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节
“现在后悔,已经没有用。”卢浩生肃然道:“王爷如果没有轻举妄动,那么至少在短时间内,太子党不会抓到王爷的把柄,这一次的案子,王爷也不会牵连其中。如果王爷没有牵涉其中,齐王府也不至于像现在一样被太子完全掌握在手中,王爷的行动自由,也不会受到控制,如此一来,未必不能找到机会离开京城,但是现在,想要离开京城,已经是千难万难。”
“离开京城?”齐王皱眉道:“卢长史,你从一开始就想让本王离开京城?”
卢浩生道:“只因为从一开始,王爷就只有这一条路。京城在太子手中,王爷就算小心,却迟早也要落入太子党的圈套。京城对王爷来说,是险地,王爷只能离开京城,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
“王爷,储君之位,只剩下你和太子,金龙宝座,也只能坐的下一个人,太子要坐金龙座,王爷觉得太子能容得下王爷?”卢浩生淡淡道:“王爷出宫开府的那一天,注定与太子水火不容,在储君之位上,王爷根本没有退路,只能去争,否则……!”顿了顿,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话中意思,齐王也是能够了解。
“王爷要争储君之位,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但是王爷在京城,并无助力。”卢浩生神情严峻,“王爷留在京城,不但无法夺得储君之位,而且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只有离开京城,才有可能转败为胜。”
“储君之位,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太子说了算。”齐王冷笑道:“只有父皇才能决定谁才是未来的皇帝!”
卢浩生凝视着齐王,问道:“王爷是否觉得圣上会将储君之位交给您?”
齐王顿了一下,终于道:“如果父皇没有此意,为何会让本王出宫开府?”
“如果圣上真的想让王爷继承大统,为何迟迟不废储?”卢浩生双目深邃,“如果圣上要让王爷继承大统,为何却要让太子监国?为何圣上明知齐王党绝非太子党敌手,而且太子断不会容得下王爷,却还是将齐王以辅国之名留在京城?”
“你……你好大胆子。”齐王骤然变色,厉声道:“卢浩生,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卢浩生面不改色,点头道:“卑职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卑职也知道这些话大逆不道,如果明哲保身,这些话断不会说出一个字,可是既然卑职跟在王爷麾下,承蒙王爷收留,那么所有的事情,只能率先为王爷考虑,有些话虽然不中听,但却是卑职肺腑之言,如果这些话不说,才辜负王爷的收留。”
齐王呼吸急促,脸色泛白,身体前倾,压低声音问道:“那你的意思是说,父皇故意将本王留在京城,任由太子屠戮?”
“卑职不知道圣上是如何想,但是造成的事实,就是王爷和太子手足相争。”卢浩生正色道:“其实这也一直是卑职想不通的地方,但是卑职已经不能去想圣上的深意,因为现实的情况,王爷确实在圣上离京的那一刻,就已经站在悬崖边上,只有离开京城,才能离开悬崖。”
“本王如果不离开京城呢?”齐王握起拳头,“没有父皇的旨意,太子难道敢杀了本王?父皇总要回京,母后也会随着父皇回京,太子擅权专政,逼迫本王,等到父皇回来,自然是秉公决断。”
卢浩生凝视着齐王,许久之后,才叹道:“王爷觉得圣上何时才会返京?”
齐王道:“父皇前往河西,是为了入殿仪式,举行完入殿仪式,自然会起驾回京!”
“冯元破修建天宫,动用大批的人力和物力,穷数年之功,为圣上修建了世所罕见的行宫,王爷难道觉得圣上到了那边,仅仅举办一个入殿仪式就会返回?”卢浩生平静道:“天宫修建,据说是为了圣上专门修道的道场,圣上难道看一眼就会离开?如果只是为了举行一个仪式,圣上为何下旨诸官随行?王爷难道忘记了,六部衙门,四位尚书跟随,门下中书,都有官员侍驾,至于底下官员,更是高达百人,而且皇家近卫军几乎全都被调走……王爷,如此规模,卑职很难想象圣上很快就会返京。”
齐王感觉脚底一阵发寒,“你……你是说父皇一时半会不能回来?”他现在度日如年,最后的希望,就是皇帝能够返京,或许自己还能转危为安。
但是听卢浩生这般说,皇帝竟似乎没有打算离开返京,而且卢浩生所言,确实是言之有理。
卢浩生叹道:“卑职知道,王爷在等着圣上,但是如果圣上一年半载果然回不来,王爷又怎么办?”
