古架上并没有什么古董,只不过垒着这些年赵莺莺所有用过的书籍。另外茶具、鱼缸、盆景,以及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也错落的摆着。虽然没有宝物做装饰,但有赵莺莺在皇宫里练出来的品味,倒也像模像样。
  博古架前面这一半的屋子,靠墙是一个脸盆架子,靠窗是一张嵌着大理石桌面的小桌,四周摆了四张鼓凳,赵莺莺平常就是坐在这里做绣活儿的——当然还有支在一边的绣花架子,她现在偶尔也会绣大件的东西,那就只能在绣花架子上做了。
  此时绣花架子上盖着一层防尘的白布,曾家姐妹两个也看不到什么。两个人倒是有心看一看赵莺莺到底针线如何,只不过找不到机会罢了。
  赵莺莺请她们两人坐,然后拿出两个簇新的竹篮。里面有各色丝线、棉线,一整排的金尾针,另外就是零碎布头和圆圆的竹制花撑子。这显然是一个比较齐备的针线篮子。
  “表姐和表妹刚来扬州,行李带的也有限,恐怕针线上的东西不齐备。这是昨晚我临时收拾的,将就着用吧。”赵莺莺的心思很细,昨晚就想到了这件事。便问李妈妈要了两只新篮子,从自己针线东西上拣出两套。
  要真等到今日才发现无东西可做针线,那就实在是太尴尬了。
  曾月娥曾雪梅接过针线篮子,月娥脸上通红,颇觉得不好意思——昨日她娘只想着和她们抱怨外祖母的话,却把准备东西的事情忘记了!这时候要从别人手里接手这种不值钱的小东西,她真觉得丢人!
  只不过她确实没有准备,这时候就是想拒绝也不行了。
  “多谢表妹了!”捧着针线篮子,曾月娥和曾雪梅坐在了小圆桌旁。
  赵芹芹跟着坐下,赵芹芹把昨日做到一半的鞋面子拿出来。她如今也十岁了,针线上面比不过同一个年级时候的赵莺莺赵蓉蓉,比起其他一般的女孩子还是强的多的。这绣花撑子上勾出了一个鞋扇的形状,鞋头上则是五福捧寿的图案。
  下个月是方婆子的生日,这是她打算孝敬祖母的。
  五福捧寿中间的那个‘寿’字已经绣完了,五只蝙蝠也完成了三只,只剩下两只小蝙蝠了,所以这时候她的绣艺如何已经能看出来了。见中间‘寿’字十分古朴,若是这个还可以说是扬州这边花样子新奇,旁边蝙蝠细致,绣地惟妙惟肖,让人一看就觉得憨态可掬很有福气,这就是绣艺真的不错了。
  十岁会扎花这在曾月娥曾雪梅的老家是不敢想的,这倒不是说老家的人比较笨,而是地方不同造成的。城里的女孩子比起乡下的女孩子来说,不用做农活儿,空闲的时间自然更多,女红上面更有造诣本就是应该。
  再加上城里资源多啊,要想使想学一些女红手艺——不外传的技艺还是很难学到,但是那些一般的技艺呢?她们总有办法学到的。
  于是一般情况下,城里的女孩子的女红胜于乡下女孩子也就是无可奈何的了。
  何况扬州不是一般的城市,这里是东南第一城,这里的繁华与富庶不一般,女孩子在女红装点上自然更不一般!
  十岁扎花在曾家姐妹的老家是罕见的,在扬州不能说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注意教导女儿的人家,在这一点上总是差不离的。
  讲真话,十岁的赵芹芹比十二岁的曾雪梅还要强许多,就算是比十四岁的曾月娥似乎也不差什么——曾月娥看到这个的时候心里就一惊,紧接着就抓紧了手上的针线篮子。
  她是个自矜自傲的女孩子,一直自信于自己的女红,她认为自己不会比赵莺莺这个表妹差。最多就是人家有个好外婆,可能学到一些高超绣法而已。但是纯看绣艺,她不会输给任何人。
  可是赵芹芹的手艺让她知道了她不愿意接受,但是只能接受的事情,赵莺莺的技艺或许真的比她高明的多。毕竟身为妹妹,家里人也没怎么夸赞的赵芹芹都有这样的是水准,众人夸赞不停的赵莺莺自然更不必说。
  她想看一下赵莺莺的手艺,又有些不敢看。
  赵莺莺却没有就此拿出针线,反而翻出了颜料、毛笔和纸张。赵芹芹见了便道:“是有主家请二姐姐你设计新样子么?”
