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荣归故里
高峻山满腔怒火地离开农部,一回到文华殿,就召见首辅百里沙、次辅刘鸿儒、辅政御史刘理顺、吏部尚书田文居四位近臣商议对策。
田文居愤慨道:“我建议把刘芳亮、马进忠送进大理寺,如此妄为,太无视国法!”
刘鸿儒也是义愤填膺:“此二人太糊涂了!我们才进京,皇上都还未登基,他二人就做出如此有失民心的事情,该杀!”
百里沙冷静道:“此二人不可杀,更不可将此事大肆宣扬。刘芳亮和马进忠都是重臣,刘芳亮还是国舅爷,重判了他们,百姓是高兴了,可是却冷了将帅们的心。我们才坐下江山,就要杀大臣,这样势必会把动摇不定的人赶到敌人那边去。再说,就算我们杀了刘芳亮和马进忠,也不会在百姓的心中落下什么好来,只会让他们说三道四。唯有把这件事压下来,暗地里处置。”
刘理顺是在明廷里面混迹了好多年的人,当然明白这件事情的后果,他也是支持百里沙想法的人,他建议道:“我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可以不显山不露水。”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刘理顺,高峻山道:“请复礼快快说来!”
刘理顺道:“请秦王下一道旨,鉴于不让近京各州县的无主之地、以及死于战乱的明廷皇亲、驸马、公、候、伯和太监等的土地荒废,责令都察院负责收为国有。此外,下令农部不要再插上此事,更不许四处扩散谣言。”
田文居赞道:“妙计!妙计!把刘芳亮、马进忠的私人行为变成了奉诏行事,他们两个就没有责任了,其他人也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高峻山点头同意:“就依复礼之计!”
……
当天,高峻山在传心殿召见了冯双礼。
高峻山很不满意,对着冯双礼发起火来:“麻痹!老子白养了你们这群饭桶?京城外面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们也不报告?”
冯双礼不敢顶嘴,他连忙解释:“因为牵涉到刘芳亮,我怕情报有误,想核实之后再向秦王禀报。”
高峻山难压怒火,他狠狠地点着冯双礼道:“你们一个个都在护着刘芳亮,别以为孤不知道,如果不是他牵涉在里面,你们早就向孤禀报了!你们、你们这些糊涂蛋!”
冯双礼承认错误:“双礼下次不敢了。”
他如此说高峻山的气才算下去一半,如果冯双礼百般狡辩,高峻山绝不会轻饶冯双礼。
高峻山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你以为刘芳亮是孤的家人就可以为所欲为?你要记住,首先他是国家的臣子,其次才是孤的家人。刘芳亮这样做是损公利私的行为,严重点说就是蛀虫,是在挑起天下百姓起来向孤造反。”
冯双礼只知道刘芳亮是国舅爷,没想到他所做的事会如此严重,高峻山的话可把他吓得不轻,他无不担忧地说道:“秦王,是不是要我去制止他?”
高峻山一摆手:“不必了,孤已经采取了措施,你们不必管了,但是要吸取教训。”
冯双礼总算松了一口气。
……
圈地事件引起高峻山的警觉,刘芳亮国舅爷的身份,难免会使朝野上下对他多有敬重,长久下去权利必会倾斜,他必须找一个支点来平衡一下皇室成员的权利。
他首先想到的当然是高桂英,高桂英以皇姐的身份就会分去刘芳亮对朝臣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后韩雨烟了,他决定让韩雨烟回一次家乡,把她的父母接来京城,有这二老在皇宫,刘芳亮对朝臣的影响必将少去大半。
韩雨烟听说要他回一趟老家把父母接到京城,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像个孩子似的,把苏叶娜羡慕死了。
这时的吉雅已经和四宝高绿洲去了沈阳,接受蒙八旗的投降。她奉高峻山之命,要把蒙八旗改造成忠于华夏的新型蒙古军。吉雅原本以为到了沈阳能够见到她的妈妈和哥哥额哲,当她到了沈阳才知道,这母子俩在半个月前,被清朝七岁的小皇帝顺治杀了。
却说韩雨烟带着管家张从,一行人快马加鞭,先是到了山西太原,太原守将王尚礼早已是高峻山的心腹,听说皇后驾到,他亲出城门十里相迎。
韩雨烟只在太原停留了一晚,就急匆匆地往临汾而去,因为高峻山嘱咐她,必须赶在七月二十日之前回到京城,参加高峻山的登基大典。
在临汾县令的陪同下,韩雨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裕家岭。
韩雨烟的父母在一天前就接到通知,准备进京参将皇帝的登基大典仪式,老两口一宿没睡,兴奋地等待着女儿回来。
村子里的人听说韩雨烟要回来接韩老六两口子进京,纷纷前来道贺:
“韩老六呀,如今你可是国丈了,要进京享福去啰!”