齐王颓然靠在椅子上。
“王爷,卑职在斗胆说一句大逆不道之言,圣上既然能将王爷留在京中,后面发生的这些事情,以圣上的智慧,卑职很难相信他不会预料到。”卢浩生叹道:“既然知道王爷一定会陷入困境危难之中,圣上还要将王爷留在京中,升上又岂会因为王爷的危难,立刻返京?”
齐王双眸生寒,冷声道:“卢浩生,你的意思难道是说,父皇……希望看到本王陷入今日之危局,难道他希望看到……本王被太子害死?”他的声音已经森然,牙关紧咬,但是双手却已经剧烈颤抖起来。
第一三一七章 又晓昔日因
卢浩生神情严峻,跪倒在地,肃然道:“王爷,卑职不敢这样说。”
“但是你话中的意思,就是如此。”齐王豁然站起,厉声道:“卢浩生啊卢浩生,想不到你竟然是一个无父无君的逆贼。”
卢浩生仰起头,盯着齐王,道:“王爷,你可以随时处死卑职,但是你面临的困境,就是如此,卑职驽钝,想不出更深的意思。”
齐王浑身颤抖,盯着跪在自己身前的卢浩生,片刻之后,身体微微晃动,颓然坐了下去,无力道:“你起来吧。”
卢浩生起身来,齐王才道:“这样的话,以后不要说了。”
“卑职也只会说这一次。”卢浩生道:“只是再说这些,已经徒然,王爷已经龙困天网,就算想出去,也已经是千难万难了。”
“你让本王离京,往哪里去?”齐王看着卢浩生,“京中没有本王的主力,何处可以助本王?”
“西北!”
“西北?”齐王身体一震,皱眉道:“你是说楚欢?”
“正是。”卢浩生肃然道:“那是王爷唯一可以去的地方,也是王爷最后的希望,但是究竟能得到多少帮助,卑职也无法确定。”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爷在西北的助力,只有楚欢。”卢浩生正色道:“至若朱凌岳和肖焕章,无论哪一路人马,王爷都无法指挥。”
“他们要造反?”齐王微微变色。
卢浩生淡淡道:“西北三道,包括楚欢在内,都算的上是拥兵自重,朝廷无力西顾,朱凌岳野心勃勃,当初圣上调派楚欢前往西北,本就是为了掣肘朱凌岳。”
“朱凌岳要造反?”
“如果有总督造反,朱凌岳或许就是第一个。”卢浩生沉声道:“卑职在想,如果不是楚欢,现在的西北,或许已经是朱凌岳的天下。”
齐王握起拳头,“此人既然意欲谋反,朝廷难道不知道?”
“朱凌岳城府很深,不显山不漏水。”卢浩生道:“他在天山多年,如果不是西梁东进,他就算有天大的野心,但是凭天山的实力,他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可是西梁东进,朱凌岳率军出战,为自己夺得了机会,那时候朝廷尚未看透他的野心,他是西北三道唯一顶在前线的总督,朝廷自然是重用,一度将西北大权交到他的手里,即使后来余不屈前往西北,朱凌岳手里的权力也依然不弱。”
齐王眉头皱得更紧。
“余不屈不死,朱凌岳就不敢轻举妄动,当时的西北,唯一能够镇得住朱凌岳的,就只有余不屈。”卢浩生轻声道:“但是余不屈死在西北,朱凌岳头上那把剑消失,他自然就是无法无天,王爷有所不知,就在那一阵子,朱凌岳的奏表,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中书省,每一道奏章,几乎都是为他的部下请功,西北的官位,几乎都被朱凌岳请走。”顿了顿,压低声音道:“王爷可知道,当初使团出使西梁,返京途中,经过了甲州,礼部尚书薛怀安在余不屈临死之前,见过他。”
“你是说?”
“薛怀安带回来余不屈的一封书信。”卢浩生轻声道:“那封书信,是余不屈让薛怀安转呈给圣上,信中的内容,直到今日,也没有几人知晓。”
“长史知道?”
“王爷莫忘记,卑职是徐大学士举荐而来,在此之前卑职与徐大学士无话不谈,卑职对徐大学士一直敬仰,而徐大学士对卑职也是十分信任,所以有些事情,别人不知,卑职却知道。”卢浩生轻声道:“余不屈临死之前,呈奏给圣上的信函之中,揭露了一件惊天之事。”
“惊天之事?”齐王身体忍不住前倾,好奇道:“何事?”
