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张峰亲自上门做工作
受各种因素影响,“兴光”鞋厂的销售额一直没有提升,甚至还在下降。
“中意”鞋厂却赶上了电商的风口,狠狠地发了一笔。
“中意”鞋厂甚至早就在东华工业园区建设了一个厂房,据说花了5000多万元。东华区的拆迁通知下来后,很快就达到拆迁协议,开始搬了过去。
过了几天,许光亚与一个是“兴光”鞋厂老板远亲的供应商闲聊,这个供应商说道:“潘青认为实业现在这么难做,不如借着拆迁的机会,干脆大家吃一顿散伙饭。早一日将厂房腾空,拆迁款就早一日到手。”
他说,克扣供应商货款的主意也是潘青想出来的。既然已经决定关门散伙,自然要坑供应商一笔。
工人们有区级、市级劳动局做后盾,不怕拿不到工资,供应商就倒霉多了,每家克扣一万多元,那就是几十万元钱。
不过,潘华并没有打算把“兴光”鞋厂三十多年的声誉毁掉,他还想继续做下去,于是兄弟俩的关系就闹得很僵。
“潘青这个人,唉。”这个供应商撇撇嘴。
许光亚觉得潘青这个人有点傲,平常眼睛长在头顶上,只用余光瞟人,说话总带着点架子。他一到工厂里,不管是供应商还是普通工人,都叫他一声“王总”,之后大家就不愿意接近他了。
比起潘青,潘华就亲和多了,大家都喜欢叫他“潘老师”,也有人叫他“华哥”。
有些工人在“兴光”鞋厂待了很多年,资格老,一旦碰到工艺上的难题就会朝潘华发火,会直呼其名。潘华也从不拿捏身份,笑呵呵地应了。
张峰听方解说起,“兴光”是东华路上的老牌子,那些刚更新过的鞋机暂且不说,员工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工人们老带新、新变老,人员一直相当稳定,主要是他们对“兴光”鞋厂很信任。
许多工厂的工人恨不得发日薪,生怕老板跑路。“兴光”鞋厂的工人却不愿取完每月的工资,只是支取个两三千元当生活费,其余费用依旧留在厂里,年底再一并结算。
在“兴光”鞋厂里,据说这样的工人有上百个,每月的工资至少有上百万元,按照这种结算法,能给厂里减轻了不少资金周转的负担。
“兴光”鞋厂老板投桃报李,年底会发一笔过节费,开年还有千元红包,劳资双方关系相当融洽。
拆迁在即,“兴光”的出路悬而未决,张峰便想亲自找潘华谈谈。
一者鼓励他继续开办实业。提到东华市的鞋厂,总绕不开几个大品牌企业,但在滚滚商海之中,除了那些熠熠生辉的明星企业外,也要有“兴光”这样默默陪跑的小工厂。
二者是为了“兴光”鞋厂原先这些工人的工作。如果“兴光”鞋厂不再开办,那么这些工人的就业就会成为问题,甚至成为影响稳定的因素。
张峰在秘书方解、副秘书长王通的陪同下,来到“兴光”鞋厂。
张峰原先没有来过这家工厂,印象不深,但方解和王通,以前见识过“兴光”鞋厂的辉煌,现在感觉像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兴光”鞋厂的那扇厚重的大铁门已经被移走,只留下一副锈蚀的转轴,整个门头显得空落落的。笼子里的狗失去了踪影,角落里的零碎也被清空,整个厂房一下子明亮起来。
由于事先联系过,潘华早就等候在厂房大门口。
看着还没有搬空的接待室,潘华向张峰等人介绍道:“张书记,当初接待室换了玻璃移门,做了一列长长的透明展示柜,现在看起来很土了。”
“在当年,可是很时髦的装潢。展示柜里的样品鞋很多,其实都是从市场里买来的,厂里根本没做过。”
“如果有客人看上了,就熬夜把鞋样赶出来。从下单到交货,往往有好几天时间,足够让厂里做好准备。”
潘华讲的是“兴光”鞋厂曾经的光辉岁月。
那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如潮水般涌来,工厂开始实行“三班倒”,超负荷运载之下,短短几个月就报废了几台制鞋用的烘箱。从而让一个家庭制鞋小作坊成长为几百人规模的工厂。
讲完“兴光”鞋厂的辉煌历史,潘华叹了口气,目光看起来有些茫然:“张书记,我爸在的时候这厂子没倒,大哥在的时候也没倒,到了我和老二手里,居然吃上了散伙饭。”
张峰好奇地问道:“潘总,你大哥为什么不经营鞋厂了?”
