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耍赖
不得不说德国人在工业产品上的设计思维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过于讲究精雕细琢的他们总是搞不明白一个道理——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就拿e-10/25系列来说,其核心主旨其实就是:高度通用化、技术白菜化、生产简单化。整个产品都要围绕这三点展开,除此之外的一切设计都是不必要的。
德国人似乎也是准备这么干,e-10/25系列上看不到什么奇葩的电传或者天马行空的想法,一切器件都是货架产品。但是临了临了德国人还搞出了一点幺蛾子或者说是画蛇添足,这就是那个液气悬挂。
前面说过,液气悬挂好不好?自然是好的,性能相当不错,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未来不代表现在,对于现在的德国来说,液气悬挂实在是有些好高骛远了。加工困难、可靠性也相当成问题,这玩意儿哪怕是过了五十年,能玩顺溜的国家都不多,仅仅有几个在坦克上的门外汉,比如说日本、韩国抢先吃螃蟹,然后问题一堆堆。真正的门里人,根本就不轻易用高大上的液气悬挂,扭杆悬挂一样用得飞起。
而二战中的德国人就是这么有意思,明明e-10/25都属于抵挡的炮灰车,就是用来拼消耗的,简单成熟的技术最重要,结果搞到最后又莫名其妙的塞进去一个液气悬挂。这等于是赛扬的cpu硬配个液冷散热,简直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反正,进入到生产程序之后,施佩尔就发现出来问题,液气悬挂问题一堆堆,而且成品的合格率实在是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战场上使用之后可靠性真心让人汗颜。总而言之,液气悬挂很快就被证明是个华而不实的东西。
只不过等这些反馈全部汇总到施佩尔这里的时候,已经太晚了,那已经是1944年10月,那时候苏联红军已经打到了德国边境线上,再去更改设计已经是毫无意义了。
除开要命的液气悬挂,e-10和e-25还是比较成功的,终于获得了面对t-34和t-35的一定优势。只不过这种优势已经来得太晚了,因为到了1945年,红军已经全面停产t-34和t-35,转而生产t-54/55,这种优势仅仅是昙花一现的优势,毫无意义。
红军在大踏步的前进,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就像两把尖刀狠狠地刺入了波兰腹地,两年多之后红军再次看到了华沙,这意味着战争前期丢掉的地盘,红军已经基本抢回来了。
此时,德国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东线被打得千疮百孔,西线也是摇摇欲坠,盟军即将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的消息对德国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唯一需要猜测的就是盟军什么时候从哪里登陆。
英美两国历史上进行的那些欺骗工作,在这个时空也一样管用,在精心设计的种种圈套下,德国人想不上当都难。一直到5月15日,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晚上,随着艾森豪威尔一声令下,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行动开始了!
截止到5月17日,盟军已经彻底的在诺曼底各滩头站稳了脚跟,而这时候希特勒才迟迟的将西线宝贵的装甲部队交给龙德施泰德。实话实说,这真心是晚了。
不过英国人和美国人也不能完全放松,大功还未告成,在面对德军驻扎在大西洋壁垒的二线部队时,他们都显得很吃力。尤其是在德军的装甲部队抵达战场之后,英美两军都陷入了虎豹恐惧症。
而德国坦克兵说实话在西线那是过得太滋润了,比如刚刚抵达西线没多久的黑豹车长金克尔就回忆道:“我们乘坐平板车匆匆从华沙调往法国,仅仅在巴黎稍微停顿了十几个小时候就运往了卡昂前线,等待着我们的将是一场血战……呃,至少按照我们的传统思维,英国人和美国人应该比俄国人厉害一点,他们工业更发达,必然能够制造出更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反正我们以为会像1941年那样患上t-34、t-35或者t-54恐惧症,但事实完全出乎了我们的预料……”
“在卡昂郊外的一个小村子,请原谅我已经忘记了它的名字,在那里我们第一次遇到了英国装甲兵,他们大摇大摆的开着丘吉尔坦克就冲了上来。说实话,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坦克,比乌龟还慢但又没有厚厚的龟壳,我们可以十分轻松的瞄准他们,然后毫不费劲的一一将其打爆!”
“英国坦克手慌乱的从起火或者冒烟的坦克里跳出来,一般在这种时候我们都不介意再赏他们一顿机枪子弹。反正这些可怜虫简直不堪一击,这么说吧,想象中强大的英美装甲兵并没有出现,如果没有空军的支援,我们就能像猎兔子一样杀光他们,像1940年一样将他们赶下海喂鱼!”