“余不屈被害真相。”
“什么?”齐王身体一震,“本王听说,余不屈患病在身,加上在前线劳顿,所以劳累致死,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卢浩生点头道:“不错,天下人都以为余不屈是病死,余不屈患病是真,但是因病而死却是假,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余不屈能够及时回京调理,并无性命之忧,即使留在西北稳定西北局势,至少还能活上三五年不成问题。”
“西梁人撤军之后,他并没有回京。”
“当时朝廷并不知道朱凌岳的野心,余不屈虽然也不敢确定,却已经有所提防。”卢浩生道:“他也是担心离开西北之后,西北会生出更大的乱子,所以才强撑着留在西北,即使身体无法得到调理医治,他却也顾不得了……不得不说,余不屈是一位忠臣!”顿了顿,缓缓道:“余不屈应该很清楚,在天门道之乱和青天王之乱被平定之前,西北一旦生变,后果不堪设想,朝廷没有能力同时应对三面叛军,所以他清楚,除非东南以及河北的叛乱被平定,否则他不能离开西北,只有东南和河北叛军被剿灭之后,他才能离开西北,到了那个时候,朱凌岳自然不敢有任何的动作。”
“那余不屈到底是怎么死的?”
“毒死的。”卢浩生神情冷峻,“余不屈是南方人,并不适宜西北的气候,身体一直不好,京城这边派了御医过去帮助调理,朱凌岳那边,也找了西北的大夫一同医治,余不屈虽然对朱凌岳有戒心,但是没有想到朱凌岳竟然已经生出杀他之心!”
“什么?”齐王悚然变色,“你是说,余不屈是被朱凌岳害死?”
“薛怀安带回来的那封信,是余不屈亲手所书,当时余不屈已经被朱凌岳控制住,朱凌岳以病情为由,并无几人能够接触到余不屈。余不屈发现自己中毒的时候,毒性已经侵人全身,他知道朱凌岳的耳目就在自己身边,不敢将此事告诉身边的人,以免身边人被害,那封书信,更是一直没有机会送出去。”卢浩生轻叹道:“当时余不屈已经是虚弱至极,命不久矣,本来已经绝望,可是出使西梁的使团恰好回来,经过了甲州,薛怀安和楚欢自然是要见余不屈的,余不屈这才找到了唯一的机会,送出了那封奏折。”
“奏折里面说明了被害的经过?”齐王脸色泛白,瞳孔收缩,他一直都以为余不屈是因为在西北主持大局,患病之身加上操劳过度,这才逝世,万万想不到这中间竟然还有如此阴谋。
卢浩生点头道:“朱凌岳所使用的毒药,一般人根本无法察觉,混在其他药物之中,余不屈虽然小心,可是也没有想过朱凌岳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等到后来身体出现问题,余不屈发现其中秘密,已经为时已晚。”
“他的遗体后来运回了京城。”齐王道:“可检查过尸体?”
“为了验证那封奏折,确实对他的尸体检查过,一开始的时候,是派宫中的御医仔细检查,几次下来,都没有查到余不屈身体之内有毒。”卢浩生轻叹道:“后来交给了神衣卫,神衣卫那位朱雀千户是一等一的用毒高手,这才查出余不屈体内之毒,但是这消息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朱凌岳想要控制西北,可是忌惮余不屈,余不屈一天不死,他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无所作为。”齐王明白过来,“他担心等到东南和河北的战事结束,余不屈依然活着,那么他便再无机会,所以这才暗中下手,早早害死余不屈,如此一来,他才能在西北胡作非为,随心所欲。”
“正是如此。”卢浩生道:“余不屈死后,朱凌岳很快就控制了平西军,遍插亲信,权倾西北,一手遮天。”
齐王恨恨道:“他害死了余不屈,难道朝廷还任由他在西北胡作非为?他向朝廷要官要赏,朝廷难道就任由他摆布?”
“迫不得己。”卢浩生叹道:“那时候的西北,天山和西关,都在朱凌岳的控制中,数万平西军也是被朱凌岳掌控,就连肖焕章,也只能看朱凌岳的眼色行事,朝廷要应付东南的战事,无力西顾,所以只能先答应他所请,尽可能地稳住他。”
“稳住他?”
“东南天门道来势汹汹,河北青天王那时候也已经蠢蠢欲动,朝廷一面要应对东南,一面要围剿青天王,本已经是捉襟见肘,根本无力顾及西北。如果朝廷不答允朱凌岳,他在朝廷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很有可能就在西北起兵,若是那样,后果不堪设想。”卢浩生肃然道:“所以朝廷只能先稳住他,希望先平定东南和河北之乱,再回过手来去收拾西北。朝廷一开始并没有料到东南的战局竟然会持续那么久,如果完全放纵西北,朱凌岳尾大不掉,更是麻烦,所以这才想出派楚欢前往西北,用以掣肘朱凌岳,那是没有法子的法子,一开始的时候,都没有对楚欢抱有太大的期望。”
齐王苦笑道:“本王一开始还以为父皇是看中了楚欢的才干,所以才委以重任,原来……朝廷派楚欢前往西北,几乎是让他去送死!”