  赵莺莺点头:“听说是家里长子考中了举人,虽说没中进士,但是也上下疏通打通关系谋了一个地方小官去做。他家的人想要定做一扇小屏风,特意叮嘱过要意头好的。”
  读书人只要考中举人就有做官的资格,只不过是中了进士一定有官做,而举人的话就要看自家背景和运气了。有家里上下打点到位,那自然不消说。而有的人纯是运气好,也没有走动过,就是正好有一个缺,运气好没法子...
  赵芹芹本来在分线的,听了赵莺莺的话有些奇怪:“这种意头最常见了,花样子出来的都是好意头,二姐姐你随便修改一个难道不能用?”
  赵莺莺敲了敲笔杆摇头:“人家花了大价钱定做的,说是一定要是以前没有过的——这本也没有什么,关键是还有几个月,等到明年开春就要赴任去,这样便紧急的很了,这便不能用样子复杂的。”
  说是这样说,赵莺莺拿住了毛笔之后就没有犹豫过了,几笔画成了两张图。曾月娥坐在她旁边,见赵莺莺拿笔拿的端正,画出来的花样子就像是她以前赶集时候见过的秀才画的一样,心中更不是滋味儿了。
  她以前也画花样子,只不过就是用木炭在纸上画个大概而已,哪里像赵莺莺一样,竟是画画来着。这让她生出一种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的感觉,就好像她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乡下丫头,而这是她以前拿来看老家那些女孩子的。
  两幅花样子画好了,赵莺莺笑道:“明日就拿去给掌柜的,让他问一问那户人家喜欢哪一个。说不定两个都会定下呢!”
  看着赵莺莺狡黠的样子,赵芹芹好奇去看那花样子:“这是什么意头?”
  赵莺莺指着左边一张:“两只白鹭,底下有青莲花,这不是‘路路清廉’?另一个是一只白鹭,底下用木芙蓉取代莲花,这叫做‘一路荣华’。都是好意头呢!”
  赵莺莺没说的是,一个高尚,一个俗气却实惠。出于面子恐怕想订前者,出于实际肯定想定后者——而能够出钱上下疏通打点的人家,想来也不介意多出几十两银子的,到时候说不定就两个一起定了。
  这两幅图都十分简单,到明年开春的话,一起她也做得完。多挣一份钱,她肯定是喜欢的。
  曾月娥和曾雪梅听赵莺莺的话就如同天书一般,她们以前也画过花样子,只不过那些是自古就有的老样子。偶尔有不同,那也是在老样子之上修改一些边边角角而已。听到赵莺莺自己设计新的花样子,意头之类更是她听都听不懂的——在老家她们用的都是各种福、寿、喜、花等有关的花样子,赵莺莺说的显然是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赵莺莺画完了两个花样子,收好纸张颜料等,又把花样子放到一边晾干。自己则是起身坐到了绣花架子旁边,揭开了绣花架子上的白布。就算不想看,曾月娥也忍不住转头瞟了一眼。
  从她的角度看不到赵莺莺绣的是什么,只能看到是一块蓝色的布料而已。实在是抵不过自己的好奇,最终曾月娥还是站起身来走到了赵莺莺身后。
  赵莺莺这时候还没有上手,正在理绕线板上的绣线。曾月娥站在她身后,往绣花架子上一瞥,就再也移不开眼睛了。这是一块两尺左右的浅蓝色绢布,绣作分两层,底层是灵山诸佛相会,有各个佛家佛陀、菩萨等齐聚。
  绣作并不大,诸佛陀、菩萨又集中在一角而已,所有人物绣的十分纤巧。然而人物纤巧却不影响这些佛像的样子,每一尊都清清楚楚,眉目十分分明。定睛看去,就是再小也让人觉得慈眉善目典雅庄重。
  然后是上面一层,集中在一尺见方的当心,是七万言左右的《妙法莲华经》。一尺的绢布,七万言左右的佛经,绣上去已经是为难了。然而赵莺莺手下不成问题——太后信佛,上辈子她绣的最多的就是各种佛经了。
  每个字只有粟米大小,然而转折、横踢等,字迹婉然,精细入神处,不见丝毫针线迹——这甚至比手写抄录佛经做的还要精细了,抄录佛经如何能做到这样的小字?
