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娘子军再战
在丫鬟的服侍下,萧晚吟和六皇子一同洗了个鸳鸯浴。
几日后,武氏收到肖黎让辉尚逸托人寄回的土产,使其开心不已。转念想到之前还与辉育忠商量好前去看望,不但没有实现,反倒让这两个孩子惦记了。这一点,让武氏的心中感到几分对不住肖黎和辉尚逸。
看着眼前的土产,武氏笑得合不拢嘴,于是特意在大堂等候辉育忠回来。当辉育忠进府的时候,与武氏欢喜的表情形成明显的对比。
“老爷,怎么了?是朝上有什么事让你不顺心了吗?”这一回,武氏主动上前关心。
辉育忠难得被武氏关心,当下心喜万分,面上的愁容也改善不少。
点了点头,把自己的心事告知武氏,“还不是因为南征一事!这场战役,显而易见的苦战!那百官与皇帝竟无一人反对!真是气煞老夫!”说完,辉育忠就拍着自己的大腿泄愤。
武氏见状,赶紧上前阻止,并说道:“老爷,您莫要生气,与那些人争吵置气何必呢?”
“可……”辉育忠原本想说自己是为国家着想,可当她看到武氏的脸时,又闭上了嘴,转而重重叹了口气。
为了缓解辉育忠的愁虑,不让他继续对此事耿耿于怀,武氏将身后的土产展示给他看。
“老爷,你快看,这些可都是逸儿和黎黎托人送来的,都是些好东西啊!”
听武氏说得眉飞色舞,一副捡到宝的神情,辉育忠怀着好奇探过头去。虽不是稀世珍宝,但都是在京城少见之物。辉育忠看到后,也是满心欢喜,直夸两个孩子孝顺懂事。
听到辉育忠对两人的夸奖,武氏当然也开心,不由得开始和辉育忠说着自己对这些东西的计划、安排。辉育忠始终静静地在一旁听着,对武氏的提议皆表示赞成。
午膳的时候,辉育忠再次提起关于南征一事。
武氏不禁玩笑,“老爷,你这成日的忧心也无用啊,还不是上不了战场?”
虽然武氏是说笑,但不可否认的是,她讲得确是事实。
辉育忠笑了笑,回应道:“夫人所言倒无甚不对之处。”
“那老爷这么担忧,不如……”武氏继续打趣:“亲自上战场指挥?”
“夫人,你就莫要打趣我了!”辉育忠的笑容中带着几丝尴尬。
武氏见状也收敛,同辉育忠用完午膳后,就去训练娘子军。
说来,自打肖黎和辉尚逸去了齐宿,武氏在这将军府便少了许多乐子,因此每日里都只能依靠练兵来打发时间。也正是因为如此,不论是武氏的身手还是娘子军的素质,都提高了不少。
辉育忠有时会去观摩,并运用自己的练兵经验与知识恰当地帮助武氏。对此,武氏表示很感激,所以对待辉育忠的态度也由此发生了不少变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眼看着出征南蛮一事已是板上钉钉,辉育忠始终没有劝服皇帝,也因而放弃,到时若是发生何事,只能见机行事。
几日后早朝之上,六皇子上奏兵已练得很好,可以出征了。
皇帝闻言,兴奋起来,询问道:“老六,朕相信你的能力,定会取得大捷!”
六皇子得意,骄傲着说道:“臣定当不负皇上厚望!也定不会让众臣失望!”
随后,便是一片鼓励等积极向上之言的声音。
明明都是为六皇子加油助威,可这些话听在辉育忠耳中却是那般刺耳。他这颗心啊,同时感到不安,无关战役胜败,只是总觉得这场战争之后定会发生不得了的大事。而这件大事,对昇国极为不利。
然而,这些仅仅是他的个人感觉,无凭无据又怎么能上报皇帝呢?
“哦,对了。”
在嘈杂的预祝声中,皇帝突然开口,众臣纷纷噤声。
“老将军,这次南征,便让武将军也一同前往吧!给老六做个帮手!”
听到这句话的辉育忠宛若当场被惊雷劈到,久久未能做出回应。
皇帝也不责怪,只是玩笑的提醒:“老将军,这是惊喜过望?”
皇帝难得于朝堂之上玩笑,众臣皆捧场地哈哈大笑,这让辉育忠更加难受。
可是,皇帝下令,按照辉育忠的秉性,又怎会拒绝?于是,辉育忠下跪,领了这个命。
下朝后,辉育忠和传旨的宦官一同回到府中。武氏得知消息连忙出来接旨。
等到宦官宣旨完毕,武氏二话不说地接过,并叩谢皇帝。
“好了,咱家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宦官笑着对武氏说道:“咱家啊,在此预祝武将军南征大捷!”