卢浩生道:“朝廷也是无奈之举,楚欢启程前往西北的时候,都以为他九死一生,但是他却在那边活了下来,而且达到了朝廷想要的结果,掣肘了朱凌岳,让朱凌岳迟迟不敢动弹。不过选择楚欢,也并非是随意挑选人,当初选中楚欢,也确实是看中了楚欢身上的优势!”
“什么优势?”
“楚欢有胆魄,骨子里没有屈服之心,这一点十分重要。”卢浩生道:“如果随意派一个人去,只怕很快就被朱凌岳收买,成了朱凌岳的走狗,而朝廷选中楚欢,衡量再三,确实是觉得楚欢不会轻易屈从朱凌岳。而楚欢的才干,在安邑诛杀木将军,浇灭黄氏一族,以及在出使西梁几件事情,都得到了证明,确实是有勇有谋,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楚欢到了西关,比任何人都要有根基。”
“根基?”
“王爷在云山与楚欢相识,可否知道楚欢在云山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私订终身的妇人?”
齐王脱口而出:“是素娘姐?”
卢浩生摇头道:“是一个姓苏的妇人,她的原籍,就在西关,而且苏家在西关,是西关七姓之首,而西关七姓又是西关道的豪绅之首。楚欢与苏姓妇人私订终身,就与西关苏氏一族有了关系,朝廷就是考虑到这一层关系,更是坚定了将楚欢派往西关。”
齐王皱眉道:“楚欢现在在西关,自然不能与根深蒂固的朱凌岳相提并论,你说本王在西北只有楚欢这一个助力,他又如何能助我?”
第一三一八章 笼中鸟
齐王和卢浩生在厅内私语,他二人的声音越说越轻,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言谈之间,两人越靠越近,窃窃私语,被外人瞧见,倒像是在商量什么机密大事。
“王爷,楚欢能够给王爷多大的帮助,卑职还不能确定,可是目下的情势,楚欢或许是王爷唯一的机会。”卢浩生轻声道。
齐王皱眉道:“你是说,本王除了前往西北,便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王爷觉得自己还有什么路可走?”卢浩生肃然道:“京城已经在太子的控制之下,而且担有监国之名,事到如今,想要扳倒太子,已经比登天还难。王爷当然不会忘记,太子出自行伍,他在军方,也是有人脉的。”
齐王沉吟片刻,神情愈发的凝重。
卢浩生今日对他所言,可说是明明白白,十分直接,而齐王心中,却也知道卢浩生所言,乃是当前的现实。
对于太子,齐王很清楚,太子对他绝没有安什么好心,他也一直坚信,在太子一副貌似宽和的面貌之下,其实是一颗极其狠毒的心,他相信,如果真的有机会,太子一定会毫不留情地对自己下杀手。
如果在段小楼一案之前,齐王还存着与太子殊死一搏之心,那么现在这样的心思早已经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诚如卢浩生所言,结果早已经注定,自己根本就不是太子一合之敌。
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十分危险,太子目下只是将自己软禁起来,并非太子不想对自己下狠手,而是时机还没有成熟。
自己被软禁在此,就等若是被太子关在笼子里的鸟,生死皆是操纵在太子的手中。
现在的情况,自己就好像是砧板上的肉,而太子这把刀随时都可以砍下来,正所谓人为刀蛆,我为鱼肉,正是明白自己的险境,齐王这才想着将凌霜送出去。
齐王跟随徐从阳读书,古往今来历朝轶事自然也是熟知不少,从前看到历朝的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手足相残,无所不用其极,触目惊心,齐王甚至一度觉得那些史书有所夸大,毕竟他在年幼之时,太子对他一直都是十分的温善,而汉王虽然和他性子不和,但是兄弟间倒也从没有剑拔弩张的味道。
甚至于随同徐从阳前往云山府之前,他与太子和汉王的关系,一直也都是十分的和睦,他从不曾想过有朝一日会与自己的兄弟拔刀相向。
可是这几年来,他终于明白,史书上的皇位之争,从来没有夸大,现实之中,甚至比史书还要残忍。
他现在身处绝境,遍观四野,却正如卢浩生所说,自己似乎真的没有其他路可走,留在京城,时刻身处险境之中,这几日来,虽然太子并没有对她如何,可是在这种森然的气氛下,齐王经受着难以忍受的心理煎熬。
“离开京城?”齐王皱眉道:“卢长史,你从一开始就想让本王离开京城?”
