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联合童贯
至于种彦谋这边,则是默认了种彦谋与种师道的合兵一处行为,两军共计六万人左右,负责童贯大军的右翼防务,充当偏师,主要路线是沿着桑干河支流北上,最后与童贯在析津会师。
而童贯自己这边,整合完毕后的十五万大军分出了两万人沿途守城,剩余的十三万人则全部交给了自己的手下,如辛兴宗,杨惟中,曲端等人率领,他吸取了涿州大战惨败的教训,痛斥了王禀一顿,将其贬为了都指挥使,遣回东京接受惩罚。
并且在战后的报告中,将绝大多数的责任一股脑的推给了已经失魂落魄的王禀,称自己是急功近利了些,受到了小人的蒙昧,但同时辽人属实强悍无比等等。
还借着这个机会,又向赵佶伸了手,要了更多的辎重和军饷,纸面上此次出征燕云的士兵约有五十余万,可实际人数只有种师道,童贯他们清楚,刚开始只有三十七万,这一加一减之下,便有十余万的缺口,这都是吃的空饷。
不然,各级军官的钱从哪来?童贯本人又如何维持自己亲军胜捷军的豪华装备?
三十七万和五十万大军表面直观看起来区别是不大的,况且当日在东京出征大典的时候,人山人海的,就算官家真的看出点不对劲,也不会直说,只要最后能收复燕云,打赢辽人,别说是吃空饷了,就算是再过分一些的事情也完全在容忍范围之内。
俗话说得好,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这些小事在赵佶眼里都可以接受,童贯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的。
只可惜现实中的效果着实让童贯和赵佶很是吃惊,涿州大战虽说在东京被传成了辽军死伤数万,与大宋王师伤亡差不多,这对曾经被辽人打到过开封府的大宋来说,是一件值得称耀的事情,所以东京百姓都很高兴。
实际上的战况,知道的人并不多,赵佶也没有特别的叱责,只是让童贯务必谨慎行事,不得冒进。
当时童贯听了这话,才放松下来,为了洗刷上一次的耻辱,他其实还是多多少少听取了一些辛兴宗的意见的。
“太师若想夺得头功,将析津拿下,攻取整个燕云,务必要借助种师道种彦谋祖孙二人的力量,不然,大事难成。”
童贯细细琢磨了一下,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让他拉下脸去和种彦谋与种师道握手言和他也做不到,于是便派了辛兴宗前去商讨。
对于联合抗敌这件事种彦谋自然是举双手赞同,别看他们人多,辽人其实还是有反 攻的机会的,如果再重蹈一次之前涿州大战的情况,巨大的战损就不是宋军能够承受的了,再加上两度战败导致的士气低落,更有可能影响到宿武军,会让军魂刚刚铸就不久的宿武军沦落为如禁军一样的军队。
种彦谋点头同意,种师道也没什么意见,两边一拍即合,暂时放下了在政治上的敌对,共同先打好眼前的这场仗。
分发到种彦谋手上的除了一千支燧发枪以外,还有两千杆火绳枪,对于这些武器,除了一部分留给了自己的亲军,种彦谋无一例外的全部都拨发给了韩世忠的骑兵部队。
毕竟火枪这个东西,在线膛枪真正具备实战意义之前,都是依靠大量堆积在一起的火力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如果单个火枪的话,威力实在有些难以入眼。
并且,火枪这个东西发到骑兵手里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高额的机动能力可以让骑兵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像步兵那样一旦战败,火枪很容易被对方夺取,在尚未拿下燕云之前,种彦谋不希望任何一个关键技术流出去,就算是目前已经研发出燧发枪之后的火绳枪也一样。
要真论起来,火绳枪和燧发枪在威力以及其他方面相差并不大,要是让辽人得到了,转而流入到金国的手中,种彦谋不敢想象金国骑兵挥舞着火枪南下的场面。
时间已经来到六月初三,涿州城外早没了那种肃杀的气息,就连数万宋军和上万辽军的尸体也不见了踪影,只不过那股萦绕在空气之中的血腥气息,以及地面上的红色尚未褪去。
这也能从侧面证明,涿州大战的惨烈程度。
郭药师立马城下,这座城池上已然飘起了大宋的旗帜,而就在两天前,童贯大军刚刚经过此处,停顿休整时郭药师也曾前去拜谒,只不过对方没有给他好脸色看。
他也很清楚,任谁也不会对一个刚刚投降不久,在此之前正是围困自己一员的人好脸色,郭药师没有生气,莞尔一笑,他是种彦谋阵营的人,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在当时城头反正之时,除了一面“宋”旗以外,郭药师还很聪明的挂了一面“种”字大旗,这就已经可以证明一切了,更不用说郭药师在战后还去了种彦谋那里,足足待了一整天才回到涿州。
涿州成为大宋地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辎重粮草不必在运到雄州了,可以直接运到涿州,这里城池坚固,四周皆有河流流过,而且郭药师军中也有不少当地人,很是熟悉周围地形。
就算是辽人来了,只要不是主力也不会讨到什么好处。
新官上任三把火,郭药师投诚过来也算是个新官,他此时出城是有目的的,那就是析津,不过肯定不是突袭析津,以他的几千人马过去就是塞牙缝,唯有留在涿州城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不过他将面见的一个人却有着撼动燕云的实力。
“衙内!”