“在卡昂的时候,我们这些装甲兵天天都在祈祷,希望天气能够糟糕一点。因为只要天气糟糕,敌人的空军就没办法出动,而没有空军的支援,这帮蠢货一步也走不动……不是我小瞧英国人和美国人,实在是他们的坦克很糟糕,跟我们在东线碰上的俄国人相比,简直就是两个位面的存在。如果俄国人也像他们一样该多好!”
“整个五六月份,我和我的小伙子们都在愉快的狩猎,我的车组大概摧毁了二十辆坦克和十几辆装甲车,期间我的黑豹仅仅因为敌人的空袭被打坏了一台发动机,而这在东线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以至于在6月底因为东线吃紧我们被调走的时候,小伙子们都显得非常沮丧,因为跟天堂一样的西线相比,东线简直就是地狱……”
是的,盟军成功的登陆诺曼底之后,就是一系列的不顺利,尤其是进入六月之后,糟糕的坏天气让登陆场上的百万盟军寸步难行,没有空军的支援,盟军的装甲兵根本就不是德国同行的对手,而这也引发了盟军内部研发新式坦克的呼声。
“75毫米火炮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只能给德国人挠痒痒,而我们的m4就像郎森打火机,一打就着!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加强m4的防御性,堆沙袋、堆轮胎或者把成箱的补给品和备用履带堆在炮塔周围,不过这么做意义并不大,我亲眼见过一辆被沙袋裹得严严实实的m4在两千米外被虎王打爆,穿甲弹毫不费力的就穿透了沙袋和钢板,然后那辆坦克就炸上了天!”
美国人被吓得够呛,因为英国人至少还有萤火虫能够凑合着用,而他们却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够威胁虎豹的生存性,美国人只能靠空军或者干脆使用人海战术,通过不对称的数量优势搞定虎豹。
美国人急了,立刻就加快了m26的研发速度,希望这款以“战神”潘兴(对美国人来说就是如此)命名的坦克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当然,后来我们知道,m26也就是那么回事,算不上成功。
一度的美国人甚至将主意打到了苏联盟友那边,希望花高价紧急引进一批t-54应急,当然最后是不了了之。倒不是苏联不卖,而是美国陆军部的大爷们丢不起那个人,他们强烈反对引进t-54,就像他们一年多以前否定生产美国版的t-34一样,认为m4(m26)比t-34(t-54)优越得多。按照他们的说法,m26就是救世主,而这个救世主很快就将降临。
只不过后来的发展让美国人更加没有面子,他们的装甲兵只能靠数量和空军的对地支援去打赢德国在西线的少数装甲部队。而在战胜德国之后,当他们面对比德国人更加强大的红军铁流时,几乎要窒息。
算了,不揭美国人的痛处了,一直要到8月份,他们才能突破卡昂这一线。不过他们在西线的行动还是给德国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参加过一战的德国老兵老将们赫然发现他们又陷入了类似一战的两线作战的泥潭。而且比上一次世界大战糟糕得多的是,这一回的对手更加的强大了!
很快一股悲观主义和失败主义的思潮就在德军内部悄然蔓延,越是高级将领就越认为局势不妙。包括隆美尔在内的一批将领都认为,是时候丢开元首为德国谋求一条生路了。
当然,这在五六月份还不是特别明显,因为法国战场的局势还不是那么糟糕,这些思潮还仅仅是小火苗,燃不起熊熊大火。但是这些小火苗已经足够引起李尔文的重视了,一直在巴黎活动的她,很快就察觉到了德军中高层的躁动心态。
她很快给丘吉尔打了一份报告,详细的论述了策动德国内部的反希特勒份子“终结”战争的可能,并着重的强调了这种办法的重要性。
她道:“纳粹的支柱就是希特勒,这个疯子一旦死去,纳粹就将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而且一旦德国内部反希特勒的势力得手,必然会造成一战中列宁颠覆沙俄的同样效应,德国将选择投降,如果能进行一番诱导,这种投降很可能是仅仅面向西方世界的。”
李尔文的言外之意就是德国仅向英美投降,而将苏联挡在波兰,这无疑是极大的维护了“自由世界”的利益,也完全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
丘吉尔对这份报告相当的感兴趣,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责成李尔文全面负责这是一事项。很快李尔文就同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取得了联系。
这个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可不是见到纳粹大势已去之时才开始反对希特勒,实际上在1943年这位就起了“谋反”的心思,在1943年2月就参加了秘密刺杀希特勒的闪电计划,只不过炸弹出了故障没有爆炸。
“你们必须保证,在我们终结希特勒的生命之后,支持新的德国临时政府,决不能让俄国人踏入德国领土一步!”