卢浩生道:“只因为从一开始,王爷就只有这一条路。京城在太子手中,王爷就算小心,却迟早也要落入太子党的圈套。京城对王爷来说,是险地,王爷只能离开京城,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
“王爷,储君之位,只剩下你和太子,金龙宝座,也只能坐的下一个人,太子要坐金龙座,王爷觉得太子能容得下王爷?”卢浩生淡淡道:“王爷出宫开府的那一天,注定与太子水火不容,在储君之位上,王爷根本没有退路,只能去争,否则……!”顿了顿,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话中意思,齐王也是能够了解。
“王爷要争储君之位,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但是王爷在京城,并无助力。”卢浩生神情严峻,“王爷留在京城,不但无法夺得储君之位,而且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只有离开京城,才有可能转败为胜。”
“储君之位,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太子说了算。”齐王冷笑道:“只有父皇才能决定谁才是未来的皇帝!”
卢浩生凝视着齐王,问道:“王爷是否觉得圣上会将储君之位交给您?”
齐王顿了一下,终于道:“如果父皇没有此意,为何会让本王出宫开府?”
“如果圣上真的想让王爷继承大统,为何迟迟不废储?”卢浩生双目深邃,“如果圣上要让王爷继承大统,为何却要让太子监国?为何圣上明知齐王党绝非太子党敌手,而且太子断不会容得下王爷,却还是将齐王以辅国之名留在京城?”
“你……你好大胆子。”齐王骤然变色,厉声道:“卢浩生,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卢浩生面不改色,点头道:“卑职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卑职也知道这些话大逆不道,如果明哲保身,这些话断不会说出一个字,可是既然卑职跟在王爷麾下,承蒙王爷收留,那么所有的事情,只能率先为王爷考虑,有些话虽然不中听,但却是卑职肺腑之言,如果这些话不说,才辜负王爷的收留。”
齐王呼吸急促,脸色泛白,身体前倾,压低声音问道:“那你的意思是说,父皇故意将本王留在京城,任由太子屠戮?”
“卑职不知道圣上是如何想,但是造成的事实,就是王爷和太子手足相争。”卢浩生正色道:“其实这也一直是卑职想不通的地方,但是卑职已经不能去想圣上的深意,因为现实的情况,王爷确实在圣上离京的那一刻,就已经站在悬崖边上,只有离开京城,才能离开悬崖。”
“本王如果不离开京城呢?”齐王握起拳头,“没有父皇的旨意,太子难道敢杀了本王?父皇总要回京,母后也会随着父皇回京,太子擅权专政,逼迫本王,等到父皇回来,自然是秉公决断。”
卢浩生凝视着齐王,许久之后,才叹道:“王爷觉得圣上何时才会返京?”
齐王道:“父皇前往河西,是为了入殿仪式,举行完入殿仪式,自然会起驾回京!”
“冯元破修建天宫,动用大批的人力和物力,穷数年之功,为圣上修建了世所罕见的行宫,王爷难道觉得圣上到了那边,仅仅举办一个入殿仪式就会返回?”卢浩生平静道:“天宫修建,据说是为了圣上专门修道的道场,圣上难道看一眼就会离开?如果只是为了举行一个仪式,圣上为何下旨诸官随行?王爷难道忘记了,六部衙门,四位尚书跟随,门下中书,都有官员侍驾,至于底下官员,更是高达百人,而且皇家近卫军几乎全都被调走……王爷,如此规模,卑职很难想象圣上很快就会返京。”
齐王感觉脚底一阵发寒,“你……你是说父皇一时半会不能回来?”他现在度日如年,最后的希望,就是皇帝能够返京,或许自己还能转危为安。
但是听卢浩生这般说,皇帝竟似乎没有打算离开返京,而且卢浩生所言,确实是言之有理。
卢浩生叹道:“卑职知道,王爷在等着圣上,但是如果圣上一年半载果然回不来,王爷又怎么办?”
齐王颓然靠在椅子上。
“王爷,卑职在斗胆说一句大逆不道之言,圣上既然能将王爷留在京中,后面发生的这些事情,以圣上的智慧,卑职很难相信他不会预料到。”卢浩生叹道:“既然知道王爷一定会陷入困境危难之中,圣上还要将王爷留在京中,升上又岂会因为王爷的危难,立刻返京?”
