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
“总指挥,这个决定无论是不是您与嫂子一起下的,无论这个手术对嫂子今后的身体有没有影响。但我明确表态,我不同意。我非但不同意,我已经通知了彭定杰,嫂子不在吃按照规定的中灶,跟您一样标准,都吃小灶。孕妇必须要保证营养。”
“总指挥,我知道您这么做的原因。可这个孩子是咱们部队的第一个孩子,必须要。我知道您的想法,但总指挥,这是后代啊。他不是您一个人的,是我们大家的。”
“我们为了救中国,可以抛头颅、洒热血,战死疆场。但我们这么流血牺牲是为了谁?不就是为了我们的后代能够不再遭外人的欺凌、屠杀,让他们能有尊严的活着吗?如果我们一介堂堂七尺男儿,连自己的后代都保不住,还能做什么?”
听罢杨震的话,总指挥沉默良久才道:“你说的道理我明白。但我们作为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们不能搞特殊化。形势这么严峻,我怎么能拖累大家?就算把你嫂子送过江调养、生产,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对部队会有多大的影响?”
“敌未至,而将领眷属先遁。无论在那支军队里,这都绝对是影响士气的。大家拎着脑袋在前线厮杀,首长的老婆在后方相对安全的地方还不放心,还要过江去江那边安全的地方躲避?你说这让下边的干部、战士怎么看?”
“尤其在现在全军成家的几个人都是高级干部的情况之下,我更不能如此做。我不能起这个不好的带头作用。”
对于总指挥的想法,杨震摇头道:“扯淡。别的事情大家能平等,找老婆、生孩子的事情能平等吗?我倒是想给他们都找老婆,但这可能吗?咱们部队是有严格规定的,无论是谁都不能违反规定。只要他们达到规定,并两厢情愿,我们都批准。但没有达到,就是没有达到。”
“再说这也不是敌未至,而将领眷属先遁。嫂子是情况特殊,需要特殊照顾。这事不要讨论了,我就定下了。明儿您走的时候,把嫂子一起带上。等返回的时候,就将嫂子留在江对面调养。要想回来,等生产完毕再说。”
“那个一分区司令员柴世荣的夫人不也有身孕了吗?一起过江,两个人在一起也能有一个相互照应。总指挥这次去找江北方面商议一下,找一个地方。地方小点、偏僻点不怕,但是医疗条件一定要好。专门用来安置我们的重伤员,以及身体需要特殊照顾的家属。”
“总指挥您放心,不单单是您的家属。无论哪位家属有孕,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只要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都要尽可能的照顾。您的夫人并不是在搞什么特殊化,只是第一批享受这种待遇的人而已。”
“不单单是您与柴司令员的夫人,以后无论谁的家属怀孕了,在形势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前,都送过江去修养。生活费咱们自己出。我已经让彭定杰批了一百两黄金,并随你一起过江,在协助您与江北沟通的同时,专门与江对面交涉此事。”
杨震的语气很强硬,绝对是不容置疑的口气。这还是他第一次与总指挥用这种口气说话。尽管有些不礼貌,但杨震知道自己没有办法软下来,若是语气稍微缓和一下,以总指挥的性格,这个孩子绝对是保不住了。
对于杨震表现出的强硬,绝对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态度。总指挥犹豫了良久,终于缓缓的点了点头。实际上对于总指挥来说,现在也是处于两难境地。
做掉,说舍得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自己的亲骨肉。但形势如此紧张,自己又是高级指挥员,实在不能起这个不好的带头作用。孩子不是不能要,但这个孩子来的实在有些不是时候。
虽然现在日军方面没有任何的动作,显得很平静。但无论是杨震还是总指挥都很清楚,眼下的平静只会是短暂的,只是双方都在积蓄实力而已。如果有一天要爆发的话,那将绝对会是惊天动地的爆发。
这段难得的平静时间,总指挥自己要做的事情相当的多。不仅无法照顾他们母子不说,万一不久的将来形势出现反复,乃至恶化,这个孩子将会是自己,甚至会是整个部队的拖累。
之前在山中打游击的时候,总指挥曾亲眼看到过一个母亲,为了不让饥饿的孩子哭出声暴露部队的位置,而硬生生的将要哭的孩子活活闷死。事后那个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尽管已经过去两三年,但总指挥到现在还犹在耳边。
拖累到部队,这对于一项要强的总指挥来说,绝对不能接受的。一点的可能性,他也不会也不允许。而且形势的不稳定,对孩子也是一种折磨。这也是他与夫人为什么不想要这个孩子的原因。
见到总指挥终于放下了坚持,点头了,实际上一直在提心吊胆的杨震微微的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担心总指挥的倔强劲上来,自己压不住他。对于杨震来说,保住了孩子,就是保住了希望、保住了未来。
成功的劝说总指挥留下这个孩子的第二天,杨震不顾总指挥的阻拦,亲自带领一个警卫连,将总指挥、随行人员以及去江北安胎的两位夫人,连同张婷精挑细选选拔出来的两位政治可靠,经验成熟的护士,一起送到了萝北境内的黑龙江渡口上。
在渡口分别时,看着总指挥有些消瘦的身影,杨震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此行能否成功,便有劳总指挥了。如若不成,总指挥也不要过于勉强。一切以总指挥安危为重,请总指挥保重。”
言罢,杨震抬起头对彭定杰与总指挥的警卫排长交待道:“总指挥与两位夫人的安全就交给你们了,若是出现任何差错,我唯你们是问。还有,上岸后警卫排的枪可以部分交上去,但是绝对不能全交,你们的贴身武器必须保留。电台也要一天二十四小时开机。”
“总指挥在小鬼子那边可是一两黄金一两肉的价格,小鬼子早就欲除之而后快。虽说在江北安全,但也不能完全信任。小鬼子的耳目灵聪的很,咱们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
对于杨震送别之言以及对自己警卫人员的叮嘱,知道杨震对自己此行抱有很大希望的总指挥语气凝重道:“事在人为,我一定会努力争取得到最好的结果。你们不要为我担心,江北那边总不能如三路军总司令那样将我扣住不放吧?”
