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节
钟青点头,坐在地上没有起来。
沈闻余赶了上来,和宋宁低声道:“他柜子里有一件残破的血衣。”
“应该是他的衣服,像是被人捅破的。”
宋宁扬眉,回头问钟青:“你六月十五离开祝府,六月十七才上山,这中间的两天你去哪里了。”
“我、”钟青解开了自己的衣襟,“我、我买了一把刀……但没有死成。”
“那件血衣还在我柜子里。”
解开的衣襟能看得到,他肚子上的刀疤。
“别做傻事,或许是本官瞎想了一气,到惊到你了。”宋宁将他扶起来,柔声道,“你回去歇着,慢慢想。”
钟青忽然想到一件事:“大人,姚姨娘也去了吗?”
“她也失踪了。怎么说?”
“有个事,本不该提的。但如今顾不得这些君子小人可言不可言的规矩。”钟青道,“就那天我在巷子里,看到了姚姨娘和一个男人抱在一起。就是我看到了,她可能才一点不顾忌了,上来骂我。”
“那个男人看着就不是本分的人。”
“大人,这个事有没有用?”
宋宁点头:“有用,我会去查的。”
钟青应是。
宋宁看过钟青的血衣,又坐了一会儿,和沈闻余还有乔四一起下山了。
沈闻余道:“老童他们去查姚姨娘的娘家。”
“是个良妾,但一家人也在去年搬家了。”
回到城内,宋宁并不着急回府衙:“再去一趟祝府,钟青说在侧门看到姚氏和一个男子公然搂搂抱抱。”
“或许也有别人看到呢。”
宋宁前两天就来过,祝府卖给一位姓周的开封买卖人。宅子买到后,他让人重新修整了一番,直到年底一家人才从开封搬进来居住。
宋宁在胡同口下马,巷子口人来人往,宋宁觉得奇怪,拦着一位大叔,问道:“怎么这么多人,你们干什么去?”
“去听戏啊。”大叔笑着道,“大人您不听戏吧,穿过这条巷子就的工部街上,就有两家戏院。”
宋宁笑了:“还真是不常听,怎么两家戏院开在一起?”
“以前祝官人在济南府的时候,最喜欢听戏了,他出手又大方,所以好些戏班子都以祝官人请到府里为荣。”
“原来如此。”宋宁道,“那我们也去听一听。”
那人应是。
将马让乔四牵回去,宋宁和沈闻余跟着大叔去了呈家班戏园。
一个两层楼,有说书的也有唱戏的,一天早晚两出戏,晚上还有说书的。
人气很旺。
宋宁站在门口往里头瞧着,台子上的花旦正在唱着,嗓音确实很不错。
但不如齐王府戏班里的花旦。
“我们去七风小梨园瞧瞧。”宋宁和沈闻余出来,往斜对面,“这里的人还真是喜欢听戏啊。有这么好听吗?”
她的艺术修为,还无法欣赏。
“你喜欢听齐王府后院的曲儿吧。”沈闻余似笑非笑瞥她一眼,“但能听曲的地方并不多,尤其是你们看到的那种。”
“戏园子则普通很多。”
两人去了另外一家,比呈家班的戏园子还要热闹,上面有小孩子正在玩杂耍。
里面吆喝声不断。
“算了,回去吧。”宋宁退出来,两人回了衙门。
宋宁将祝府案子目前所有的信息都整理了一遍。
下午老童和杨长更回来了。
两个人风尘仆仆,宋宁给他们倒茶递过去,道:“辛苦了,是跑了好几个地方?”
“是。本来姚氏就是姚家村的,但是我们去了以后才知道,姚氏的哥哥嫂嫂还有她爹娘在去年五月底就搬走了。”
“家里的田产在三月的时候就挂着牙行售卖,四月的卖干净,五月底走的。”
宋元时问道:“搬去哪里了?”
“有的说去海丰、有的说在滨州的蒲台看到他们。于是我们就两个地方都去了。”
“找到人了?”
第260章 新的线索
杨长更道:“在蒲台,日子过的极好,一家子老少住在一间五进的大宅子里。”
“还买了下人,买了两间铺子,在城外还有个八十亩的庄子。”
宋宁扬眉,惊讶地道:“发财了?”
