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喜欢别人并不需要先拿许可证
学姐们见此情景,纷纷摇头叹息:我磕的cp,终究是be了。美少年可以到我怀里来哭!
……
时小砚一见到晏锦书便满是希冀地问:“信你送了吗?”
晏锦书目光有些闪躲,支吾着说:“还没有,我忙着呢。”
但凡是“忙着”这种话,一听就是想推脱而已!
时小砚激动地说:“哎呀呀,你能不能行了?再磨叽下去就要放假了,送不出去了你负责吗?”
晏锦书眼神如刀地飞了她一眼,她秒怂,马上就放低了姿态,拿出求爷爷告奶奶的语气说:“书哥,求求你了,你最好了嘛~”
面对这样能屈能伸的小青梅,“其实你已经被拒绝了”这种话就算是撕烂晏锦书的嘴他也说不出口。
他思来想去都没想明白,时小砚到底喜欢队长哪里啊?
是他黑到发亮的肤色、超级直男的行事作风,还是对女生特别狠绝的态度,哪一样吸引了她?
这样一想他就发现:“队长是跟我完全相反的类型呢。”
晏锦书忍不住就直接问了:“你到底喜欢队长哪里?”
“你在说什么呀!”时小砚瞬间激动得面红耳赤,一脸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表情,疯狂强调道:“我不配!我不配的!”
“喜欢还分配不配吗?”晏锦书真的很疑惑,但他没有问出口。
记得小时候有次他去时小砚家里合作做一张板报,因为板报铺开是很大一张,所以两个人在餐桌上做。
时小砚的父母在看电视,一个小姑娘正在甜甜地唱着歌。
程妈妈很是感慨地说:“你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优秀呢,三岁能背《论语》,八岁就上电视演唱歌曲了,咱们现在给孩子培养点儿兴趣特长啥的,还来得及吗?”
时爸爸哼笑了一声说:“你家丫头长得又不好看,就算有兴趣特长也上不了电视啊。别说上电视了,她到现在都还扎不好头发。”
今天依旧把头发扎得乱七八糟的时小砚充耳不闻,像个没事人一样地忙着手上的事。
程妈妈觉得丈夫说得也对,回头去看女儿的反应,毕竟人应该有上进心,知道自己不如别人就应该更努力,结果她刚好看到小晏锦书认真忙碌的侧脸,很是羡慕地说:“你看锦书那张脸啊,上电视的话真不比那些孩子差,而且锦书唱歌和乐器都学得很不错,人家是学什么都能成的人。那天林姐还跟我说,他小提琴七级都考过了。”
听见“小提琴”三个字,时展鹏就敏锐地嗅到了“花钱的味道”,直接就不接话了,哪怕时小砚真的想学这种学费贵死人的乐器,他也绝对不会支持,自己是什么家庭,自己心里要有数才行,不要贷款给孩子搞学习!
“哎……还是不做这些梦了,”程妈妈伸了个懒腰说,“我家姑娘要是长得漂亮啊,花点钱往这个方向奔一奔还可以,长成这样,还是安安心心地读书奔出路吧,其他的也都别想了。”
晏锦书一直在硬装没听见,实际上悄悄看了时小砚好几眼,发现她的情绪特别稳定,脸上连一丝波澜都没有,如果不是故作没听见,那就一定是她早就听习惯了。
所以,叔叔阿姨是经常当着她的面说她长得不好看吗?
“长相不是她能选择的,那是爹妈给的。”晏锦书实在没忍住,说了这么一句。
时家三个人齐刷刷地向他看去,直接把他给看紧张了。
他强自稳了稳心神,坚持说完了他想说的话:“妈妈经常对我说:‘你长得好看是爸爸妈妈的功劳。先天条件我们没有亏待你,后天成就要靠你自己努力了。’”
晏锦书那时候才9岁,但因为妈妈从小就这么对他说的,所以他记得非常牢固,再之在那一刻,他就是忍不住想要维护自己的小伙伴,不希望她一直被人说长得不好看,那又不是她的错呀!
时小砚笑了一瞬,晏锦书的嘴很甜,她一直都知道,班上几个老师可都很喜欢他呢,常常说他的小嘴儿就跟抹了蜜一样。
以前她不太懂,为什么老师们喜欢晏锦书比喜欢她更多,明明她才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一个。
今天,自己被他甜了一下才知道:原来,他说话是如此悦耳。
晏锦书一直都觉得,时小砚的自卑和她父母对待她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打压她,只说她的缺点,仿佛她根本就没有优点一样。
晏锦书最喜欢自己妈妈的一点是,她经常会发自内心地、有理有据地表扬他,不厌其烦地提起他做得好的、擅长的、有进步的地方。
虽然妈妈也会批评他,但若他改了,妈妈一定会表扬他。
这样他在那件事情上的挫败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最终做好了的成就感。
中国人讲究含蓄、内敛、谦逊,这就导致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是打压式的、否定式的,这种做法可以让孩子知道他哪里做错了,却并不知道要怎么做才对,长而久之,自信心也就消失殆尽了。
晏锦书发现,时小砚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口头禅都是“我不配”了,她是下意识地觉得自己配不上优秀的人,好事情不会发生在她的身上,这是极度自卑的表现。
“喜欢别人又不需要先拿许可证,哪有什么配不配的。”晏锦书是真的这么认为。
“你不懂。”时小砚转脸不看他了,淡淡地说,“人丑不是错,但要是连自知之明都没有就很招人烦了。”
晏锦书心情复杂地盯着她的后脑勺看了半晌,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的自我认知非常负面,也很深刻,不是一言半语可以改变的。
时小砚默默沉思了一会儿,忽然转脸说:“不对啊,我在说送信的事,你说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别想转移话题,你什么时候送信去?”