“倒是你们身在前线,一定要多加小心,连续遭遇败仗,日军是不会甘心的,也不会给我们太多的休整时间。夜漫漫,路还很长,你们一定要保重。一旦达成协议,我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赶回来。”
说到这里,总指挥转过头对杨震身后的张婷道:“小张,杨副总指挥工作起来从不注意时间,更不注意休息。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之内,你一定要看住他和郭参谋长,不要让他们过于疲劳,让他们多注意休息。从今天起,你就是他们的保健医生,他们的健康我就交给你了。”
交待完张婷多注意杨震的身体后,总指挥看了看所有携带的物资以及随行人员都已经上船。先头船已经抵达江对岸,便转过头来对杨震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们就不要再耽搁时间了,你们回去吧,我们这就渡江。”
说罢,总指挥转过身,一把甩开上前要搀扶的贴身警卫员。自己迈大步,头也不回的直接上船后一摆手,示意开船。接到总指挥的命令,由几名松花江边长大,擅长行船的几名警卫排战士,亲自操纵的这艘在萝北缴获的伪满军日常巡逻用大型帆船徐徐离开南岸,向北岸驶去。
在帆船向北岸驶去这段时间内,总指挥却是看着北方自己的目的地,再也没有回头看上一直在江北目送他离开的杨震一眼。不是总指挥心硬,他是怕自己回头看上一眼,就再也舍不得离开。
自从去年年末在老黑顶子秘营与杨震初见,岁数相差二十多岁的两人却成了莫逆之交。总指挥为人宽厚,知人善用,在军事指挥上的充分放权给了杨震大展拳脚,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并以其兄长般的胸怀,成为杨震最坚实的后盾。
而杨震则以其超前的历史知识,对日军作战优缺点的了解,也没有辜负总指挥的厚望。屡败日军,并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现在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就将部队发展成为实力雄厚,装备精良的雄狮劲旅。
随着形势的变化,部队的壮大,虽然相交不过半年,但相互信任,两人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此次是两人相交以来,第一次分别。尽管知道这应该只是短暂的分别,但两人之前却充满着浓浓的不舍。
看着自上船后一言不发的丈夫,知道总指挥心中想着什么的妻子。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的挽住丈夫,将温柔的将头靠在丈夫雄厚的肩膀上。对于杨震,总指挥的妻子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她知道,正是杨震的坚持,并坚持将自己送到江北休养、生产,才使得丈夫最终还是决定留下自己肚中的孩子。哪一个做母亲的人舍得做掉自己肚中还未成形的孩子,但总指挥这位温柔体贴,极明事理的妻子知道眼下并不是要孩子的最好时机。
这个孩子的到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丈夫,甚至对于部队来说,都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时候。但正是杨震的坚持,让自己不但能留下孩子,还毅然决定将自己送到江北安全的环境待产,为丈夫解除了后顾之忧。
对于这位自己总是看不透,眉目之间总是带着淡淡忧虑的年轻人,此刻总指挥妻子心中除了感激,却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感觉到身边妻子的温情,望着越来越近的江北,心中正琢磨怎么与对方谈判的总指挥笑了笑,将妻子搂在怀中。闻着妻子淡淡的发香,想着几个月后就会出世的孩子,虽然也没有出言,但心中却充满了温馨的同时,对谈判的前景突然充满了信心。
总指挥上船之后,杨震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就站在江边看着总指挥的坐船越走越远,直到在望远镜里面,看到总指挥一行安全上岸后,杨震才接过小虎子递过来的马缰,却迟迟的没有移动脚步。
直到身边与他一起前来送行的马春生告诉他该回去的时候,杨震才发现自己在江边已经愣了有一段时间。看着马春生打量自己奇怪的目光,杨震笑了笑,正要翻身上马的时候,却被马春生给拦住了。
看着此行非要跟自己一同来的马春生此举,杨震不由的有些疑惑。对于杨震的疑惑,马春生却没有解释,而是笑道:“司令员,有没有时间和胆子,和我去一个地方。就在咱们回去的路线上,萝北与鹤立相接的一处山林中。”
对于马春生这个有些出人意料的邀请,杨震翻身上马之后笑道:“有什么不敢的。难不成我还担心你老马出卖我怎么的?走,看看你要让我看的地方。”。
当杨震带着身边的警卫人员一起来到马春生所说的地点之后,看着一片茂密的山林,不禁对正在找什么标记的马春生笑道:“你带我看风景,也不说找一个好一点的地方。这个鬼地方,除了树就是山,有什么好看的。”
不知道寻找什么的马春生对杨震的调笑,却是没有反驳,而是凝神思考了好大一阵子指着一处半山腰对着杨震身边,此时荷枪实弹,正紧张的盯着周围的两个警卫排下命令道:“你们把这里挖开。不用多,应该挖开大约两米就行。”
对于马春生奇怪的举动,杨震没有在调笑他,而是与张婷站在一边,静静的看着他。即便他擅自调动按照条例来说,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非经杨震亲自点头,绝对不允许调动的警卫排这个举动,杨震也没有任何的表态。
当警卫排的战士按照马春生的要求,挖开了足足三米而不是他说的两米后,看到显现在自己面前这个被炸塌了洞口的一个山洞时候,不由的一愣。等看到这个山洞里面的情景后,杨震更是一脸疑惑的望着一脸凝重的马春生。
第202章 是愤怒还是惊喜?
看到杨震一脸疑惑不解的表情,马春生语带苦涩的道:“司令员,您听说或是记得二九年秋那场给整个东北军带来了重创的中东路事件吗?就是那场让小鬼子自以为摸清楚了东北军真实的战斗力,敢于以区区两万人的兵力,面对几十万东北军就敢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事件?”