“公公客气了。”
两人客套了几句后,辉育忠和武氏送别宦官。
等人走远后,辉育忠担心道:“月昭,我真是没想到皇上会下此命令,若是早知道……”
武氏摇了摇头,积极道:“无碍。正好近来在府中坐得身子骨都难受了,能有仗可以打,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知道武氏说这话是为了让他宽心,辉育忠也不再多说,只是再三叮嘱武氏上战场一定要万事小心,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为重中之重。
“嗯,我知道了。”武氏露出宽慰的笑容,“老爷,你就不用担心了,没事的!”
“一会我就去给逸儿写信。”思来想去,辉育忠还是认为辉尚逸和肖黎有知情的必要。
武氏本想拒绝,但是最终没有说出口,默许了。
随后,武氏看了看天色,觉得尚早,便同辉育忠打了声招呼,去训练了。
“照顾好夫人。”辉育忠对武氏的随侍丫鬟说道。
“是,老爷,奴婢一定照顾好夫人!”说完后,追上武氏的步伐离去。
辉育忠则来到书房,将最近发生的事以及武氏要出征的情况通通写上,令人快马加鞭地给辉尚逸送去。
因为事态紧急,加上辉育忠的再三嘱咐,信送到的时候,马儿与送信人都累瘫在地。
“这……”肖黎见状,来不及和辉尚逸看信,和村民一起把人送到屋里去安顿歇息。
当她安置好后,辉尚逸拿着已读的信件满面愁容地进来。
看到辉尚逸这样,肖黎的心也提起来,问道:“怎么了?”
辉尚逸把信交给肖黎,让她自己看。而后把执笔召出,对他吩咐道:“执笔,带着弟兄去保护大夫人,一路随行,不可有失!”
“是!”执笔领命后,迅速隐身而去。
这时,肖黎也看完了信中内容,好看的修眉紧蹙,拉着辉尚逸的手道:“尚逸,不如我们一道去吧?”
“什么?”辉尚逸好像听到了什么意外的话,让他惊讶。
肖黎再次认真的重复一遍:“既然你我都担心娘,不如我们就陪着去,你觉得怎么样?”
“当真?”辉尚逸的眼中流露出惊喜。
肖黎浅笑,点了点头:“当然。”
打定主意后,肖黎与辉尚逸便开始着手准备。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息,送信人与马儿也恢复体力,带上小凡返回了京都。而武氏在信送出的次日就已跟随六皇子的大军迈上征途。
为了能够今早与武氏会和,肖黎与辉尚逸研究出了一条近道后,骑上快马飞驰而去。
两人离开的时候,村民皆来送别,无论是平时与他们关系好与不好。对此,肖黎还是很感动,一一和大家伙道别。
在赶去武氏身边的途中,肖黎和辉尚逸一路上遇到不少美丽风景,但是奈何无甚心情,通通只是一眼带过。
期间,两人歇脚的时候,肖黎对辉尚逸说道:“尚逸,此次战争之后,若是能够平安归来,你定要好好补偿我错过的风景。”
“好。”辉尚逸快速吃完干粮,又喝了水,随后给肖黎递过去。
肖黎就没有辉尚逸这么迅速,还是花了一些时间填饱肚子。辉尚逸倒是也未露出一丝催促与着急的神色,默默地等着肖黎。
一路向南的过程使得肖黎的消耗很大,水土不服的不适感也日趋严重。辉尚逸因此很是担心。
于是,有一日,辉尚逸决定歇息两日,让肖黎好好调养,无论肖黎怎么拒绝,都没能说动。
两日后,因为担心肖黎强撑而不告诉他实话,辉尚逸特意请了郎中来歇脚的客栈为肖黎查看身体状况。
“大夫,怎么样?”