  这不是别人找赵莺莺定的,这是一年前起稿开始绣,她打算靠这个打响名头。只要别人通过这幅绣作知道她的手艺,她再不用发愁订单和订单的价格。至于说这幅佛经卖不卖得出去?她为什么选择佛经,不就是因为这个肯定卖的出去么。
  那些在家礼佛的贵族老太君,只在乎对佛祖菩萨的心诚不诚,至于为此多花一些银子算什么?这个数目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对于高门大户,那也就是一个寻常数目而已。
  “啊!”轻轻叫了一声,赵莺莺回头看曾月娥,十分不解。
  “怎么了表姐?”
  曾月娥赶紧摆手,回到了桌边自己的位置。赵莺莺刺绣出来的佛像和佛经已经是她不敢想象的了。至于说昨日她娘希望她能够压赵莺莺这个表妹一头,那也是白想了。她紧紧的攥住手上的布头,骨节掐的发白。
  花撑子绷起一块小小的白色布料,曾月娥极力想要撇开刚才看到的赵莺莺的绣作。只不过那样巧夺天工的技艺留在脑子里怎么都忘不掉,心里乱糟糟的,一不小心就扎到了指尖。
  一串血珠冒出来,曾月娥连忙把手指放在嘴里吮吸。赵芹芹正坐在她对面,见状还关心道:“月娥表姐,你怎么了?”
  曾月娥只能勉强一笑,又低下头接着绣花。她绣的是她最拿手的莲花,以往闭着眼睛都不会绣错,但是今天下针的时候总会响起赵莺莺佛像里面也用到的莲花,这就怎么看自己怎么不满意了。
  赵莺莺绣花一段时间总是要休息的,差不多的时候站起身来走动,先是去看了看鱼缸里的金鱼。还把放在旁边的鱼食投了一些进去,引的鱼儿活蹦乱跳。
  赵芹芹见曾月娥盯着赵莺莺看,以为她是好奇赵莺莺做什么,便道:“二姐姐她绣花的时候有个习惯,做一会儿总是要休息一番眼睛的。鱼缸里有两尾她养的红金鱼,好肥的,我早就想吃了,二姐姐就是不让!还让我多看看金鱼,说是对眼睛好——只不过我看到那两条鱼只能想到红烧和清炖。”
  “哦哦。”曾月娥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又低下头做自己的针线了。
  赵莺莺这时候逗完了金鱼,又走到了小桌周边。先是指导了赵芹芹几下,然后又看了看曾雪梅这个表妹的。怎么说呢,以她的年纪,这个程度在扬州普通女孩子中间算是中等。
  不过考虑到她在鲁地一个乡村长大,不像扬州女孩子一样有这么好的条件,能做到这样算是不错了。要么是小姑管的严,要么是她确实算是手巧的那一类。
  于是赵莺莺赞了几句,又告诉她一些行针的小诀窍,甚至上手给她示范了几针。见她并没有用什么高深的针法,都是照着曾雪梅之前的手法来的,偏偏她那几针就格外灵动传神、典雅清丽。让人知道,这世上真有厉害的人物,于这一道上是‘善书者不择笔’。
  然后在曾月娥的紧张当中,赵莺莺站在了她的身后。赵莺莺并没有多说什么,甚至不像对曾雪梅那样说了很多话,只不过拣着曾月娥的好处说了几句,又相当委婉地说出了她的不足。
  赵莺莺并不傻,想想看吧,被自己的表妹指导,怎么也不会是舒服的事情。所以赵莺莺尽量照顾曾月娥的情绪,将这种指导的情况变得不那么让人难堪。
  曾月娥显然不觉得因此变得舒服了一些,晚饭之后回到东厢房她就不理任何人了。赵嘉和她说话也不回,赵嘉问曾雪梅是怎么回事,曾雪梅又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她就只当是小姑娘发脾气而已,就没有管了。
  笑呵呵道:“如何,压了莺姐儿的风头没有?”