姚氏家里很穷,哥哥好吃懒做,爹娘也不是多勤快的人。
杨长更道:“姚氏是十一年前抬进祝府的,当时祝兆贵给了姚家五十两。后来每年都会给姚家一笔钱,几乎是养着他们一家人。”
“但姚家人花钱大手大脚,是不可能存下这么多钱买宅子的。更何况,他们在这之前就卖地搬家。”
宋元时问道:“你们上门了吗?”
杨长更摇头:“大人说查到了以后要先回来,我们一起商量。”
大家都看着宋宁。
“祝府其他的下人呢?”
“问了两个,说祝兆贵突然让他们离开,一人还按照待的年头赔了钱。让他们快点走。”老童道。
“没有觉察出家里的变化,没有怀疑的人?”
老童摇头:“都说不知道,以为祝兆贵有什么要紧的事,要逃出济南府。府里的人也不敢多问,毕竟祝兆贵对他们很好。”
“那就先去蒲台,见一见姚家人。”
“离济南六百里,现在你要在外面歇两夜才能到。”宋元时提醒她。
宋宁到没有想到这么远:“这样啊,那就明天一早去。”
“反正现在闲着,去张贴告示,请全城百姓协助,谁能提供关于祝家的人的下落,以消息的价值给予一定的奖励。”
宋元时点头:“那我现在写。”
告示张贴出去。
宋宁在马三通的算命摊子后坐着,马三通摊子前每天都有很多和他一样的闲人闲聊。
“大人,祝家人出事了吗?”
祝兆贵这个人还是小有名气的,一是他喜欢听戏有很多的票友同好,另一则,这个人性情温和待人接物鲜少有脾气。
“目前我是这样怀疑的。”宋宁道。
“大人您既然都怀疑了,那就肯定不会有错了。”有人道,“可是大人,他们当时是一大家子人搬走的,和我们好多人都打招呼了。”
“这是在路上被人害了,还是直接被人绑架了?”
宋宁道:“本官正在查证,但目前已收集了不少的线索了。”
“让一让,让一让,我找大人有事。”有人拨开人群进来,喊道,“大人,提供了线索有奖励吗?”
宋宁打量着对方。是个泼皮打扮的年轻人,瘦的风一吹一倒,龇牙咧嘴的看着她。
“是啊,你有什么线索?”
“祝兆贵的小妾姚氏,那是个骚娘们。”年轻人道,“她有两个相好的,一个是她娘家的表哥,她表哥生病了,有三五年没出现了,另外常来常往……”
他说着左右看看压着声音道:“是隆兴达的梁东磊。”
“啊,对对,我也看见过姚氏和梁东磊一起喝茶来着。”
“要说祝兆贵傻呢,我们怀疑他儿子都不是他亲生的。姚氏那娘们太骚了。”
“走路哦,那小屁股一扭一扭的,啧啧……”
都是男人,一谈到女人三句话不用就不正经了。
宋宁咳嗽了一声:“说回来。你们都确实姚氏有两个相好的?”
“确定。她表哥好像不在济南府了,去年上半年走的。对对,她家也搬走了,搬到哪里去了我们不晓得。”给她消息的年轻男子道。
宋宁正式问他:“你怎么称呼?”
“陈三,我家就住在祝府后面的小巷子里。本来我家也很大,后来我把院子卖给戏院了,但是以前的时候,去年以前,晚上睡觉都能听到那骚娘们的笑声。”
“姚家人确实搬走了,这件事你知道多少?还有她的表哥。”
陈三就摇头:“我不知道。我只晓得她表哥外号人叫刘麻子,好赌又好色。”
旁边有人附和:“我知道,前年徭役补城墙的时候,他和我一个队。他娘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要不是见他能拿钱出来孝敬我们,我们早把他打死了。”
“对对,反正和我一样的。”陈三道,“上半年他就和姚氏那骚娘们的娘家人一起走了。但是梁东磊还在隆兴达,大人您可以问问。”
“梁东磊应该不敢。不过,祝家一家人出事,不会是姚氏协同谁,把祝家一家人都害了吧?她本来就不高兴祝小姐招赘女婿。”
“对!去年的年中,我看到姚氏骂钟青,骂的可难听了。”
宋宁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梁东磊。”宋宁微微颔首,对麻六道,“去隆兴达将这个人请来。”
麻六应是去了隆兴达。
“大人,您要提审梁东磊吗?”