见到杨震微微点头,马春生指了指山洞中的物资道:“这里的所有物资,都是在事件发生的时候,少帅亲自下令从东北军备品仓库中提出,准备抢运到当时作为东线主战场的富锦、同江地区,准备给当地自卫团换装以及组建新的省防军使用的。”
“只是可惜,还没有等到这批物资运到,富锦就丢了。由于这里距离作为主战成的富锦、同江极近,萝北又不安全。而原来的兴山街,就是现在的鹤立日本人又多。所以就将这批物资临时储备在了这里。”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已经撤回关内。而当时负责与苏联人交涉的原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张景惠,少帅虽然表面上看似对其重用,但骨子里却对其很反感。更是为了防止这些老资格的家伙起什么反心,所以这批武器压根就没有让他知道。”
“我留在东北没有撤走,固然是因为家眷所累,但归根结底也是因为这批物资。九一八事变后,这里的守备的一个排在将这里的洞口炸塌之后,参加了李杜将军的义勇军,后来随着李杜将军一起经苏联撤到了关内。”
“因为少帅之前有令,非他本人下命令,任何人不得动用这批物资,所以那个守备排长也没有将这里的实情告诉义勇军。因为我与那个守备排长是老相识,也算莫逆之交。在我不愿意当汉奸,开了小差回家后,他冒着生命危险,潜进了佳木斯找到我,将这里的实情告诉了我。”
“他告诉我,他当时顾忌太多,没有能将这里的物资拿出来交给义勇军已经是极其后悔。但义勇军已经失败,现在就算拿出来也无法挽回大局。他希望在需要的时候,我能将这批物资拿出来交给抗日的队伍。因为他相信,他们虽然撤走了。但总归还是有人会站出来,继续抗战到底的。”
说到这里,马春生指了指山洞内堆的满满的物资道:“这里的武器装备全部都是老帅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前,从国外进口的最新装备。还有部分是奉天兵工厂在沦陷之前自己生产的武器、弹药。”
“虽说口径与种类有点杂,但弹药充足。这里储备的弹药,足够这些装备使用两年的。我不知道少帅当时做出这个决定是不是为了今后对苏作战,或是对小鬼子有了什么不好的预感,但我知道这里的装备足够维持咱们部队两年使用了。”
“这里有意大利造卡尔卡诺步枪一万两千支,弹药每支步枪是按照一千发配备的。除了每支步枪标准配备数量之外,另外还有相应的备用弹药。这些步枪虽然是民国十五年购进的,但因为一直作为备用装备,而从来都没有使用过,保养的也一直不错。”
“不算这些意大利造的步枪,还有一批美国造的俄式水连珠步枪,大概在六千支左右。都是一样都是没有使用过的新枪。这些武器本来是一战时期俄国订购的,正准备交付的时候,结果没有想到俄国爆发了革命。”
“无论是制造的美国人,还是付款的法国人都不愿意这批武器落到红色苏联之手。这批武器之中除了移交给白俄武装部分之外,其余的都储备在了美国或是卖给了想要趁着俄国动乱,想要浑水摸鱼的日本人。”
“老帅当年通过日本人转手一共购买了三万多支这种步枪。这批步枪是那批枪械中的一部分。原本老帅准备将这批虽然生产的年头多了些,但从未使用过,保养的也不错的步枪移交给山东张大帅,但还没有来得及实施,那位狗肉将军便被北伐军给打垮了。这批武器也就留在了东北。”
“另外还有部分法国造的八毫米步枪,只有大概两千多支,比不了意大利和美国造的那些步枪数量。不过数量虽然不算多,但这些步枪弹药极为充足。这里面的弹药,除了可以满足法式机枪使用外,足够这些步枪使用二十年的了。”
“除了步枪之外,轻重机枪的数量不算太多。只有通过意大利中间商购买的法国造一九二二年式轻机枪五百挺,以及法国造哈奇开斯八毫米重机枪一百挺。另外,还有用来装备军官和特务的勃朗宁手枪五百支。”
“另外还有法造八十一毫米迫击炮一百五十门,施耐德一九二三式七十五毫米山炮十二门,奉天兵工厂仿造的奥式一百毫米轻型榴弹炮十二门,辽十四式三七平射炮二十四门。当年中东路事件中,东北军吃足了苏军坦克的亏,所以调拨武器装备的时候,特地调拨了二十四门平射炮。”
“同样因为当年吃够了苏军飞机的苦头,这里还有当时刚刚从瑞士引进不久的,最新式二十毫米高射炮十二门。以及法国造哈奇开斯十三口径高射机枪二十四挺。”
“除了这些进口的武器装备之外,还有奉天造的辽十三式步枪三千支,六五口径一四式轻机关枪二百挺,十三式七九重机枪一百挺。另外还有比利时造手提机关枪二百支,美国进口汤姆逊手提机关枪五百支。西班牙阿斯特拉零二式仿毛瑟全自动手枪一百二十支。”
“当年为了扩军,老帅对武器装备是如饥似渴,仅仅从民国十一年到民国十五年就外购步枪二十几万支。其中民国十四年一次就通过挪威商人购买步枪累计重量十二万九千斤,手枪三万七千斤。”
“这还不算当年一次购买的八万支捷克造步枪和民国十七年为了抵抗北伐军而进口的四万支捷克造步枪。以及历年来从日本人手中购买的大批三八式步枪以及各种口径大炮。还有从流亡到东北的白俄手中赎买的数万支各种轻重武器。”
“刚开始除了日式装备之外,老帅与北洋政府一样,很看重意大利的装备,购买的数量很大。因为一战结束之后,西方各国虽大多都在倾销一战所谓的剩余物资,但却因为国内军阀混战,对中国实施了武器禁运。”
“除了日本人敢明目张胆的违反规定向中国各派军阀出售武器之外,其余的也只有意大利人敢偷偷摸摸的贩运武器给中国。早就看出日本人对中国狼子野心的老帅当年不想过于受制日本人,便也通过意大利人以及挪威等各方面,进口西方列强,尤其是意大利与法国造的武器装备。”
“后来能买到了质量更好,威力也更大的捷克、比利时、德国造的七九步枪之后,才对使用六五子弹的意大利步枪看不上眼了。再加上意大利人经常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甚至收了钱不发货,才不再通过他们大量外购武器。”
“而等到北伐前后,奉天兵工厂的辽十三式步枪产量已经完全满足替换之前使用的杂牌装备后,才彻底的停止了从意大利进口的武器装备。而将外购的主要对象转为可以与辽十三式步枪通用七九口径子弹的德系步枪。”
“这批意大利造步枪,就是老帅进口的最后一批意大利造武器中的一部分。因为当时辽十三式步枪已经开始量产,就一直没有用上。不过虽然停止了进口意大利造武器装备,而且意大利造装备与其他杂牌装备已经从东北军主力中陆续被淘汰。”
“但因为换装下来的这些步枪很多都转给地方部队或是自卫团一类的民办武装使用,所以弹药还在一直生产中。只不过数量不大而已。”