  她本以为说这件事曾月娥能高兴的,谁能想到女儿立刻拍开她的手,捂住脸哭道:“都是你!说的什么压人家的风头!你不知道,今日人家把咱们都衬成了什么都不懂的乡下丫头了,还能比这个更丢人?”
  第98章
  被女儿一通抱怨, 赵嘉愣住了,晃了晃神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想了想才安慰女儿:“这事儿啊是娘想错了, 娘带着你们在老家那边的时候在个小村子里算是独一份儿。只是忘记了一件事儿, 如今咱们已经到了扬州了,扬州有什么,全天底下多少好东西都在这儿呢。莺姐儿虽然年纪比你小, 但是她从小在扬州长大,还有个能做绣娘的外婆教导, 比你强一些也寻常。”
  见一惯懂事的月娥还是不肯看她,她又苦口婆心道:“你急什么, 你现在也在扬州了, 今后还能跟着莺姐儿外婆学。娘是知道你的, 最聪明伶俐的一个, 自然不输给别人。”
  听到这里曾月娥呜呜哭声缓了缓, 抬头问:“真...真能那样?可是我看了莺姐儿的手艺, 实在是从没见过的好——比在镇上绣庄里见过的还好不知道多少倍呢!我以后能做成那样?”
  曾月娥因为从小手巧,学针线快, 又有一个扬州出来的娘亲教导,比身边一般人家的女孩子女红实在是强的多了。镇上绣庄的掌柜的看过她的活计, 还说她过两个做的东西怕就够格在绣庄里卖了。
  绣庄里卖的东西可不便宜,自己家做的荷包几乎不用钱,但是绣庄里的最便宜的也要几钱银子,这个价格足够让普通庄户人家咋舌了。她的活计要是绣庄肯收,那绝对是十里八乡独一份儿的荣耀, 同时银钱上面的实惠也不用说。
  因为有这一件事,她没回去镇上都要让绣庄的掌柜看看自己新做活计,要是能提前认可她的手艺,那自然是更好的了。去的多了,见的自然也多。绣娘绣的佛经也不是没有,她不认字,去晓得看绣艺的好坏。
  差的太远了,她实在不知道如何赶得上。
  赵嘉大包大揽道:“有什么不成的,你吃亏就吃亏在小时候没在扬州长大!”
  赵嘉根本没见过赵莺莺的活计,在她眼里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的手艺,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自己的女儿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心灵手巧了,再巧的话,当是织女下凡么?
  至于她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为十二岁的赵莺莺比现在十四岁的曾月娥强找理由,虽说当年私奔的时候她并不在意丈夫是哪里的人,但是她是扬州人啊!扬州人除了看得起苏州人杭州人以外,就连京城人也不见得多看得上呢,有这种想法实属寻常。
  她话里话外这样安慰,曾月娥未必不知道这话有些经不起推敲,毕竟她是亲眼见过赵莺莺活计的。但是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需要的就是一个念想而已——对,我现在不如她不是我比她差,是她会投胎而已。不管怎么说,让人承认自己天生天赋不如人这是很难的,特别是自己原来也是人人称颂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