齐王双眸生寒,冷声道:“卢浩生,你的意思难道是说,父皇……希望看到本王陷入今日之危局,难道他希望看到……本王被太子害死?”他的声音已经森然,牙关紧咬,但是双手却已经剧烈颤抖起来。
第一三一七章 又晓昔日因
卢浩生神情严峻,跪倒在地,肃然道:“王爷,卑职不敢这样说。”
“但是你话中的意思,就是如此。”齐王豁然站起,厉声道:“卢浩生啊卢浩生,想不到你竟然是一个无父无君的逆贼。”
卢浩生仰起头,盯着齐王,道:“王爷,你可以随时处死卑职,但是你面临的困境,就是如此,卑职驽钝,想不出更深的意思。”
齐王浑身颤抖,盯着跪在自己身前的卢浩生,片刻之后,身体微微晃动,颓然坐了下去,无力道:“你起来吧。”
卢浩生起身来,齐王才道:“这样的话,以后不要说了。”
“卑职也只会说这一次。”卢浩生道:“只是再说这些,已经徒然,王爷已经龙困天网,就算想出去,也已经是千难万难了。”
“你让本王离京,往哪里去?”齐王看着卢浩生,“京中没有本王的主力,何处可以助本王?”
“西北!”
“西北?”齐王身体一震,皱眉道:“你是说楚欢?”
“正是。”卢浩生肃然道:“那是王爷唯一可以去的地方,也是王爷最后的希望,但是究竟能得到多少帮助,卑职也无法确定。”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爷在西北的助力,只有楚欢。”卢浩生正色道:“至若朱凌岳和肖焕章,无论哪一路人马,王爷都无法指挥。”
“他们要造反?”齐王微微变色。
卢浩生淡淡道:“西北三道,包括楚欢在内,都算的上是拥兵自重,朝廷无力西顾,朱凌岳野心勃勃,当初圣上调派楚欢前往西北,本就是为了掣肘朱凌岳。”
“朱凌岳要造反?”
“如果有总督造反,朱凌岳或许就是第一个。”卢浩生沉声道:“卑职在想,如果不是楚欢,现在的西北,或许已经是朱凌岳的天下。”
齐王握起拳头,“此人既然意欲谋反,朝廷难道不知道?”
“朱凌岳城府很深,不显山不漏水。”卢浩生道:“他在天山多年,如果不是西梁东进,他就算有天大的野心,但是凭天山的实力,他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可是西梁东进,朱凌岳率军出战,为自己夺得了机会,那时候朝廷尚未看透他的野心,他是西北三道唯一顶在前线的总督,朝廷自然是重用,一度将西北大权交到他的手里,即使后来余不屈前往西北,朱凌岳手里的权力也依然不弱。”
齐王眉头皱得更紧。
“余不屈不死,朱凌岳就不敢轻举妄动,当时的西北,唯一能够镇得住朱凌岳的,就只有余不屈。”卢浩生轻声道:“但是余不屈死在西北,朱凌岳头上那把剑消失,他自然就是无法无天,王爷有所不知,就在那一阵子,朱凌岳的奏表,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中书省,每一道奏章,几乎都是为他的部下请功,西北的官位,几乎都被朱凌岳请走。”顿了顿,压低声音道:“王爷可知道,当初使团出使西梁,返京途中,经过了甲州,礼部尚书薛怀安在余不屈临死之前,见过他。”
“你是说?”
“薛怀安带回来余不屈的一封书信。”卢浩生轻声道:“那封书信,是余不屈让薛怀安转呈给圣上,信中的内容,直到今日,也没有几人知晓。”
“长史知道?”
“王爷莫忘记,卑职是徐大学士举荐而来,在此之前卑职与徐大学士无话不谈,卑职对徐大学士一直敬仰,而徐大学士对卑职也是十分信任,所以有些事情,别人不知,卑职却知道。”卢浩生轻声道:“余不屈临死之前,呈奏给圣上的信函之中,揭露了一件惊天之事。”
“惊天之事?”齐王身体忍不住前倾,好奇道:“何事?”