“这里的意大利、法国包括俄国口径的水连珠步枪的弹药,几乎是奉天兵工厂九一八事变前为其生产的所有弹药。虽然历年的产量都不大,但之前进口的,尚未使用完的弹药与几年兵工厂累计下来的弹药数目加在一起,还是足够我们用上一阵子了。”
“除了数量巨大的武器弹药之外,这里还有足够按照老奉军编制,装备四个师的全套步兵携行具。其中有全套的武装带、弹药包、水壶、步兵使用的裹腿,甚至就连工兵锹也是按照步枪一比一配置的。这些全部都是原装进口货。”
听罢马春生手中居然掌握着这么一个天大的秘密,杨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么多的武器装备,不算各种所谓的手提机关枪,也就是冲锋枪,单单其中的意大利造步枪以及法国造的轻重机枪,外加轻重火炮,就足够装备一个整编军了。
虽说武器的口径繁杂了一些,仅仅步枪弹药就有意大利造的六五口径、俄式步枪的七点六二口径、法国的八毫米。但胜在数量充足,弹药储备也足以应付几年。只是他有些搞不通,为什么这些武器装备宁愿放在这里慢慢的腐烂,马春生也不交出去,作为抗敌使用。
也许看出杨震脸上的疑惑,马春生看看身边没有外人,才苦笑道:“因为当年中东路事变的时候,全国上下都在声讨苏俄,只有你们中共却是在声援苏俄。所以之前对中共并没有什么好感。”
“而且通过几次接触,我也看到抗联顽强固然顽强,但无论是战术素养还是战斗力,与日军相差还是太大。而在大多数的时候,单靠顽强的意志以及一腔热血,是打不赢一场战争的。”
“抗联在整个东北大多抗日武装都失败或是溃散的情况之下,宁愿死守山林,饿死、困死也不愿意投降。他们这个意志我很佩服,但对于他们能不能支撑起东北抗战大旗,我却是始终不太相信。”
“他们的实力太单薄,即便是三七年高峰期,也只能对日伪军采取骚扰的战术。一旦日军集中兵力,大举围剿,便几乎再无还手之力。这批武器装备到了他们手中,固然能够让其壮大一时,但整个部队的战术素养在未得到根本改善之前,这些武器能起到的作用究竟有多少却是很让人疑惑。”
“司令员,咱们都是军人。当着真人不说假话。您觉得依靠他们那种小规模的偷袭、伏击为主的游击战能将日军赶出东北吗?当初我第一次与他们接触的时候,也曾犹豫过。为什么要宁愿守着这些武器装备腐烂,看着自己的同胞依靠简单、破旧的武器去与装备精良的日伪军作战,也不交出去?”
“但琢磨良久,我还是觉得在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真实的实力。但经过去年,我却是很失望。就算这批武器我转交给他们,在他们的战术素养未得到根本改善之前,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而且很多武器装备,比如那些火炮,即便转交给他们,又有几个人会使用?”
“所以在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之后,我还是决定暂时先不交出去,在等等。看看还没有更有力的人或武装出现。幸好,司令员您没有让我失望。否则这些武器,真的会在这里慢慢的腐烂。”
尽管总算知道了马春生为什么即不参加抗联,也不死心塌地的做汉奸的原因。但对于他的这个解释,却仍然让杨震相当的不满意不说,甚至还有些愤怒。
杨震有些咬牙切齿道:“我真不知道是该感谢你,还是该一枪毙了你。你就为了找出你这个所谓的答案,眼睁睁的看着你的同胞缺枪少弹的与武装到牙齿的对手血战,而就这么袖手旁观?你真他妈的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混蛋。”
说罢,杨震制止了马春生想要解释的举动,沉默了好大一会,才叹息道:“这个事情就到此为止,你今后和一切人都不要再提了,包括政委与参谋长在内。回去就说这个军火仓库是我们返程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记住,是无意中发现的。”
马春生不是笨人,杨震此言一出,他当即就明白杨震的真实意图。知道自己手中攥着大量的武器装备,在抗联最危急的时候不交出去的事情一旦传出去,在这支挂着抗联部队番号,甚至很多人来自抗联的部队之中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自己会面对什么样的结局。更知道这是杨震在想法子保护他的马春生郑重的点了点头。
第203章 杨震也有坑人的时候
就在杨震紧急调兵搬运马春生交出打大批军火、物资的时候,他却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西北的革命圣地延安的一孔窑洞之中,一席关于他以及整个二路军目前状况的对话正在展开。
而向中央领导汇报的人,正是去年年末在老黑顶子秘营时,被总指挥派出的进关与中央联络,却一直未有音讯的原二路军五军政委季青。
季青虽然担任五军政委,却并未参加五军的西征部队。在二路军四、五两个军主力倾巢出动西征,只有一个百余人的警卫旅的总部警卫兵力薄弱。而七军又被隔断在下江一带,无法抽调部队掩护总部的情况之下,他带领五军三师奉调总部担任掩护总部任务。
在与五军主力失去联系的情况之下,孤军与围剿、追击二路军总部的数千日军在深山老林中周旋。以绝对劣势的兵力与装备死死的拖住日伪军的脚步。
在严峻的敌情面前,他虽然带领三师出色的完成了掩护总部突围任务。但在优势的日伪军面前,他带领的五军三师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不仅短短的月余之内,两任师长先后牺牲。三师这个五军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师,也几乎打成了一个空架子。原有兵力大部损失,少部溃散。待总部跳出日军合围圈后,他自己几乎已经成了一名光杆司令的军政委。
手中几乎已经是无兵可用,五军主力又不知去向,只能随总部一起活动的季青在抵达老黑顶子秘营后,因为其政治立场坚定,有勇有谋而成了总指挥眼中联络员的最好人选。
“总指挥,我知道您这么做的原因。可这个孩子是咱们部队的第一个孩子,必须要。我知道您的想法,但总指挥,这是后代啊。他不是您一个人的,是我们大家的。”
“我们为了救中国,可以抛头颅、洒热血,战死疆场。但我们这么流血牺牲是为了谁?不就是为了我们的后代能够不再遭外人的欺凌、屠杀,让他们能有尊严的活着吗?如果我们一介堂堂七尺男儿,连自己的后代都保不住,还能做什么?”