郎中捋了捋他花白的胡须,说道:“这位小郎君,你的娘子已无碍,日后注意些便可。”
听了这话,辉尚逸的心放下来,随后付了钱,将郎中送走。
“你看吧,我就说我没事的。”
闻言,辉尚逸刮了下肖黎的鼻尖,宠溺道:“好,那我们明日就上路。”
一听明天走,肖黎立即反对:“为什么明天走啊?今天明明还早呀,赶到下一个驿站也是来得及的。”
辉尚逸微微蹙眉,尽管郎中说肖黎没关系了,但他还是决定让肖黎多休养一天。因此,用不容反对的语气说道:“不行,这件事你必须听我的。”
言罢,就出了房门,给肖黎去端补身子的药汤来。
“好吧好吧,听你的就听你的。”
几日后,武氏收到肖黎让辉尚逸托人寄回的土产,使其开心不已。转念想到之前还与辉育忠商量好前去看望,不但没有实现,反倒让这两个孩子惦记了。这一点,让武氏的心中感到几分对不住肖黎和辉尚逸。
看着眼前的土产,武氏笑得合不拢嘴,于是特意在大堂等候辉育忠回来。当辉育忠进府的时候,与武氏欢喜的表情形成明显的对比。
“老爷,怎么了?是朝上有什么事让你不顺心了吗?”这一回,武氏主动上前关心。
辉育忠难得被武氏关心,当下心喜万分,面上的愁容也改善不少。
点了点头,把自己的心事告知武氏,“还不是因为南征一事!这场战役,显而易见的苦战!那百官与皇帝竟无一人反对!真是气煞老夫!”说完,辉育忠就拍着自己的大腿泄愤。
武氏见状,赶紧上前阻止,并说道:“老爷,您莫要生气,与那些人争吵置气何必呢?”
“可……”辉育忠原本想说自己是为国家着想,可当她看到武氏的脸时,又闭上了嘴,转而重重叹了口气。
为了缓解辉育忠的愁虑,不让他继续对此事耿耿于怀,武氏将身后的土产展示给他看。
“老爷,你快看,这些可都是逸儿和黎黎托人送来的,都是些好东西啊!”
听武氏说得眉飞色舞,一副捡到宝的神情,辉育忠怀着好奇探过头去。虽不是稀世珍宝,但都是在京城少见之物。辉育忠看到后,也是满心欢喜,直夸两个孩子孝顺懂事。
听到辉育忠对两人的夸奖,武氏当然也开心,不由得开始和辉育忠说着自己对这些东西的计划、安排。辉育忠始终静静地在一旁听着,对武氏的提议皆表示赞成。
午膳的时候,辉育忠再次提起关于南征一事。
武氏不禁玩笑,“老爷,你这成日的忧心也无用啊,还不是上不了战场?”
虽然武氏是说笑,但不可否认的是,她讲得确是事实。
辉育忠笑了笑,回应道:“夫人所言倒无甚不对之处。”
“那老爷这么担忧,不如……”武氏继续打趣:“亲自上战场指挥?”
“夫人,你就莫要打趣我了!”辉育忠的笑容中带着几丝尴尬。
武氏见状也收敛,同辉育忠用完午膳后,就去训练娘子军。
说来,自打肖黎和辉尚逸去了齐宿,武氏在这将军府便少了许多乐子,因此每日里都只能依靠练兵来打发时间。也正是因为如此,不论是武氏的身手还是娘子军的素质,都提高了不少。
辉育忠有时会去观摩,并运用自己的练兵经验与知识恰当地帮助武氏。对此,武氏表示很感激,所以对待辉育忠的态度也由此发生了不少变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眼看着出征南蛮一事已是板上钉钉,辉育忠始终没有劝服皇帝,也因而放弃,到时若是发生何事,只能见机行事。
几日后早朝之上,六皇子上奏兵已练得很好,可以出征了。
皇帝闻言,兴奋起来,询问道:“老六,朕相信你的能力,定会取得大捷!”
六皇子得意,骄傲着说道:“臣定当不负皇上厚望!也定不会让众臣失望!”
随后,便是一片鼓励等积极向上之言的声音。
明明都是为六皇子加油助威,可这些话听在辉育忠耳中却是那般刺耳。他这颗心啊,同时感到不安,无关战役胜败,只是总觉得这场战争之后定会发生不得了的大事。而这件大事,对昇国极为不利。
然而,这些仅仅是他的个人感觉,无凭无据又怎么能上报皇帝呢?
“哦,对了。”
在嘈杂的预祝声中,皇帝突然开口,众臣纷纷噤声。
“老将军,这次南征,便让武将军也一同前往吧!给老六做个帮手!”
听到这句话的辉育忠宛若当场被惊雷劈到,久久未能做出回应。
皇帝也不责怪,只是玩笑的提醒:“老将军,这是惊喜过望?”
皇帝难得于朝堂之上玩笑,众臣皆捧场地哈哈大笑,这让辉育忠更加难受。
可是,皇帝下令,按照辉育忠的秉性,又怎会拒绝?于是,辉育忠下跪,领了这个命。
下朝后,辉育忠和传旨的宦官一同回到府中。武氏得知消息连忙出来接旨。
等到宦官宣旨完毕,武氏二话不说地接过,并叩谢皇帝。
“好了,咱家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宦官笑着对武氏说道:“咱家啊,在此预祝武将军南征大捷!”