郭药师策马奔驰了一阵,在一处隐蔽地点下了马,两步走上前去,单膝跪地冲一个瘦削人影拱着手说道。
此人正是种彦谋,他抚摸着手上雕刻着精致猛虎的燧发手铳,转脸看到了赴约而来的郭药师,脸上扬起了浓浓笑意。
“起来吧,别这么生分,说起来你还要比我大的。”他很和善的将其扶起,郭药师是个人才,不过脑后有个不大不小的反骨,需要小心驾驭才是。
而童贯自己这边,整合完毕后的十五万大军分出了两万人沿途守城,剩余的十三万人则全部交给了自己的手下,如辛兴宗,杨惟中,曲端等人率领,他吸取了涿州大战惨败的教训,痛斥了王禀一顿,将其贬为了都指挥使,遣回东京接受惩罚。
并且在战后的报告中,将绝大多数的责任一股脑的推给了已经失魂落魄的王禀,称自己是急功近利了些,受到了小人的蒙昧,但同时辽人属实强悍无比等等。
还借着这个机会,又向赵佶伸了手,要了更多的辎重和军饷,纸面上此次出征燕云的士兵约有五十余万,可实际人数只有种师道,童贯他们清楚,刚开始只有三十七万,这一加一减之下,便有十余万的缺口,这都是吃的空饷。
不然,各级军官的钱从哪来?童贯本人又如何维持自己亲军胜捷军的豪华装备?
三十七万和五十万大军表面直观看起来区别是不大的,况且当日在东京出征大典的时候,人山人海的,就算官家真的看出点不对劲,也不会直说,只要最后能收复燕云,打赢辽人,别说是吃空饷了,就算是再过分一些的事情也完全在容忍范围之内。
俗话说得好,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这些小事在赵佶眼里都可以接受,童贯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的。
只可惜现实中的效果着实让童贯和赵佶很是吃惊,涿州大战虽说在东京被传成了辽军死伤数万,与大宋王师伤亡差不多,这对曾经被辽人打到过开封府的大宋来说,是一件值得称耀的事情,所以东京百姓都很高兴。
实际上的战况,知道的人并不多,赵佶也没有特别的叱责,只是让童贯务必谨慎行事,不得冒进。
当时童贯听了这话,才放松下来,为了洗刷上一次的耻辱,他其实还是多多少少听取了一些辛兴宗的意见的。
“太师若想夺得头功,将析津拿下,攻取整个燕云,务必要借助种师道种彦谋祖孙二人的力量,不然,大事难成。”
童贯细细琢磨了一下,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让他拉下脸去和种彦谋与种师道握手言和他也做不到,于是便派了辛兴宗前去商讨。
对于联合抗敌这件事种彦谋自然是举双手赞同,别看他们人多,辽人其实还是有反 攻的机会的,如果再重蹈一次之前涿州大战的情况,巨大的战损就不是宋军能够承受的了,再加上两度战败导致的士气低落,更有可能影响到宿武军,会让军魂刚刚铸就不久的宿武军沦落为如禁军一样的军队。
种彦谋点头同意,种师道也没什么意见,两边一拍即合,暂时放下了在政治上的敌对,共同先打好眼前的这场仗。
分发到种彦谋手上的除了一千支燧发枪以外,还有两千杆火绳枪,对于这些武器,除了一部分留给了自己的亲军,种彦谋无一例外的全部都拨发给了韩世忠的骑兵部队。
毕竟火枪这个东西,在线膛枪真正具备实战意义之前,都是依靠大量堆积在一起的火力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如果单个火枪的话,威力实在有些难以入眼。
并且,火枪这个东西发到骑兵手里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高额的机动能力可以让骑兵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像步兵那样一旦战败,火枪很容易被对方夺取,在尚未拿下燕云之前,种彦谋不希望任何一个关键技术流出去,就算是目前已经研发出燧发枪之后的火绳枪也一样。
要真论起来,火绳枪和燧发枪在威力以及其他方面相差并不大,要是让辽人得到了,转而流入到金国的手中,种彦谋不敢想象金国骑兵挥舞着火枪南下的场面。
时间已经来到六月初三,涿州城外早没了那种肃杀的气息,就连数万宋军和上万辽军的尸体也不见了踪影,只不过那股萦绕在空气之中的血腥气息,以及地面上的红色尚未褪去。
这也能从侧面证明,涿州大战的惨烈程度。
郭药师立马城下,这座城池上已然飘起了大宋的旗帜,而就在两天前,童贯大军刚刚经过此处,停顿休整时郭药师也曾前去拜谒,只不过对方没有给他好脸色看。
他也很清楚,任谁也不会对一个刚刚投降不久,在此之前正是围困自己一员的人好脸色,郭药师没有生气,莞尔一笑,他是种彦谋阵营的人,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在当时城头反正之时,除了一面“宋”旗以外,郭药师还很聪明的挂了一面“种”字大旗,这就已经可以证明一切了,更不用说郭药师在战后还去了种彦谋那里,足足待了一整天才回到涿州。
涿州成为大宋地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辎重粮草不必在运到雄州了,可以直接运到涿州,这里城池坚固,四周皆有河流流过,而且郭药师军中也有不少当地人,很是熟悉周围地形。
就算是辽人来了,只要不是主力也不会讨到什么好处。
新官上任三把火,郭药师投诚过来也算是个新官,他此时出城是有目的的,那就是析津,不过肯定不是突袭析津,以他的几千人马过去就是塞牙缝,唯有留在涿州城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不过他将面见的一个人却有着撼动燕云的实力。
“衙内!”
郭药师策马奔驰了一阵,在一处隐蔽地点下了马,两步走上前去,单膝跪地冲一个瘦削人影拱着手说道。
此人正是种彦谋,他抚摸着手上雕刻着精致猛虎的燧发手铳,转脸看到了赴约而来的郭药师,脸上扬起了浓浓笑意。
“起来吧,别这么生分,说起来你还要比我大的。”他很和善的将其扶起,郭药师是个人才,不过脑后有个不大不小的反骨,需要小心驾驭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