听罢杨震的话,总指挥沉默良久才道:“你说的道理我明白。但我们作为指挥员,尤其是高级指挥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们不能搞特殊化。形势这么严峻,我怎么能拖累大家?就算把你嫂子送过江调养、生产,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对部队会有多大的影响?”
“敌未至,而将领眷属先遁。无论在那支军队里,这都绝对是影响士气的。大家拎着脑袋在前线厮杀,首长的老婆在后方相对安全的地方还不放心,还要过江去江那边安全的地方躲避?你说这让下边的干部、战士怎么看?”
“尤其在现在全军成家的几个人都是高级干部的情况之下,我更不能如此做。我不能起这个不好的带头作用。”
对于总指挥的想法,杨震摇头道:“扯淡。别的事情大家能平等,找老婆、生孩子的事情能平等吗?我倒是想给他们都找老婆,但这可能吗?咱们部队是有严格规定的,无论是谁都不能违反规定。只要他们达到规定,并两厢情愿,我们都批准。但没有达到,就是没有达到。”
“再说这也不是敌未至,而将领眷属先遁。嫂子是情况特殊,需要特殊照顾。这事不要讨论了,我就定下了。明儿您走的时候,把嫂子一起带上。等返回的时候,就将嫂子留在江对面调养。要想回来,等生产完毕再说。”
“那个一分区司令员柴世荣的夫人不也有身孕了吗?一起过江,两个人在一起也能有一个相互照应。总指挥这次去找江北方面商议一下,找一个地方。地方小点、偏僻点不怕,但是医疗条件一定要好。专门用来安置我们的重伤员,以及身体需要特殊照顾的家属。”
“总指挥您放心,不单单是您的家属。无论哪位家属有孕,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只要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都要尽可能的照顾。您的夫人并不是在搞什么特殊化,只是第一批享受这种待遇的人而已。”
“不单单是您与柴司令员的夫人,以后无论谁的家属怀孕了,在形势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前,都送过江去修养。生活费咱们自己出。我已经让彭定杰批了一百两黄金,并随你一起过江,在协助您与江北沟通的同时,专门与江对面交涉此事。”
杨震的语气很强硬,绝对是不容置疑的口气。这还是他第一次与总指挥用这种口气说话。尽管有些不礼貌,但杨震知道自己没有办法软下来,若是语气稍微缓和一下,以总指挥的性格,这个孩子绝对是保不住了。
对于杨震表现出的强硬,绝对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态度。总指挥犹豫了良久,终于缓缓的点了点头。实际上对于总指挥来说,现在也是处于两难境地。
做掉,说舍得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自己的亲骨肉。但形势如此紧张,自己又是高级指挥员,实在不能起这个不好的带头作用。孩子不是不能要,但这个孩子来的实在有些不是时候。
虽然现在日军方面没有任何的动作,显得很平静。但无论是杨震还是总指挥都很清楚,眼下的平静只会是短暂的,只是双方都在积蓄实力而已。如果有一天要爆发的话,那将绝对会是惊天动地的爆发。
这段难得的平静时间,总指挥自己要做的事情相当的多。不仅无法照顾他们母子不说,万一不久的将来形势出现反复,乃至恶化,这个孩子将会是自己,甚至会是整个部队的拖累。
之前在山中打游击的时候,总指挥曾亲眼看到过一个母亲,为了不让饥饿的孩子哭出声暴露部队的位置,而硬生生的将要哭的孩子活活闷死。事后那个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尽管已经过去两三年,但总指挥到现在还犹在耳边。
拖累到部队,这对于一项要强的总指挥来说,绝对不能接受的。一点的可能性,他也不会也不允许。而且形势的不稳定,对孩子也是一种折磨。这也是他与夫人为什么不想要这个孩子的原因。
见到总指挥终于放下了坚持,点头了,实际上一直在提心吊胆的杨震微微的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担心总指挥的倔强劲上来,自己压不住他。对于杨震来说,保住了孩子,就是保住了希望、保住了未来。
成功的劝说总指挥留下这个孩子的第二天,杨震不顾总指挥的阻拦,亲自带领一个警卫连,将总指挥、随行人员以及去江北安胎的两位夫人,连同张婷精挑细选选拔出来的两位政治可靠,经验成熟的护士,一起送到了萝北境内的黑龙江渡口上。
在渡口分别时,看着总指挥有些消瘦的身影,杨震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道:“此行能否成功,便有劳总指挥了。如若不成,总指挥也不要过于勉强。一切以总指挥安危为重,请总指挥保重。”
言罢,杨震抬起头对彭定杰与总指挥的警卫排长交待道:“总指挥与两位夫人的安全就交给你们了,若是出现任何差错,我唯你们是问。还有,上岸后警卫排的枪可以部分交上去,但是绝对不能全交,你们的贴身武器必须保留。电台也要一天二十四小时开机。”
“总指挥在小鬼子那边可是一两黄金一两肉的价格,小鬼子早就欲除之而后快。虽说在江北安全,但也不能完全信任。小鬼子的耳目灵聪的很,咱们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
对于杨震送别之言以及对自己警卫人员的叮嘱,知道杨震对自己此行抱有很大希望的总指挥语气凝重道:“事在人为,我一定会努力争取得到最好的结果。你们不要为我担心,江北那边总不能如三路军总司令那样将我扣住不放吧?”