对于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要求,李尔文没有异议,不过她也有要求:“贵国临时政府必须全力阻止苏联红军向西欧前进,必须无条件的向英美盟国投降!”
这个要求虽然在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看来有些过分,但他也不认为这不可以谈,只要能保住德意志的火种,日后必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一战那么惨不都挺过来了?
两人经过一番讨论,算是初步达成了一致,剩下的那些问题必须等到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干掉了希特勒之后才能再谈,希特勒不死,临时政府不成立,谈了也没用。
对于这个结果,丘吉尔是比较满意的,他很快就将这个好消息通知了罗斯福,那么罗斯福又是什么态度呢?
对这位身残志坚的总统来说,能够尽快的结束战争当然是个好消息,而且还能限制苏联向西扩张,这就更加不赖了。但是他也不是没有疑虑的,那就是背着苏联同德国接触,并且私下划定势力范围,这样真的好吗?
当然罗斯福并不是要维护苏联的国家利益,而是他担心这会导致盟国内部发生分裂,万一苏联翻脸了怎么办?
丘吉尔对此倒是信心满满:“只要美国和英国保持一致,便可以压制住苏联的反弹,俄国人不敢铤而走险的,托洛茨基并没有希特勒那么疯狂。”
丘胖子这是吃准了苏联不敢单独面对英国和美国的压力,只能吃哑巴亏。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指示李尔文尽快开展行动!
“李尔文又不老实了?”
面对某仙人的提问,雅科夫一五一十的回答道:“是的,根据我们在法国同志反应,军情六处同德国的某些高级军官进行了秘密接触。而德国盖世太保的内线也告诉我们,德国内部的某些反对希特勒的人准备采取行动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晓峰自然知道瓦尔基里计划,知道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和施陶芬贝格们想做什么。甚至能够猜得到英国人会打些什么鬼主意。
思考了片刻,李晓峰吩咐道:“告诉我们在盖世太保的内线,以施陶芬贝格、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为首的一批军官正在准备刺杀希特勒……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批人一网打尽!”
雅科夫大吃了一惊,按照他想法,刺杀希特勒是好事,如果能做掉这个魔头,是真的可以提前结束战争。有这个能保全千百万生命的好办法,为什么不做呢?苏联完全可以给施陶芬贝格们开一个高价,英美能给的条件,苏联一样也能给嘛!
“幼稚!”李晓峰轻蔑地哼了一声,“你不了解德国人,如果有可能他们绝对不会同我们合作,而是毫不犹豫地投入英美的怀抱。尤其是对那些德国高层而言,我们始终是敌人,而英美却可以是朋友的。现在除掉希特勒确实可以加快战争的进程,但是这对苏联的国家利益有什么好处,付出了数以百万的生命我们才取得了当前的大好局面,一旦让英美捷足先登,我们的付出就全部白废。我绝不允许任何人节外生枝,希特勒就算死也只能死在我们的手里!”
李晓峰斩钉截铁的话语代表着这件事毫无商量的余地,而这也宣告了施陶芬贝格、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一批人的可悲结局,他们很快就被盖世太保一网打尽然后挫骨扬灰。
不过事情并没有完,因为李晓峰还要借此好好的敲打一下英国人,很快按照他的指示,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就正式照会英美驻苏联大使,强烈的抗议英美两国背信弃义同德国进行私下交易,要求英美必须给出一个说法!
这一事件闹得很大,让丘胖子又一次陷入了被动,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对外界解释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谎言,并一再重申,英国会尊重盟国之间的协定。
当然,信了他的鬼话那才是大头鬼,不过李晓峰也没真想英美会给一个什么交代,他真正的目的还是为食言找借口。“食什么言”呢?还记得为了反击德军的春醒行动苏联找美国赊了一批物资所作出的承诺吗?