“韩老六呀,你可真有福气呀,雨儿可是你的大摇钱树呀,到时候可别忘记乡亲们!”
“韩老六呀,你家祖上可是积了德呀,雨儿出去给带个路,就变成皇后回来了,你这老破房子也不要了吧?就送给我得了,让我也沾沾你们家的光。”
“韩老六呀,什么时候也带我家平儿上京城去,京城那地可大了去了,你给平儿谋个差事应该不难吧?”
“韩老六呀,……”
……
他家门口挤满了人,有几个孩童从村口跑进来报喜,“来啦!来啦!皇后娘娘来啦!”
于是全村的人都涌到村口去迎接韩雨烟。
韩老六的行装早就准备好了(其实也没啥东西可带上京城的),韩雨烟一到就可以跟着上路了。他的老房子也委托给了王二麻子看管。
韩雨烟不失皇后风采,在村口先是向父老乡亲问好,然后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感谢这些年对她父母的照顾,最后,她还没有忘记陈老爷家,她问陈家大院有没有人在,乡亲们告诉她,陈老爷一家子都躲在家里没敢出来。
韩雨烟亲自上程家大院来见陈老爷,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陈老头已是风烛残年,韩雨烟告诉他,他家对义军做出过贡献,功名簿上有他家的一份功劳,朝廷是不会忘记的。
告别了陈老爷,离开了裕家岭,韩老六夫妻两坐上了八抬大轿,随女儿进京去享福了。
田文居愤慨道:“我建议把刘芳亮、马进忠送进大理寺,如此妄为,太无视国法!”
刘鸿儒也是义愤填膺:“此二人太糊涂了!我们才进京,皇上都还未登基,他二人就做出如此有失民心的事情,该杀!”
百里沙冷静道:“此二人不可杀,更不可将此事大肆宣扬。刘芳亮和马进忠都是重臣,刘芳亮还是国舅爷,重判了他们,百姓是高兴了,可是却冷了将帅们的心。我们才坐下江山,就要杀大臣,这样势必会把动摇不定的人赶到敌人那边去。再说,就算我们杀了刘芳亮和马进忠,也不会在百姓的心中落下什么好来,只会让他们说三道四。唯有把这件事压下来,暗地里处置。”
刘理顺是在明廷里面混迹了好多年的人,当然明白这件事情的后果,他也是支持百里沙想法的人,他建议道:“我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可以不显山不露水。”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刘理顺,高峻山道:“请复礼快快说来!”
刘理顺道:“请秦王下一道旨,鉴于不让近京各州县的无主之地、以及死于战乱的明廷皇亲、驸马、公、候、伯和太监等的土地荒废,责令都察院负责收为国有。此外,下令农部不要再插上此事,更不许四处扩散谣言。”
田文居赞道:“妙计!妙计!把刘芳亮、马进忠的私人行为变成了奉诏行事,他们两个就没有责任了,其他人也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高峻山点头同意:“就依复礼之计!”
……
当天,高峻山在传心殿召见了冯双礼。
高峻山很不满意,对着冯双礼发起火来:“麻痹!老子白养了你们这群饭桶?京城外面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们也不报告?”
冯双礼不敢顶嘴,他连忙解释:“因为牵涉到刘芳亮,我怕情报有误,想核实之后再向秦王禀报。”
高峻山难压怒火,他狠狠地点着冯双礼道:“你们一个个都在护着刘芳亮,别以为孤不知道,如果不是他牵涉在里面,你们早就向孤禀报了!你们、你们这些糊涂蛋!”