“倒是你们身在前线,一定要多加小心,连续遭遇败仗,日军是不会甘心的,也不会给我们太多的休整时间。夜漫漫,路还很长,你们一定要保重。一旦达成协议,我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赶回来。”
说到这里,总指挥转过头对杨震身后的张婷道:“小张,杨副总指挥工作起来从不注意时间,更不注意休息。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之内,你一定要看住他和郭参谋长,不要让他们过于疲劳,让他们多注意休息。从今天起,你就是他们的保健医生,他们的健康我就交给你了。”
交待完张婷多注意杨震的身体后,总指挥看了看所有携带的物资以及随行人员都已经上船。先头船已经抵达江对岸,便转过头来对杨震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们就不要再耽搁时间了,你们回去吧,我们这就渡江。”
说罢,总指挥转过身,一把甩开上前要搀扶的贴身警卫员。自己迈大步,头也不回的直接上船后一摆手,示意开船。接到总指挥的命令,由几名松花江边长大,擅长行船的几名警卫排战士,亲自操纵的这艘在萝北缴获的伪满军日常巡逻用大型帆船徐徐离开南岸,向北岸驶去。
在帆船向北岸驶去这段时间内,总指挥却是看着北方自己的目的地,再也没有回头看上一直在江北目送他离开的杨震一眼。不是总指挥心硬,他是怕自己回头看上一眼,就再也舍不得离开。
自从去年年末在老黑顶子秘营与杨震初见,岁数相差二十多岁的两人却成了莫逆之交。总指挥为人宽厚,知人善用,在军事指挥上的充分放权给了杨震大展拳脚,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并以其兄长般的胸怀,成为杨震最坚实的后盾。
而杨震则以其超前的历史知识,对日军作战优缺点的了解,也没有辜负总指挥的厚望。屡败日军,并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现在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就将部队发展成为实力雄厚,装备精良的雄狮劲旅。
随着形势的变化,部队的壮大,虽然相交不过半年,但相互信任,两人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此次是两人相交以来,第一次分别。尽管知道这应该只是短暂的分别,但两人之前却充满着浓浓的不舍。
看着自上船后一言不发的丈夫,知道总指挥心中想着什么的妻子。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的挽住丈夫,将温柔的将头靠在丈夫雄厚的肩膀上。对于杨震,总指挥的妻子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她知道,正是杨震的坚持,并坚持将自己送到江北休养、生产,才使得丈夫最终还是决定留下自己肚中的孩子。哪一个做母亲的人舍得做掉自己肚中还未成形的孩子,但总指挥这位温柔体贴,极明事理的妻子知道眼下并不是要孩子的最好时机。
这个孩子的到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丈夫,甚至对于部队来说,都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时候。但正是杨震的坚持,让自己不但能留下孩子,还毅然决定将自己送到江北安全的环境待产,为丈夫解除了后顾之忧。
对于这位自己总是看不透,眉目之间总是带着淡淡忧虑的年轻人,此刻总指挥妻子心中除了感激,却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感觉到身边妻子的温情,望着越来越近的江北,心中正琢磨怎么与对方谈判的总指挥笑了笑,将妻子搂在怀中。闻着妻子淡淡的发香,想着几个月后就会出世的孩子,虽然也没有出言,但心中却充满了温馨的同时,对谈判的前景突然充满了信心。
总指挥上船之后,杨震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就站在江边看着总指挥的坐船越走越远,直到在望远镜里面,看到总指挥一行安全上岸后,杨震才接过小虎子递过来的马缰,却迟迟的没有移动脚步。
直到身边与他一起前来送行的马春生告诉他该回去的时候,杨震才发现自己在江边已经愣了有一段时间。看着马春生打量自己奇怪的目光,杨震笑了笑,正要翻身上马的时候,却被马春生给拦住了。
看着此行非要跟自己一同来的马春生此举,杨震不由的有些疑惑。对于杨震的疑惑,马春生却没有解释,而是笑道:“司令员,有没有时间和胆子,和我去一个地方。就在咱们回去的路线上,萝北与鹤立相接的一处山林中。”
对于马春生这个有些出人意料的邀请,杨震翻身上马之后笑道:“有什么不敢的。难不成我还担心你老马出卖我怎么的?走,看看你要让我看的地方。”。
当杨震带着身边的警卫人员一起来到马春生所说的地点之后,看着一片茂密的山林,不禁对正在找什么标记的马春生笑道:“你带我看风景,也不说找一个好一点的地方。这个鬼地方,除了树就是山,有什么好看的。”
不知道寻找什么的马春生对杨震的调笑,却是没有反驳,而是凝神思考了好大一阵子指着一处半山腰对着杨震身边,此时荷枪实弹,正紧张的盯着周围的两个警卫排下命令道:“你们把这里挖开。不用多,应该挖开大约两米就行。”
对于马春生奇怪的举动,杨震没有在调笑他,而是与张婷站在一边,静静的看着他。即便他擅自调动按照条例来说,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非经杨震亲自点头,绝对不允许调动的警卫排这个举动,杨震也没有任何的表态。
当警卫排的战士按照马春生的要求,挖开了足足三米而不是他说的两米后,看到显现在自己面前这个被炸塌了洞口的一个山洞时候,不由的一愣。等看到这个山洞里面的情景后,杨震更是一脸疑惑的望着一脸凝重的马春生。
第202章 是愤怒还是惊喜?
看到杨震一脸疑惑不解的表情,马春生语带苦涩的道:“司令员,您听说或是记得二九年秋那场给整个东北军带来了重创的中东路事件吗?就是那场让小鬼子自以为摸清楚了东北军真实的战斗力,敢于以区区两万人的兵力,面对几十万东北军就敢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事件?”