潘华无奈地回应道:“我大哥比我和二哥的年纪要大一轮,长兄如父,一直是我们的主心骨。”
“大哥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做皮件,后来开始涉足制鞋业,对业务很熟悉,社会人脉也不错。按理说,他应该是“兴光”鞋厂发扬光大的新希望。”
“可惜他的生活习惯不太好,接手“兴光”鞋厂没几年,便确诊了糖尿病,后来腿上又生了毛病,动了大手术,身体一下子就垮了,根本没有精力经营鞋厂。”
张峰继续问道:“潘总,你二哥的态度如何?”
潘华皱了皱眉头,转头看向窗外,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张书记,家族企业很难壮大,就是家人的经营思路不一样,很难协调。”
“这一次,就算我二哥回心转意,我也不打算与他合伙。我们互相已经亮过底牌,以后再也无法拧成一条心。”
张峰劝道:“做实业还是好的,大家都不做实业,货物到哪里去拿?潘总,你可以试试电商销售。”
潘华回应道:“张书记,我原先就有此意,只是二哥不肯拓宽销售渠道.”
“邻近的“中意”鞋厂网店销量不错,旺季时每天要发几百个快递,快递小哥来来往往,存放快递盒的雨棚一直搭到了车道上。”
“不过,现在鞋类电商早已过了风口,成了一片红海,门槛比起往日要高得多。”
虽然这样说,但对于有十多年行业经验的潘华来说,电商虽是新领域,但同时也意味着无穷的商机。
同时,张峰接下来所说的话,给了潘华更多的信心。
“中意”鞋厂却赶上了电商的风口,狠狠地发了一笔。
“中意”鞋厂甚至早就在东华工业园区建设了一个厂房,据说花了5000多万元。东华区的拆迁通知下来后,很快就达到拆迁协议,开始搬了过去。
过了几天,许光亚与一个是“兴光”鞋厂老板远亲的供应商闲聊,这个供应商说道:“潘青认为实业现在这么难做,不如借着拆迁的机会,干脆大家吃一顿散伙饭。早一日将厂房腾空,拆迁款就早一日到手。”
他说,克扣供应商货款的主意也是潘青想出来的。既然已经决定关门散伙,自然要坑供应商一笔。
工人们有区级、市级劳动局做后盾,不怕拿不到工资,供应商就倒霉多了,每家克扣一万多元,那就是几十万元钱。
不过,潘华并没有打算把“兴光”鞋厂三十多年的声誉毁掉,他还想继续做下去,于是兄弟俩的关系就闹得很僵。
“潘青这个人,唉。”这个供应商撇撇嘴。
许光亚觉得潘青这个人有点傲,平常眼睛长在头顶上,只用余光瞟人,说话总带着点架子。他一到工厂里,不管是供应商还是普通工人,都叫他一声“王总”,之后大家就不愿意接近他了。
比起潘青,潘华就亲和多了,大家都喜欢叫他“潘老师”,也有人叫他“华哥”。
有些工人在“兴光”鞋厂待了很多年,资格老,一旦碰到工艺上的难题就会朝潘华发火,会直呼其名。潘华也从不拿捏身份,笑呵呵地应了。
张峰听方解说起,“兴光”是东华路上的老牌子,那些刚更新过的鞋机暂且不说,员工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工人们老带新、新变老,人员一直相当稳定,主要是他们对“兴光”鞋厂很信任。
许多工厂的工人恨不得发日薪,生怕老板跑路。“兴光”鞋厂的工人却不愿取完每月的工资,只是支取个两三千元当生活费,其余费用依旧留在厂里,年底再一并结算。
在“兴光”鞋厂里,据说这样的工人有上百个,每月的工资至少有上百万元,按照这种结算法,能给厂里减轻了不少资金周转的负担。
“兴光”鞋厂老板投桃报李,年底会发一笔过节费,开年还有千元红包,劳资双方关系相当融洽。