沈闻余赶了上来,和宋宁低声道:“他柜子里有一件残破的血衣。”
“应该是他的衣服,像是被人捅破的。”
宋宁扬眉,回头问钟青:“你六月十五离开祝府,六月十七才上山,这中间的两天你去哪里了。”
“我、”钟青解开了自己的衣襟,“我、我买了一把刀……但没有死成。”
“那件血衣还在我柜子里。”
解开的衣襟能看得到,他肚子上的刀疤。
“别做傻事,或许是本官瞎想了一气,到惊到你了。”宋宁将他扶起来,柔声道,“你回去歇着,慢慢想。”
钟青忽然想到一件事:“大人,姚姨娘也去了吗?”
“她也失踪了。怎么说?”
“有个事,本不该提的。但如今顾不得这些君子小人可言不可言的规矩。”钟青道,“就那天我在巷子里,看到了姚姨娘和一个男人抱在一起。就是我看到了,她可能才一点不顾忌了,上来骂我。”
“那个男人看着就不是本分的人。”
“大人,这个事有没有用?”
宋宁点头:“有用,我会去查的。”
钟青应是。
宋宁看过钟青的血衣,又坐了一会儿,和沈闻余还有乔四一起下山了。
沈闻余道:“老童他们去查姚姨娘的娘家。”
“是个良妾,但一家人也在去年搬家了。”
回到城内,宋宁并不着急回府衙:“再去一趟祝府,钟青说在侧门看到姚氏和一个男子公然搂搂抱抱。”
“或许也有别人看到呢。”
宋宁前两天就来过,祝府卖给一位姓周的开封买卖人。宅子买到后,他让人重新修整了一番,直到年底一家人才从开封搬进来居住。
宋宁在胡同口下马,巷子口人来人往,宋宁觉得奇怪,拦着一位大叔,问道:“怎么这么多人,你们干什么去?”
“去听戏啊。”大叔笑着道,“大人您不听戏吧,穿过这条巷子就的工部街上,就有两家戏院。”
宋宁笑了:“还真是不常听,怎么两家戏院开在一起?”
“以前祝官人在济南府的时候,最喜欢听戏了,他出手又大方,所以好些戏班子都以祝官人请到府里为荣。”
“原来如此。”宋宁道,“那我们也去听一听。”
那人应是。
将马让乔四牵回去,宋宁和沈闻余跟着大叔去了呈家班戏园。
一个两层楼,有说书的也有唱戏的,一天早晚两出戏,晚上还有说书的。
人气很旺。
宋宁站在门口往里头瞧着,台子上的花旦正在唱着,嗓音确实很不错。
但不如齐王府戏班里的花旦。
“我们去七风小梨园瞧瞧。”宋宁和沈闻余出来,往斜对面,“这里的人还真是喜欢听戏啊。有这么好听吗?”
她的艺术修为,还无法欣赏。
“你喜欢听齐王府后院的曲儿吧。”沈闻余似笑非笑瞥她一眼,“但能听曲的地方并不多,尤其是你们看到的那种。”
“戏园子则普通很多。”
两人去了另外一家,比呈家班的戏园子还要热闹,上面有小孩子正在玩杂耍。
里面吆喝声不断。
“算了,回去吧。”宋宁退出来,两人回了衙门。
宋宁将祝府案子目前所有的信息都整理了一遍。
下午老童和杨长更回来了。
两个人风尘仆仆,宋宁给他们倒茶递过去,道:“辛苦了,是跑了好几个地方?”
“是。本来姚氏就是姚家村的,但是我们去了以后才知道,姚氏的哥哥嫂嫂还有她爹娘在去年五月底就搬走了。”
“家里的田产在三月的时候就挂着牙行售卖,四月的卖干净,五月底走的。”
宋元时问道:“搬去哪里了?”
“有的说去海丰、有的说在滨州的蒲台看到他们。于是我们就两个地方都去了。”
“找到人了?”
第260章 新的线索
杨长更道:“在蒲台,日子过的极好,一家子老少住在一间五进的大宅子里。”
“还买了下人,买了两间铺子,在城外还有个八十亩的庄子。”
宋宁扬眉,惊讶地道:“发财了?”