按照当时的约定,苏联将在霸王行动开始一个月之后对日宣战,而这回借口英美首先违反承诺,李晓峰做通了******的工作宣布无限期的延迟对日宣战的日期,直到英美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为止。
好吧,这给丘胖子和罗斯福气坏了,真心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眼瞧着俄国人就是故意耍无赖还没有一点办法,真心是气得牙痒痒。一度的丘胖子要求罗斯福惩罚苏联,中断对苏联的物资援助,但是罗斯福却拒绝了,他认为这时候激化矛盾于事无补,最好的办法还是看看俄国人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和态度,然后再做决定……
就拿e-10/25系列来说,其核心主旨其实就是:高度通用化、技术白菜化、生产简单化。整个产品都要围绕这三点展开,除此之外的一切设计都是不必要的。
德国人似乎也是准备这么干,e-10/25系列上看不到什么奇葩的电传或者天马行空的想法,一切器件都是货架产品。但是临了临了德国人还搞出了一点幺蛾子或者说是画蛇添足,这就是那个液气悬挂。
前面说过,液气悬挂好不好?自然是好的,性能相当不错,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未来不代表现在,对于现在的德国来说,液气悬挂实在是有些好高骛远了。加工困难、可靠性也相当成问题,这玩意儿哪怕是过了五十年,能玩顺溜的国家都不多,仅仅有几个在坦克上的门外汉,比如说日本、韩国抢先吃螃蟹,然后问题一堆堆。真正的门里人,根本就不轻易用高大上的液气悬挂,扭杆悬挂一样用得飞起。
而二战中的德国人就是这么有意思,明明e-10/25都属于抵挡的炮灰车,就是用来拼消耗的,简单成熟的技术最重要,结果搞到最后又莫名其妙的塞进去一个液气悬挂。这等于是赛扬的cpu硬配个液冷散热,简直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反正,进入到生产程序之后,施佩尔就发现出来问题,液气悬挂问题一堆堆,而且成品的合格率实在是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战场上使用之后可靠性真心让人汗颜。总而言之,液气悬挂很快就被证明是个华而不实的东西。
只不过等这些反馈全部汇总到施佩尔这里的时候,已经太晚了,那已经是1944年10月,那时候苏联红军已经打到了德国边境线上,再去更改设计已经是毫无意义了。
除开要命的液气悬挂,e-10和e-25还是比较成功的,终于获得了面对t-34和t-35的一定优势。只不过这种优势已经来得太晚了,因为到了1945年,红军已经全面停产t-34和t-35,转而生产t-54/55,这种优势仅仅是昙花一现的优势,毫无意义。
红军在大踏步的前进,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就像两把尖刀狠狠地刺入了波兰腹地,两年多之后红军再次看到了华沙,这意味着战争前期丢掉的地盘,红军已经基本抢回来了。
此时,德国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东线被打得千疮百孔,西线也是摇摇欲坠,盟军即将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的消息对德国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唯一需要猜测的就是盟军什么时候从哪里登陆。
英美两国历史上进行的那些欺骗工作,在这个时空也一样管用,在精心设计的种种圈套下,德国人想不上当都难。一直到5月15日,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晚上,随着艾森豪威尔一声令下,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行动开始了!
截止到5月17日,盟军已经彻底的在诺曼底各滩头站稳了脚跟,而这时候希特勒才迟迟的将西线宝贵的装甲部队交给龙德施泰德。实话实说,这真心是晚了。
不过英国人和美国人也不能完全放松,大功还未告成,在面对德军驻扎在大西洋壁垒的二线部队时,他们都显得很吃力。尤其是在德军的装甲部队抵达战场之后,英美两军都陷入了虎豹恐惧症。
而德国坦克兵说实话在西线那是过得太滋润了,比如刚刚抵达西线没多久的黑豹车长金克尔就回忆道:“我们乘坐平板车匆匆从华沙调往法国,仅仅在巴黎稍微停顿了十几个小时候就运往了卡昂前线,等待着我们的将是一场血战……呃,至少按照我们的传统思维,英国人和美国人应该比俄国人厉害一点,他们工业更发达,必然能够制造出更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反正我们以为会像1941年那样患上t-34、t-35或者t-54恐惧症,但事实完全出乎了我们的预料……”
“在卡昂郊外的一个小村子,请原谅我已经忘记了它的名字,在那里我们第一次遇到了英国装甲兵,他们大摇大摆的开着丘吉尔坦克就冲了上来。说实话,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坦克,比乌龟还慢但又没有厚厚的龟壳,我们可以十分轻松的瞄准他们,然后毫不费劲的一一将其打爆!”
“英国坦克手慌乱的从起火或者冒烟的坦克里跳出来,一般在这种时候我们都不介意再赏他们一顿机枪子弹。反正这些可怜虫简直不堪一击,这么说吧,想象中强大的英美装甲兵并没有出现,如果没有空军的支援,我们就能像猎兔子一样杀光他们,像1940年一样将他们赶下海喂鱼!”