“余不屈被害真相。”
“什么?”齐王身体一震,“本王听说,余不屈患病在身,加上在前线劳顿,所以劳累致死,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卢浩生点头道:“不错,天下人都以为余不屈是病死,余不屈患病是真,但是因病而死却是假,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余不屈能够及时回京调理,并无性命之忧,即使留在西北稳定西北局势,至少还能活上三五年不成问题。”
“西梁人撤军之后,他并没有回京。”
“当时朝廷并不知道朱凌岳的野心,余不屈虽然也不敢确定,却已经有所提防。”卢浩生道:“他也是担心离开西北之后,西北会生出更大的乱子,所以才强撑着留在西北,即使身体无法得到调理医治,他却也顾不得了……不得不说,余不屈是一位忠臣!”顿了顿,缓缓道:“余不屈应该很清楚,在天门道之乱和青天王之乱被平定之前,西北一旦生变,后果不堪设想,朝廷没有能力同时应对三面叛军,所以他清楚,除非东南以及河北的叛乱被平定,否则他不能离开西北,只有东南和河北叛军被剿灭之后,他才能离开西北,到了那个时候,朱凌岳自然不敢有任何的动作。”
“那余不屈到底是怎么死的?”
“毒死的。”卢浩生神情冷峻,“余不屈是南方人,并不适宜西北的气候,身体一直不好,京城这边派了御医过去帮助调理,朱凌岳那边,也找了西北的大夫一同医治,余不屈虽然对朱凌岳有戒心,但是没有想到朱凌岳竟然已经生出杀他之心!”
“什么?”齐王悚然变色,“你是说,余不屈是被朱凌岳害死?”
“薛怀安带回来的那封信,是余不屈亲手所书,当时余不屈已经被朱凌岳控制住,朱凌岳以病情为由,并无几人能够接触到余不屈。余不屈发现自己中毒的时候,毒性已经侵人全身,他知道朱凌岳的耳目就在自己身边,不敢将此事告诉身边的人,以免身边人被害,那封书信,更是一直没有机会送出去。”卢浩生轻叹道:“当时余不屈已经是虚弱至极,命不久矣,本来已经绝望,可是出使西梁的使团恰好回来,经过了甲州,薛怀安和楚欢自然是要见余不屈的,余不屈这才找到了唯一的机会,送出了那封奏折。”
“奏折里面说明了被害的经过?”齐王脸色泛白,瞳孔收缩,他一直都以为余不屈是因为在西北主持大局,患病之身加上操劳过度,这才逝世,万万想不到这中间竟然还有如此阴谋。
卢浩生点头道:“朱凌岳所使用的毒药,一般人根本无法察觉,混在其他药物之中,余不屈虽然小心,可是也没有想过朱凌岳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等到后来身体出现问题,余不屈发现其中秘密,已经为时已晚。”
“他的遗体后来运回了京城。”齐王道:“可检查过尸体?”
“为了验证那封奏折,确实对他的尸体检查过,一开始的时候,是派宫中的御医仔细检查,几次下来,都没有查到余不屈身体之内有毒。”卢浩生轻叹道:“后来交给了神衣卫,神衣卫那位朱雀千户是一等一的用毒高手,这才查出余不屈体内之毒,但是这消息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朱凌岳想要控制西北,可是忌惮余不屈,余不屈一天不死,他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无所作为。”齐王明白过来,“他担心等到东南和河北的战事结束,余不屈依然活着,那么他便再无机会,所以这才暗中下手,早早害死余不屈,如此一来,他才能在西北胡作非为,随心所欲。”
“正是如此。”卢浩生道:“余不屈死后,朱凌岳很快就控制了平西军,遍插亲信,权倾西北,一手遮天。”
齐王恨恨道:“他害死了余不屈,难道朝廷还任由他在西北胡作非为?他向朝廷要官要赏,朝廷难道就任由他摆布?”
“迫不得己。”卢浩生叹道:“那时候的西北,天山和西关,都在朱凌岳的控制中,数万平西军也是被朱凌岳掌控,就连肖焕章,也只能看朱凌岳的眼色行事,朝廷要应付东南的战事,无力西顾,所以只能先答应他所请,尽可能地稳住他。”
“稳住他?”
“东南天门道来势汹汹,河北青天王那时候也已经蠢蠢欲动,朝廷一面要应对东南,一面要围剿青天王,本已经是捉襟见肘,根本无力顾及西北。如果朝廷不答允朱凌岳,他在朝廷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很有可能就在西北起兵,若是那样,后果不堪设想。”卢浩生肃然道:“所以朝廷只能先稳住他,希望先平定东南和河北之乱,再回过手来去收拾西北。朝廷一开始并没有料到东南的战局竟然会持续那么久,如果完全放纵西北,朱凌岳尾大不掉,更是麻烦,所以这才想出派楚欢前往西北,用以掣肘朱凌岳,那是没有法子的法子,一开始的时候,都没有对楚欢抱有太大的期望。”
齐王苦笑道:“本王一开始还以为父皇是看中了楚欢的才干,所以才委以重任,原来……朝廷派楚欢前往西北,几乎是让他去送死!”