冯双礼承认错误:“双礼下次不敢了。”
他如此说高峻山的气才算下去一半,如果冯双礼百般狡辩,高峻山绝不会轻饶冯双礼。
高峻山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你以为刘芳亮是孤的家人就可以为所欲为?你要记住,首先他是国家的臣子,其次才是孤的家人。刘芳亮这样做是损公利私的行为,严重点说就是蛀虫,是在挑起天下百姓起来向孤造反。”
冯双礼只知道刘芳亮是国舅爷,没想到他所做的事会如此严重,高峻山的话可把他吓得不轻,他无不担忧地说道:“秦王,是不是要我去制止他?”
高峻山一摆手:“不必了,孤已经采取了措施,你们不必管了,但是要吸取教训。”
冯双礼总算松了一口气。
……
圈地事件引起高峻山的警觉,刘芳亮国舅爷的身份,难免会使朝野上下对他多有敬重,长久下去权利必会倾斜,他必须找一个支点来平衡一下皇室成员的权利。
他首先想到的当然是高桂英,高桂英以皇姐的身份就会分去刘芳亮对朝臣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后韩雨烟了,他决定让韩雨烟回一次家乡,把她的父母接来京城,有这二老在皇宫,刘芳亮对朝臣的影响必将少去大半。
韩雨烟听说要他回一趟老家把父母接到京城,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像个孩子似的,把苏叶娜羡慕死了。
这时的吉雅已经和四宝高绿洲去了沈阳,接受蒙八旗的投降。她奉高峻山之命,要把蒙八旗改造成忠于华夏的新型蒙古军。吉雅原本以为到了沈阳能够见到她的妈妈和哥哥额哲,当她到了沈阳才知道,这母子俩在半个月前,被清朝七岁的小皇帝顺治杀了。
却说韩雨烟带着管家张从,一行人快马加鞭,先是到了山西太原,太原守将王尚礼早已是高峻山的心腹,听说皇后驾到,他亲出城门十里相迎。
韩雨烟只在太原停留了一晚,就急匆匆地往临汾而去,因为高峻山嘱咐她,必须赶在七月二十日之前回到京城,参加高峻山的登基大典。
在临汾县令的陪同下,韩雨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裕家岭。
韩雨烟的父母在一天前就接到通知,准备进京参将皇帝的登基大典仪式,老两口一宿没睡,兴奋地等待着女儿回来。
村子里的人听说韩雨烟要回来接韩老六两口子进京,纷纷前来道贺:
“韩老六呀,如今你可是国丈了,要进京享福去啰!”
“韩老六呀,你可真有福气呀,雨儿可是你的大摇钱树呀,到时候可别忘记乡亲们!”
“韩老六呀,你家祖上可是积了德呀,雨儿出去给带个路,就变成皇后回来了,你这老破房子也不要了吧?就送给我得了,让我也沾沾你们家的光。”
“韩老六呀,什么时候也带我家平儿上京城去,京城那地可大了去了,你给平儿谋个差事应该不难吧?”
“韩老六呀,……”
……
他家门口挤满了人,有几个孩童从村口跑进来报喜,“来啦!来啦!皇后娘娘来啦!”
于是全村的人都涌到村口去迎接韩雨烟。
韩老六的行装早就准备好了(其实也没啥东西可带上京城的),韩雨烟一到就可以跟着上路了。他的老房子也委托给了王二麻子看管。
韩雨烟不失皇后风采,在村口先是向父老乡亲问好,然后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感谢这些年对她父母的照顾,最后,她还没有忘记陈老爷家,她问陈家大院有没有人在,乡亲们告诉她,陈老爷一家子都躲在家里没敢出来。
韩雨烟亲自上程家大院来见陈老爷,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陈老头已是风烛残年,韩雨烟告诉他,他家对义军做出过贡献,功名簿上有他家的一份功劳,朝廷是不会忘记的。
告别了陈老爷,离开了裕家岭,韩老六夫妻两坐上了八抬大轿,随女儿进京去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