“在卡昂的时候,我们这些装甲兵天天都在祈祷,希望天气能够糟糕一点。因为只要天气糟糕,敌人的空军就没办法出动,而没有空军的支援,这帮蠢货一步也走不动……不是我小瞧英国人和美国人,实在是他们的坦克很糟糕,跟我们在东线碰上的俄国人相比,简直就是两个位面的存在。如果俄国人也像他们一样该多好!”
“整个五六月份,我和我的小伙子们都在愉快的狩猎,我的车组大概摧毁了二十辆坦克和十几辆装甲车,期间我的黑豹仅仅因为敌人的空袭被打坏了一台发动机,而这在东线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以至于在6月底因为东线吃紧我们被调走的时候,小伙子们都显得非常沮丧,因为跟天堂一样的西线相比,东线简直就是地狱……”
是的,盟军成功的登陆诺曼底之后,就是一系列的不顺利,尤其是进入六月之后,糟糕的坏天气让登陆场上的百万盟军寸步难行,没有空军的支援,盟军的装甲兵根本就不是德国同行的对手,而这也引发了盟军内部研发新式坦克的呼声。
“75毫米火炮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只能给德国人挠痒痒,而我们的m4就像郎森打火机,一打就着!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加强m4的防御性,堆沙袋、堆轮胎或者把成箱的补给品和备用履带堆在炮塔周围,不过这么做意义并不大,我亲眼见过一辆被沙袋裹得严严实实的m4在两千米外被虎王打爆,穿甲弹毫不费力的就穿透了沙袋和钢板,然后那辆坦克就炸上了天!”
美国人被吓得够呛,因为英国人至少还有萤火虫能够凑合着用,而他们却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够威胁虎豹的生存性,美国人只能靠空军或者干脆使用人海战术,通过不对称的数量优势搞定虎豹。
美国人急了,立刻就加快了m26的研发速度,希望这款以“战神”潘兴(对美国人来说就是如此)命名的坦克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当然,后来我们知道,m26也就是那么回事,算不上成功。
一度的美国人甚至将主意打到了苏联盟友那边,希望花高价紧急引进一批t-54应急,当然最后是不了了之。倒不是苏联不卖,而是美国陆军部的大爷们丢不起那个人,他们强烈反对引进t-54,就像他们一年多以前否定生产美国版的t-34一样,认为m4(m26)比t-34(t-54)优越得多。按照他们的说法,m26就是救世主,而这个救世主很快就将降临。
只不过后来的发展让美国人更加没有面子,他们的装甲兵只能靠数量和空军的对地支援去打赢德国在西线的少数装甲部队。而在战胜德国之后,当他们面对比德国人更加强大的红军铁流时,几乎要窒息。
算了,不揭美国人的痛处了,一直要到8月份,他们才能突破卡昂这一线。不过他们在西线的行动还是给德国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参加过一战的德国老兵老将们赫然发现他们又陷入了类似一战的两线作战的泥潭。而且比上一次世界大战糟糕得多的是,这一回的对手更加的强大了!
很快一股悲观主义和失败主义的思潮就在德军内部悄然蔓延,越是高级将领就越认为局势不妙。包括隆美尔在内的一批将领都认为,是时候丢开元首为德国谋求一条生路了。
当然,这在五六月份还不是特别明显,因为法国战场的局势还不是那么糟糕,这些思潮还仅仅是小火苗,燃不起熊熊大火。但是这些小火苗已经足够引起李尔文的重视了,一直在巴黎活动的她,很快就察觉到了德军中高层的躁动心态。
她很快给丘吉尔打了一份报告,详细的论述了策动德国内部的反希特勒份子“终结”战争的可能,并着重的强调了这种办法的重要性。
她道:“纳粹的支柱就是希特勒,这个疯子一旦死去,纳粹就将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而且一旦德国内部反希特勒的势力得手,必然会造成一战中列宁颠覆沙俄的同样效应,德国将选择投降,如果能进行一番诱导,这种投降很可能是仅仅面向西方世界的。”
李尔文的言外之意就是德国仅向英美投降,而将苏联挡在波兰,这无疑是极大的维护了“自由世界”的利益,也完全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
丘吉尔对这份报告相当的感兴趣,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责成李尔文全面负责这是一事项。很快李尔文就同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取得了联系。
这个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可不是见到纳粹大势已去之时才开始反对希特勒,实际上在1943年这位就起了“谋反”的心思,在1943年2月就参加了秘密刺杀希特勒的闪电计划,只不过炸弹出了故障没有爆炸。
“你们必须保证,在我们终结希特勒的生命之后,支持新的德国临时政府,决不能让俄国人踏入德国领土一步!”