见到杨震微微点头,马春生指了指山洞中的物资道:“这里的所有物资,都是在事件发生的时候,少帅亲自下令从东北军备品仓库中提出,准备抢运到当时作为东线主战场的富锦、同江地区,准备给当地自卫团换装以及组建新的省防军使用的。”
“只是可惜,还没有等到这批物资运到,富锦就丢了。由于这里距离作为主战成的富锦、同江极近,萝北又不安全。而原来的兴山街,就是现在的鹤立日本人又多。所以就将这批物资临时储备在了这里。”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已经撤回关内。而当时负责与苏联人交涉的原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张景惠,少帅虽然表面上看似对其重用,但骨子里却对其很反感。更是为了防止这些老资格的家伙起什么反心,所以这批武器压根就没有让他知道。”
“我留在东北没有撤走,固然是因为家眷所累,但归根结底也是因为这批物资。九一八事变后,这里的守备的一个排在将这里的洞口炸塌之后,参加了李杜将军的义勇军,后来随着李杜将军一起经苏联撤到了关内。”
“因为少帅之前有令,非他本人下命令,任何人不得动用这批物资,所以那个守备排长也没有将这里的实情告诉义勇军。因为我与那个守备排长是老相识,也算莫逆之交。在我不愿意当汉奸,开了小差回家后,他冒着生命危险,潜进了佳木斯找到我,将这里的实情告诉了我。”
“他告诉我,他当时顾忌太多,没有能将这里的物资拿出来交给义勇军已经是极其后悔。但义勇军已经失败,现在就算拿出来也无法挽回大局。他希望在需要的时候,我能将这批物资拿出来交给抗日的队伍。因为他相信,他们虽然撤走了。但总归还是有人会站出来,继续抗战到底的。”
说到这里,马春生指了指山洞内堆的满满的物资道:“这里的武器装备全部都是老帅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前,从国外进口的最新装备。还有部分是奉天兵工厂在沦陷之前自己生产的武器、弹药。”
“虽说口径与种类有点杂,但弹药充足。这里储备的弹药,足够这些装备使用两年的。我不知道少帅当时做出这个决定是不是为了今后对苏作战,或是对小鬼子有了什么不好的预感,但我知道这里的装备足够维持咱们部队两年使用了。”
“这里有意大利造卡尔卡诺步枪一万两千支,弹药每支步枪是按照一千发配备的。除了每支步枪标准配备数量之外,另外还有相应的备用弹药。这些步枪虽然是民国十五年购进的,但因为一直作为备用装备,而从来都没有使用过,保养的也一直不错。”
“不算这些意大利造的步枪,还有一批美国造的俄式水连珠步枪,大概在六千支左右。都是一样都是没有使用过的新枪。这些武器本来是一战时期俄国订购的,正准备交付的时候,结果没有想到俄国爆发了革命。”
“无论是制造的美国人,还是付款的法国人都不愿意这批武器落到红色苏联之手。这批武器之中除了移交给白俄武装部分之外,其余的都储备在了美国或是卖给了想要趁着俄国动乱,想要浑水摸鱼的日本人。”
“老帅当年通过日本人转手一共购买了三万多支这种步枪。这批步枪是那批枪械中的一部分。原本老帅准备将这批虽然生产的年头多了些,但从未使用过,保养的也不错的步枪移交给山东张大帅,但还没有来得及实施,那位狗肉将军便被北伐军给打垮了。这批武器也就留在了东北。”
“另外还有部分法国造的八毫米步枪,只有大概两千多支,比不了意大利和美国造的那些步枪数量。不过数量虽然不算多,但这些步枪弹药极为充足。这里面的弹药,除了可以满足法式机枪使用外,足够这些步枪使用二十年的了。”
“除了步枪之外,轻重机枪的数量不算太多。只有通过意大利中间商购买的法国造一九二二年式轻机枪五百挺,以及法国造哈奇开斯八毫米重机枪一百挺。另外,还有用来装备军官和特务的勃朗宁手枪五百支。”
“另外还有法造八十一毫米迫击炮一百五十门,施耐德一九二三式七十五毫米山炮十二门,奉天兵工厂仿造的奥式一百毫米轻型榴弹炮十二门,辽十四式三七平射炮二十四门。当年中东路事件中,东北军吃足了苏军坦克的亏,所以调拨武器装备的时候,特地调拨了二十四门平射炮。”
“同样因为当年吃够了苏军飞机的苦头,这里还有当时刚刚从瑞士引进不久的,最新式二十毫米高射炮十二门。以及法国造哈奇开斯十三口径高射机枪二十四挺。”
“除了这些进口的武器装备之外,还有奉天造的辽十三式步枪三千支,六五口径一四式轻机关枪二百挺,十三式七九重机枪一百挺。另外还有比利时造手提机关枪二百支,美国进口汤姆逊手提机关枪五百支。西班牙阿斯特拉零二式仿毛瑟全自动手枪一百二十支。”
“当年为了扩军,老帅对武器装备是如饥似渴,仅仅从民国十一年到民国十五年就外购步枪二十几万支。其中民国十四年一次就通过挪威商人购买步枪累计重量十二万九千斤,手枪三万七千斤。”
“这还不算当年一次购买的八万支捷克造步枪和民国十七年为了抵抗北伐军而进口的四万支捷克造步枪。以及历年来从日本人手中购买的大批三八式步枪以及各种口径大炮。还有从流亡到东北的白俄手中赎买的数万支各种轻重武器。”
“刚开始除了日式装备之外,老帅与北洋政府一样,很看重意大利的装备,购买的数量很大。因为一战结束之后,西方各国虽大多都在倾销一战所谓的剩余物资,但却因为国内军阀混战,对中国实施了武器禁运。”
“除了日本人敢明目张胆的违反规定向中国各派军阀出售武器之外,其余的也只有意大利人敢偷偷摸摸的贩运武器给中国。早就看出日本人对中国狼子野心的老帅当年不想过于受制日本人,便也通过意大利人以及挪威等各方面,进口西方列强,尤其是意大利与法国造的武器装备。”
“后来能买到了质量更好,威力也更大的捷克、比利时、德国造的七九步枪之后,才对使用六五子弹的意大利步枪看不上眼了。再加上意大利人经常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甚至收了钱不发货,才不再通过他们大量外购武器。”
“而等到北伐前后,奉天兵工厂的辽十三式步枪产量已经完全满足替换之前使用的杂牌装备后,才彻底的停止了从意大利进口的武器装备。而将外购的主要对象转为可以与辽十三式步枪通用七九口径子弹的德系步枪。”
“这批意大利造步枪,就是老帅进口的最后一批意大利造武器中的一部分。因为当时辽十三式步枪已经开始量产,就一直没有用上。不过虽然停止了进口意大利造武器装备,而且意大利造装备与其他杂牌装备已经从东北军主力中陆续被淘汰。”