“保证在放假前给你送出去。”晏锦书嘴快地说完以后就后悔得要命了。
……
时小砚一见到晏锦书便满是希冀地问:“信你送了吗?”
晏锦书目光有些闪躲,支吾着说:“还没有,我忙着呢。”
但凡是“忙着”这种话,一听就是想推脱而已!
时小砚激动地说:“哎呀呀,你能不能行了?再磨叽下去就要放假了,送不出去了你负责吗?”
晏锦书眼神如刀地飞了她一眼,她秒怂,马上就放低了姿态,拿出求爷爷告奶奶的语气说:“书哥,求求你了,你最好了嘛~”
面对这样能屈能伸的小青梅,“其实你已经被拒绝了”这种话就算是撕烂晏锦书的嘴他也说不出口。
他思来想去都没想明白,时小砚到底喜欢队长哪里啊?
是他黑到发亮的肤色、超级直男的行事作风,还是对女生特别狠绝的态度,哪一样吸引了她?
这样一想他就发现:“队长是跟我完全相反的类型呢。”
晏锦书忍不住就直接问了:“你到底喜欢队长哪里?”
“你在说什么呀!”时小砚瞬间激动得面红耳赤,一脸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表情,疯狂强调道:“我不配!我不配的!”
“喜欢还分配不配吗?”晏锦书真的很疑惑,但他没有问出口。
记得小时候有次他去时小砚家里合作做一张板报,因为板报铺开是很大一张,所以两个人在餐桌上做。
时小砚的父母在看电视,一个小姑娘正在甜甜地唱着歌。
程妈妈很是感慨地说:“你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优秀呢,三岁能背《论语》,八岁就上电视演唱歌曲了,咱们现在给孩子培养点儿兴趣特长啥的,还来得及吗?”
时爸爸哼笑了一声说:“你家丫头长得又不好看,就算有兴趣特长也上不了电视啊。别说上电视了,她到现在都还扎不好头发。”
今天依旧把头发扎得乱七八糟的时小砚充耳不闻,像个没事人一样地忙着手上的事。
程妈妈觉得丈夫说得也对,回头去看女儿的反应,毕竟人应该有上进心,知道自己不如别人就应该更努力,结果她刚好看到小晏锦书认真忙碌的侧脸,很是羡慕地说:“你看锦书那张脸啊,上电视的话真不比那些孩子差,而且锦书唱歌和乐器都学得很不错,人家是学什么都能成的人。那天林姐还跟我说,他小提琴七级都考过了。”
听见“小提琴”三个字,时展鹏就敏锐地嗅到了“花钱的味道”,直接就不接话了,哪怕时小砚真的想学这种学费贵死人的乐器,他也绝对不会支持,自己是什么家庭,自己心里要有数才行,不要贷款给孩子搞学习!
“哎……还是不做这些梦了,”程妈妈伸了个懒腰说,“我家姑娘要是长得漂亮啊,花点钱往这个方向奔一奔还可以,长成这样,还是安安心心地读书奔出路吧,其他的也都别想了。”
晏锦书一直在硬装没听见,实际上悄悄看了时小砚好几眼,发现她的情绪特别稳定,脸上连一丝波澜都没有,如果不是故作没听见,那就一定是她早就听习惯了。
所以,叔叔阿姨是经常当着她的面说她长得不好看吗?
“长相不是她能选择的,那是爹妈给的。”晏锦书实在没忍住,说了这么一句。
时家三个人齐刷刷地向他看去,直接把他给看紧张了。
他强自稳了稳心神,坚持说完了他想说的话:“妈妈经常对我说:‘你长得好看是爸爸妈妈的功劳。先天条件我们没有亏待你,后天成就要靠你自己努力了。’”
晏锦书那时候才9岁,但因为妈妈从小就这么对他说的,所以他记得非常牢固,再之在那一刻,他就是忍不住想要维护自己的小伙伴,不希望她一直被人说长得不好看,那又不是她的错呀!
时小砚笑了一瞬,晏锦书的嘴很甜,她一直都知道,班上几个老师可都很喜欢他呢,常常说他的小嘴儿就跟抹了蜜一样。
以前她不太懂,为什么老师们喜欢晏锦书比喜欢她更多,明明她才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一个。
今天,自己被他甜了一下才知道:原来,他说话是如此悦耳。
晏锦书一直都觉得,时小砚的自卑和她父母对待她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打压她,只说她的缺点,仿佛她根本就没有优点一样。
晏锦书最喜欢自己妈妈的一点是,她经常会发自内心地、有理有据地表扬他,不厌其烦地提起他做得好的、擅长的、有进步的地方。
虽然妈妈也会批评他,但若他改了,妈妈一定会表扬他。
这样他在那件事情上的挫败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最终做好了的成就感。
中国人讲究含蓄、内敛、谦逊,这就导致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是打压式的、否定式的,这种做法可以让孩子知道他哪里做错了,却并不知道要怎么做才对,长而久之,自信心也就消失殆尽了。
晏锦书发现,时小砚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口头禅都是“我不配”了,她是下意识地觉得自己配不上优秀的人,好事情不会发生在她的身上,这是极度自卑的表现。
“喜欢别人又不需要先拿许可证,哪有什么配不配的。”晏锦书是真的这么认为。
“你不懂。”时小砚转脸不看他了,淡淡地说,“人丑不是错,但要是连自知之明都没有就很招人烦了。”
晏锦书心情复杂地盯着她的后脑勺看了半晌,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的自我认知非常负面,也很深刻,不是一言半语可以改变的。
时小砚默默沉思了一会儿,忽然转脸说:“不对啊,我在说送信的事,你说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别想转移话题,你什么时候送信去?”
“保证在放假前给你送出去。”晏锦书嘴快地说完以后就后悔得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