对于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要求,李尔文没有异议,不过她也有要求:“贵国临时政府必须全力阻止苏联红军向西欧前进,必须无条件的向英美盟国投降!”
这个要求虽然在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看来有些过分,但他也不认为这不可以谈,只要能保住德意志的火种,日后必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一战那么惨不都挺过来了?
两人经过一番讨论,算是初步达成了一致,剩下的那些问题必须等到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干掉了希特勒之后才能再谈,希特勒不死,临时政府不成立,谈了也没用。
对于这个结果,丘吉尔是比较满意的,他很快就将这个好消息通知了罗斯福,那么罗斯福又是什么态度呢?
对这位身残志坚的总统来说,能够尽快的结束战争当然是个好消息,而且还能限制苏联向西扩张,这就更加不赖了。但是他也不是没有疑虑的,那就是背着苏联同德国接触,并且私下划定势力范围,这样真的好吗?
当然罗斯福并不是要维护苏联的国家利益,而是他担心这会导致盟国内部发生分裂,万一苏联翻脸了怎么办?
丘吉尔对此倒是信心满满:“只要美国和英国保持一致,便可以压制住苏联的反弹,俄国人不敢铤而走险的,托洛茨基并没有希特勒那么疯狂。”
丘胖子这是吃准了苏联不敢单独面对英国和美国的压力,只能吃哑巴亏。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指示李尔文尽快开展行动!
“李尔文又不老实了?”
面对某仙人的提问,雅科夫一五一十的回答道:“是的,根据我们在法国同志反应,军情六处同德国的某些高级军官进行了秘密接触。而德国盖世太保的内线也告诉我们,德国内部的某些反对希特勒的人准备采取行动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晓峰自然知道瓦尔基里计划,知道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和施陶芬贝格们想做什么。甚至能够猜得到英国人会打些什么鬼主意。
思考了片刻,李晓峰吩咐道:“告诉我们在盖世太保的内线,以施陶芬贝格、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为首的一批军官正在准备刺杀希特勒……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批人一网打尽!”
雅科夫大吃了一惊,按照他想法,刺杀希特勒是好事,如果能做掉这个魔头,是真的可以提前结束战争。有这个能保全千百万生命的好办法,为什么不做呢?苏联完全可以给施陶芬贝格们开一个高价,英美能给的条件,苏联一样也能给嘛!
“幼稚!”李晓峰轻蔑地哼了一声,“你不了解德国人,如果有可能他们绝对不会同我们合作,而是毫不犹豫地投入英美的怀抱。尤其是对那些德国高层而言,我们始终是敌人,而英美却可以是朋友的。现在除掉希特勒确实可以加快战争的进程,但是这对苏联的国家利益有什么好处,付出了数以百万的生命我们才取得了当前的大好局面,一旦让英美捷足先登,我们的付出就全部白废。我绝不允许任何人节外生枝,希特勒就算死也只能死在我们的手里!”
李晓峰斩钉截铁的话语代表着这件事毫无商量的余地,而这也宣告了施陶芬贝格、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一批人的可悲结局,他们很快就被盖世太保一网打尽然后挫骨扬灰。
不过事情并没有完,因为李晓峰还要借此好好的敲打一下英国人,很快按照他的指示,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就正式照会英美驻苏联大使,强烈的抗议英美两国背信弃义同德国进行私下交易,要求英美必须给出一个说法!
这一事件闹得很大,让丘胖子又一次陷入了被动,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对外界解释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谎言,并一再重申,英国会尊重盟国之间的协定。
当然,信了他的鬼话那才是大头鬼,不过李晓峰也没真想英美会给一个什么交代,他真正的目的还是为食言找借口。“食什么言”呢?还记得为了反击德军的春醒行动苏联找美国赊了一批物资所作出的承诺吗?
按照当时的约定,苏联将在霸王行动开始一个月之后对日宣战,而这回借口英美首先违反承诺,李晓峰做通了******的工作宣布无限期的延迟对日宣战的日期,直到英美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为止。
好吧,这给丘胖子和罗斯福气坏了,真心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眼瞧着俄国人就是故意耍无赖还没有一点办法,真心是气得牙痒痒。一度的丘胖子要求罗斯福惩罚苏联,中断对苏联的物资援助,但是罗斯福却拒绝了,他认为这时候激化矛盾于事无补,最好的办法还是看看俄国人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和态度,然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