“但因为换装下来的这些步枪很多都转给地方部队或是自卫团一类的民办武装使用,所以弹药还在一直生产中。只不过数量不大而已。”
“这里的意大利、法国包括俄国口径的水连珠步枪的弹药,几乎是奉天兵工厂九一八事变前为其生产的所有弹药。虽然历年的产量都不大,但之前进口的,尚未使用完的弹药与几年兵工厂累计下来的弹药数目加在一起,还是足够我们用上一阵子了。”
“除了数量巨大的武器弹药之外,这里还有足够按照老奉军编制,装备四个师的全套步兵携行具。其中有全套的武装带、弹药包、水壶、步兵使用的裹腿,甚至就连工兵锹也是按照步枪一比一配置的。这些全部都是原装进口货。”
听罢马春生手中居然掌握着这么一个天大的秘密,杨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么多的武器装备,不算各种所谓的手提机关枪,也就是冲锋枪,单单其中的意大利造步枪以及法国造的轻重机枪,外加轻重火炮,就足够装备一个整编军了。
虽说武器的口径繁杂了一些,仅仅步枪弹药就有意大利造的六五口径、俄式步枪的七点六二口径、法国的八毫米。但胜在数量充足,弹药储备也足以应付几年。只是他有些搞不通,为什么这些武器装备宁愿放在这里慢慢的腐烂,马春生也不交出去,作为抗敌使用。
也许看出杨震脸上的疑惑,马春生看看身边没有外人,才苦笑道:“因为当年中东路事变的时候,全国上下都在声讨苏俄,只有你们中共却是在声援苏俄。所以之前对中共并没有什么好感。”
“而且通过几次接触,我也看到抗联顽强固然顽强,但无论是战术素养还是战斗力,与日军相差还是太大。而在大多数的时候,单靠顽强的意志以及一腔热血,是打不赢一场战争的。”
“抗联在整个东北大多抗日武装都失败或是溃散的情况之下,宁愿死守山林,饿死、困死也不愿意投降。他们这个意志我很佩服,但对于他们能不能支撑起东北抗战大旗,我却是始终不太相信。”
“他们的实力太单薄,即便是三七年高峰期,也只能对日伪军采取骚扰的战术。一旦日军集中兵力,大举围剿,便几乎再无还手之力。这批武器装备到了他们手中,固然能够让其壮大一时,但整个部队的战术素养在未得到根本改善之前,这些武器能起到的作用究竟有多少却是很让人疑惑。”
“司令员,咱们都是军人。当着真人不说假话。您觉得依靠他们那种小规模的偷袭、伏击为主的游击战能将日军赶出东北吗?当初我第一次与他们接触的时候,也曾犹豫过。为什么要宁愿守着这些武器装备腐烂,看着自己的同胞依靠简单、破旧的武器去与装备精良的日伪军作战,也不交出去?”
“但琢磨良久,我还是觉得在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真实的实力。但经过去年,我却是很失望。就算这批武器我转交给他们,在他们的战术素养未得到根本改善之前,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而且很多武器装备,比如那些火炮,即便转交给他们,又有几个人会使用?”
“所以在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之后,我还是决定暂时先不交出去,在等等。看看还没有更有力的人或武装出现。幸好,司令员您没有让我失望。否则这些武器,真的会在这里慢慢的腐烂。”
尽管总算知道了马春生为什么即不参加抗联,也不死心塌地的做汉奸的原因。但对于他的这个解释,却仍然让杨震相当的不满意不说,甚至还有些愤怒。
杨震有些咬牙切齿道:“我真不知道是该感谢你,还是该一枪毙了你。你就为了找出你这个所谓的答案,眼睁睁的看着你的同胞缺枪少弹的与武装到牙齿的对手血战,而就这么袖手旁观?你真他妈的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混蛋。”
说罢,杨震制止了马春生想要解释的举动,沉默了好大一会,才叹息道:“这个事情就到此为止,你今后和一切人都不要再提了,包括政委与参谋长在内。回去就说这个军火仓库是我们返程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记住,是无意中发现的。”
马春生不是笨人,杨震此言一出,他当即就明白杨震的真实意图。知道自己手中攥着大量的武器装备,在抗联最危急的时候不交出去的事情一旦传出去,在这支挂着抗联部队番号,甚至很多人来自抗联的部队之中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自己会面对什么样的结局。更知道这是杨震在想法子保护他的马春生郑重的点了点头。
第203章 杨震也有坑人的时候
就在杨震紧急调兵搬运马春生交出打大批军火、物资的时候,他却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西北的革命圣地延安的一孔窑洞之中,一席关于他以及整个二路军目前状况的对话正在展开。
而向中央领导汇报的人,正是去年年末在老黑顶子秘营时,被总指挥派出的进关与中央联络,却一直未有音讯的原二路军五军政委季青。
季青虽然担任五军政委,却并未参加五军的西征部队。在二路军四、五两个军主力倾巢出动西征,只有一个百余人的警卫旅的总部警卫兵力薄弱。而七军又被隔断在下江一带,无法抽调部队掩护总部的情况之下,他带领五军三师奉调总部担任掩护总部任务。
在与五军主力失去联系的情况之下,孤军与围剿、追击二路军总部的数千日军在深山老林中周旋。以绝对劣势的兵力与装备死死的拖住日伪军的脚步。
在严峻的敌情面前,他虽然带领三师出色的完成了掩护总部突围任务。但在优势的日伪军面前,他带领的五军三师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不仅短短的月余之内,两任师长先后牺牲。三师这个五军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师,也几乎打成了一个空架子。原有兵力大部损失,少部溃散。待总部跳出日军合围圈后,他自己几乎已经成了一名光杆司令的军政委。
手中几乎已经是无兵可用,五军主力又不知去向,只能随总部一起活动的季青在抵达老黑顶子秘营后,因为其政治立场坚定,有勇有谋而成了总指挥眼中联络员的最好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