拆迁在即,“兴光”的出路悬而未决,张峰便想亲自找潘华谈谈。
一者鼓励他继续开办实业。提到东华市的鞋厂,总绕不开几个大品牌企业,但在滚滚商海之中,除了那些熠熠生辉的明星企业外,也要有“兴光”这样默默陪跑的小工厂。
二者是为了“兴光”鞋厂原先这些工人的工作。如果“兴光”鞋厂不再开办,那么这些工人的就业就会成为问题,甚至成为影响稳定的因素。
张峰在秘书方解、副秘书长王通的陪同下,来到“兴光”鞋厂。
张峰原先没有来过这家工厂,印象不深,但方解和王通,以前见识过“兴光”鞋厂的辉煌,现在感觉像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兴光”鞋厂的那扇厚重的大铁门已经被移走,只留下一副锈蚀的转轴,整个门头显得空落落的。笼子里的狗失去了踪影,角落里的零碎也被清空,整个厂房一下子明亮起来。
由于事先联系过,潘华早就等候在厂房大门口。
看着还没有搬空的接待室,潘华向张峰等人介绍道:“张书记,当初接待室换了玻璃移门,做了一列长长的透明展示柜,现在看起来很土了。”
“在当年,可是很时髦的装潢。展示柜里的样品鞋很多,其实都是从市场里买来的,厂里根本没做过。”
“如果有客人看上了,就熬夜把鞋样赶出来。从下单到交货,往往有好几天时间,足够让厂里做好准备。”
潘华讲的是“兴光”鞋厂曾经的光辉岁月。
那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如潮水般涌来,工厂开始实行“三班倒”,超负荷运载之下,短短几个月就报废了几台制鞋用的烘箱。从而让一个家庭制鞋小作坊成长为几百人规模的工厂。
讲完“兴光”鞋厂的辉煌历史,潘华叹了口气,目光看起来有些茫然:“张书记,我爸在的时候这厂子没倒,大哥在的时候也没倒,到了我和老二手里,居然吃上了散伙饭。”
张峰好奇地问道:“潘总,你大哥为什么不经营鞋厂了?”
潘华无奈地回应道:“我大哥比我和二哥的年纪要大一轮,长兄如父,一直是我们的主心骨。”
“大哥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做皮件,后来开始涉足制鞋业,对业务很熟悉,社会人脉也不错。按理说,他应该是“兴光”鞋厂发扬光大的新希望。”
“可惜他的生活习惯不太好,接手“兴光”鞋厂没几年,便确诊了糖尿病,后来腿上又生了毛病,动了大手术,身体一下子就垮了,根本没有精力经营鞋厂。”
张峰继续问道:“潘总,你二哥的态度如何?”
潘华皱了皱眉头,转头看向窗外,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张书记,家族企业很难壮大,就是家人的经营思路不一样,很难协调。”
“这一次,就算我二哥回心转意,我也不打算与他合伙。我们互相已经亮过底牌,以后再也无法拧成一条心。”
张峰劝道:“做实业还是好的,大家都不做实业,货物到哪里去拿?潘总,你可以试试电商销售。”
潘华回应道:“张书记,我原先就有此意,只是二哥不肯拓宽销售渠道.”
“邻近的“中意”鞋厂网店销量不错,旺季时每天要发几百个快递,快递小哥来来往往,存放快递盒的雨棚一直搭到了车道上。”
“不过,现在鞋类电商早已过了风口,成了一片红海,门槛比起往日要高得多。”
虽然这样说,但对于有十多年行业经验的潘华来说,电商虽是新领域,但同时也意味着无穷的商机。
同时,张峰接下来所说的话,给了潘华更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