卢浩生道:“朝廷也是无奈之举,楚欢启程前往西北的时候,都以为他九死一生,但是他却在那边活了下来,而且达到了朝廷想要的结果,掣肘了朱凌岳,让朱凌岳迟迟不敢动弹。不过选择楚欢,也并非是随意挑选人,当初选中楚欢,也确实是看中了楚欢身上的优势!”
“什么优势?”
“楚欢有胆魄,骨子里没有屈服之心,这一点十分重要。”卢浩生道:“如果随意派一个人去,只怕很快就被朱凌岳收买,成了朱凌岳的走狗,而朝廷选中楚欢,衡量再三,确实是觉得楚欢不会轻易屈从朱凌岳。而楚欢的才干,在安邑诛杀木将军,浇灭黄氏一族,以及在出使西梁几件事情,都得到了证明,确实是有勇有谋,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楚欢到了西关,比任何人都要有根基。”
“根基?”
“王爷在云山与楚欢相识,可否知道楚欢在云山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私订终身的妇人?”
齐王脱口而出:“是素娘姐?”
卢浩生摇头道:“是一个姓苏的妇人,她的原籍,就在西关,而且苏家在西关,是西关七姓之首,而西关七姓又是西关道的豪绅之首。楚欢与苏姓妇人私订终身,就与西关苏氏一族有了关系,朝廷就是考虑到这一层关系,更是坚定了将楚欢派往西关。”
齐王皱眉道:“楚欢现在在西关,自然不能与根深蒂固的朱凌岳相提并论,你说本王在西北只有楚欢这一个助力,他又如何能助我?”
第一三一八章 笼中鸟
齐王和卢浩生在厅内私语,他二人的声音越说越轻,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言谈之间,两人越靠越近,窃窃私语,被外人瞧见,倒像是在商量什么机密大事。
“王爷,楚欢能够给王爷多大的帮助,卑职还不能确定,可是目下的情势,楚欢或许是王爷唯一的机会。”卢浩生轻声道。
齐王皱眉道:“你是说,本王除了前往西北,便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王爷觉得自己还有什么路可走?”卢浩生肃然道:“京城已经在太子的控制之下,而且担有监国之名,事到如今,想要扳倒太子,已经比登天还难。王爷当然不会忘记,太子出自行伍,他在军方,也是有人脉的。”
齐王沉吟片刻,神情愈发的凝重。
卢浩生今日对他所言,可说是明明白白,十分直接,而齐王心中,却也知道卢浩生所言,乃是当前的现实。
对于太子,齐王很清楚,太子对他绝没有安什么好心,他也一直坚信,在太子一副貌似宽和的面貌之下,其实是一颗极其狠毒的心,他相信,如果真的有机会,太子一定会毫不留情地对自己下杀手。
如果在段小楼一案之前,齐王还存着与太子殊死一搏之心,那么现在这样的心思早已经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诚如卢浩生所言,结果早已经注定,自己根本就不是太子一合之敌。
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十分危险,太子目下只是将自己软禁起来,并非太子不想对自己下狠手,而是时机还没有成熟。
自己被软禁在此,就等若是被太子关在笼子里的鸟,生死皆是操纵在太子的手中。
现在的情况,自己就好像是砧板上的肉,而太子这把刀随时都可以砍下来,正所谓人为刀蛆,我为鱼肉,正是明白自己的险境,齐王这才想着将凌霜送出去。
齐王跟随徐从阳读书,古往今来历朝轶事自然也是熟知不少,从前看到历朝的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手足相残,无所不用其极,触目惊心,齐王甚至一度觉得那些史书有所夸大,毕竟他在年幼之时,太子对他一直都是十分的温善,而汉王虽然和他性子不和,但是兄弟间倒也从没有剑拔弩张的味道。
甚至于随同徐从阳前往云山府之前,他与太子和汉王的关系,一直也都是十分的和睦,他从不曾想过有朝一日会与自己的兄弟拔刀相向。
可是这几年来,他终于明白,史书上的皇位之争,从来没有夸大,现实之中,甚至比史书还要残忍。
他现在身处绝境,遍观四野,却正如卢浩生所说,自己似乎真的没有其他路可走,留在京城,时刻身处险境之中,这几日来,虽然太子并没有对她如何,可是在这种森然的气氛下,齐王经受着难以忍受的心理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