姚氏家里很穷,哥哥好吃懒做,爹娘也不是多勤快的人。
杨长更道:“姚氏是十一年前抬进祝府的,当时祝兆贵给了姚家五十两。后来每年都会给姚家一笔钱,几乎是养着他们一家人。”
“但姚家人花钱大手大脚,是不可能存下这么多钱买宅子的。更何况,他们在这之前就卖地搬家。”
宋元时问道:“你们上门了吗?”
杨长更摇头:“大人说查到了以后要先回来,我们一起商量。”
大家都看着宋宁。
“祝府其他的下人呢?”
“问了两个,说祝兆贵突然让他们离开,一人还按照待的年头赔了钱。让他们快点走。”老童道。
“没有觉察出家里的变化,没有怀疑的人?”
老童摇头:“都说不知道,以为祝兆贵有什么要紧的事,要逃出济南府。府里的人也不敢多问,毕竟祝兆贵对他们很好。”
“那就先去蒲台,见一见姚家人。”
“离济南六百里,现在你要在外面歇两夜才能到。”宋元时提醒她。
宋宁到没有想到这么远:“这样啊,那就明天一早去。”
“反正现在闲着,去张贴告示,请全城百姓协助,谁能提供关于祝家的人的下落,以消息的价值给予一定的奖励。”
宋元时点头:“那我现在写。”
告示张贴出去。
宋宁在马三通的算命摊子后坐着,马三通摊子前每天都有很多和他一样的闲人闲聊。
“大人,祝家人出事了吗?”
祝兆贵这个人还是小有名气的,一是他喜欢听戏有很多的票友同好,另一则,这个人性情温和待人接物鲜少有脾气。
“目前我是这样怀疑的。”宋宁道。
“大人您既然都怀疑了,那就肯定不会有错了。”有人道,“可是大人,他们当时是一大家子人搬走的,和我们好多人都打招呼了。”
“这是在路上被人害了,还是直接被人绑架了?”
宋宁道:“本官正在查证,但目前已收集了不少的线索了。”
“让一让,让一让,我找大人有事。”有人拨开人群进来,喊道,“大人,提供了线索有奖励吗?”
宋宁打量着对方。是个泼皮打扮的年轻人,瘦的风一吹一倒,龇牙咧嘴的看着她。
“是啊,你有什么线索?”
“祝兆贵的小妾姚氏,那是个骚娘们。”年轻人道,“她有两个相好的,一个是她娘家的表哥,她表哥生病了,有三五年没出现了,另外常来常往……”
他说着左右看看压着声音道:“是隆兴达的梁东磊。”
“啊,对对,我也看见过姚氏和梁东磊一起喝茶来着。”
“要说祝兆贵傻呢,我们怀疑他儿子都不是他亲生的。姚氏那娘们太骚了。”
“走路哦,那小屁股一扭一扭的,啧啧……”
都是男人,一谈到女人三句话不用就不正经了。
宋宁咳嗽了一声:“说回来。你们都确实姚氏有两个相好的?”
“确定。她表哥好像不在济南府了,去年上半年走的。对对,她家也搬走了,搬到哪里去了我们不晓得。”给她消息的年轻男子道。
宋宁正式问他:“你怎么称呼?”
“陈三,我家就住在祝府后面的小巷子里。本来我家也很大,后来我把院子卖给戏院了,但是以前的时候,去年以前,晚上睡觉都能听到那骚娘们的笑声。”
“姚家人确实搬走了,这件事你知道多少?还有她的表哥。”
陈三就摇头:“我不知道。我只晓得她表哥外号人叫刘麻子,好赌又好色。”
旁边有人附和:“我知道,前年徭役补城墙的时候,他和我一个队。他娘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要不是见他能拿钱出来孝敬我们,我们早把他打死了。”
“对对,反正和我一样的。”陈三道,“上半年他就和姚氏那骚娘们的娘家人一起走了。但是梁东磊还在隆兴达,大人您可以问问。”
“梁东磊应该不敢。不过,祝家一家人出事,不会是姚氏协同谁,把祝家一家人都害了吧?她本来就不高兴祝小姐招赘女婿。”
“对!去年的年中,我看到姚氏骂钟青,骂的可难听了。”
宋宁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梁东磊。”宋宁微微颔首,对麻六道,“去隆兴达将这个人请来。”
麻六应是去了隆兴达。
“大人,您要提审梁东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