“公公客气了。”
两人客套了几句后,辉育忠和武氏送别宦官。
等人走远后,辉育忠担心道:“月昭,我真是没想到皇上会下此命令,若是早知道……”
武氏摇了摇头,积极道:“无碍。正好近来在府中坐得身子骨都难受了,能有仗可以打,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知道武氏说这话是为了让他宽心,辉育忠也不再多说,只是再三叮嘱武氏上战场一定要万事小心,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为重中之重。
“嗯,我知道了。”武氏露出宽慰的笑容,“老爷,你就不用担心了,没事的!”
“一会我就去给逸儿写信。”思来想去,辉育忠还是认为辉尚逸和肖黎有知情的必要。
武氏本想拒绝,但是最终没有说出口,默许了。
随后,武氏看了看天色,觉得尚早,便同辉育忠打了声招呼,去训练了。
“照顾好夫人。”辉育忠对武氏的随侍丫鬟说道。
“是,老爷,奴婢一定照顾好夫人!”说完后,追上武氏的步伐离去。
辉育忠则来到书房,将最近发生的事以及武氏要出征的情况通通写上,令人快马加鞭地给辉尚逸送去。
因为事态紧急,加上辉育忠的再三嘱咐,信送到的时候,马儿与送信人都累瘫在地。
“这……”肖黎见状,来不及和辉尚逸看信,和村民一起把人送到屋里去安顿歇息。
当她安置好后,辉尚逸拿着已读的信件满面愁容地进来。
看到辉尚逸这样,肖黎的心也提起来,问道:“怎么了?”
辉尚逸把信交给肖黎,让她自己看。而后把执笔召出,对他吩咐道:“执笔,带着弟兄去保护大夫人,一路随行,不可有失!”
“是!”执笔领命后,迅速隐身而去。
这时,肖黎也看完了信中内容,好看的修眉紧蹙,拉着辉尚逸的手道:“尚逸,不如我们一道去吧?”
“什么?”辉尚逸好像听到了什么意外的话,让他惊讶。
肖黎再次认真的重复一遍:“既然你我都担心娘,不如我们就陪着去,你觉得怎么样?”
“当真?”辉尚逸的眼中流露出惊喜。
肖黎浅笑,点了点头:“当然。”
打定主意后,肖黎与辉尚逸便开始着手准备。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息,送信人与马儿也恢复体力,带上小凡返回了京都。而武氏在信送出的次日就已跟随六皇子的大军迈上征途。
为了能够今早与武氏会和,肖黎与辉尚逸研究出了一条近道后,骑上快马飞驰而去。
两人离开的时候,村民皆来送别,无论是平时与他们关系好与不好。对此,肖黎还是很感动,一一和大家伙道别。
在赶去武氏身边的途中,肖黎和辉尚逸一路上遇到不少美丽风景,但是奈何无甚心情,通通只是一眼带过。
期间,两人歇脚的时候,肖黎对辉尚逸说道:“尚逸,此次战争之后,若是能够平安归来,你定要好好补偿我错过的风景。”
“好。”辉尚逸快速吃完干粮,又喝了水,随后给肖黎递过去。
肖黎就没有辉尚逸这么迅速,还是花了一些时间填饱肚子。辉尚逸倒是也未露出一丝催促与着急的神色,默默地等着肖黎。
一路向南的过程使得肖黎的消耗很大,水土不服的不适感也日趋严重。辉尚逸因此很是担心。
于是,有一日,辉尚逸决定歇息两日,让肖黎好好调养,无论肖黎怎么拒绝,都没能说动。
两日后,因为担心肖黎强撑而不告诉他实话,辉尚逸特意请了郎中来歇脚的客栈为肖黎查看身体状况。
“大夫,怎么样?”
郎中捋了捋他花白的胡须,说道:“这位小郎君,你的娘子已无碍,日后注意些便可。”
听了这话,辉尚逸的心放下来,随后付了钱,将郎中送走。
“你看吧,我就说我没事的。”
闻言,辉尚逸刮了下肖黎的鼻尖,宠溺道:“好,那我们明日就上路。”
一听明天走,肖黎立即反对:“为什么明天走啊?今天明明还早呀,赶到下一个驿站也是来得及的。”
辉尚逸微微蹙眉,尽管郎中说肖黎没关系了,但他还是决定让肖黎多休养一天。因此,用不容反对的语气说道:“不行,这件事你必须听我的。”
言罢,就出了房门,给肖黎去端补身子的药汤来。
“好吧好吧,听你的就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