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一锤入魂
太史慈非常珍惜这次水上决战的先发机会,
他心里很清楚,随着赵云、鲁肃这些年来憋大招造的新式战船,以及李司空战前紧急改良的水战兵器,第一次被投入到实战中,会给对面的敌军造成多大的震撼和猝不及防。
这种出其不意的时间差,就是立功和扩大战果的最好机会。
战役开始前,太史慈还担心自己在司空此番率领的众将中军职最高,怕是得坐镇中军指挥主力,捞不到先锋打头阵的油水了。
他以为李素会把率先立功的机会让给黄忠,笼络荆州新附本地人的人心士气,毕竟黄忠来得晚,官职确实比他低。
谁知,最后李司空力排众议,不拘一格让太史慈作先锋,李素亲自坐镇中军,黄忠只是临时在李素身边当个护军。
而理由居然是“太史慈几个月前做过周瑜的手下败将,让太史慈先锋能最大限度激发敌军的轻敌和决战决心”。
虽然理由听起来挺丢人,但有立功机会就好!太史慈接受了这个设定,并且决定把所有不爽发泄到敌人头上。
再说,太史慈这个任命,影响的只是他个人,汉军先锋部队的普通将士们,还是按照原本的编制,让荆北兵首发,荆南兵和其他李素自己带来的嫡系部队打后援。
刘备阵营除了少量类似“家丁”的部队之外(比如关羽的校刀手和赵云、马超的部分嫡系骑兵卫队,就有家丁私兵性质),其余大部分部队都是不认将领的,也就不存在出现军阀的风险,随便空降一个将领磨合一下就能统兵。
太史慈麾下,无数荆北新附的军官都跃跃欲试,指望着这次大战跟着立功升迁呢。
……
“让五牙战舰前面的艨艟全部减速散开、退往两翼,由五牙战舰冲阵首战!尤其是带撑杆雷手的艨艟队,全部散开靠后!”
随着太史慈和董袭即将进入短兵相接的距离,双方之间已经矢石如雨开始了远程对攻。太史慈轻描淡写地在垛堞和钢铁盾阵的掩护下观察着敌情。
确认敌人的远程火力对主力战舰造不成什么威胁之后,他就果断下令掩护在舰队前方的艨艟全部散开,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对面董袭的部队有五条楼船作为主力,还有十几艘斗舰、数十艘艨艟,船上装了床子弩和投射葡萄弹的投石机。
葡萄弹和巨弩有可能把艨艟的舷侧船板击穿,但对于楼船和五牙战舰的主体结构就毫无威胁了,只能击穿部分上层建筑、舱室垛堞。
远程交火持续期间,双方都不时有士兵中箭坠江,或被石头砸得头破血流。不过总的厮杀烈度还不算高,物资消耗倒是飞快,没多久江面上就漂满了羽箭,远远看去白毛粼粼。
太史慈身边的参军对于主将的这个要求却还有些不解其意,多请示了一句:“将军,带水雷手的艨艟队更为灵活,便于快速接近敌方楼船,为何让他们散开?”
太史慈:“战前司空关照过我了,注意交战的江面地形,因地制宜判断打法。如果此刻是在沙羡峡或者赤壁峡江面交战,两岸壁立千仞、江边水就很深。楼船和五牙战舰可以开到江边,那自然不用这么打。
但现在敌军选择在两峡之间的宽阔江面与我们交战,五牙战舰和楼船是到不了岸边最浅那一里宽的江面的。撑杆水雷还是先藏起来,必要的时候从浅水区迂回突袭再用,把突然性发挥到最大。”
身边的副将和参军谋士们都深以为然,很快用旗号把太史慈的命令传了下去。
汉军的艨艟,尤其是带着水雷的快速突击型艨艟,见状纷纷散开拖后,降低己方的伤亡。
艨艟是军中最以速度见长的狭长舰船,就类似于后世战列时代的驱逐舰护卫舰扮演的角色。速度快就适合执行冲锋雷击,但快的代价就是自身防御很弱小,船板也薄,被葡萄弹击中都有可能打穿。
……
太史慈做出调整的同时,对面的董袭也已经注意到了汉军战术的变化,立刻针对性指挥:
“太史慈这是想仗着船大,直接把我军前排的艨艟撞沉、然后直接靠上咱的楼船接舷战?吩咐艨艟上的撑杆手全部戒备,不要被直接撞到了!然后保持距离丢火把就行!”
董袭自己当然总结不出这么针对性的战术,所以这其实是上次跟着周瑜一起打太史慈总结出来的经验。
周瑜非常善于学习,自从把李素的“撑杆防火攻”招数学到手之后,周瑜很快发现这东西用处有很多,既可以应急的时候撑住船防止触礁,也能在己方用小船遇到敌人大船时,撑住缓冲、防止直接被撞击。
而且每次当敌人的大船想撞己方小船、又被堪堪撑住只保持两三丈距离时,都是丢火把放火的最好时机,因为平时隔得远了火把还丢不过去。
董袭自然是严格照搬了周都督交代的应对战术,简直跟写进操典里一样严格。
“嘎吱嘎吱”一连串包铁撑杆插到厚实船板上的牙酸声响传来,几艘额载百余人的吴军艨艟就抵住了一条汉军五牙战舰的船舷,然后被推着倒退。
哪怕是四五艘艨艟的总吨位,还是远远小于一艘五牙战舰的分量,毕竟前者只有三四十吨的排水量,后者超过六百吨,被推着走是很正常的。
吴军艨艟上的撑杆手因为承受不住这种巨力,在自己的船被顶倾斜的同时,也纷纷倒地,或是撑杆崩断,或是握持不住,手掌被往后飞窜的竹竿磨得鲜血淋漓、竹竿往后捅握数丈、直接钉在艨艟的船板上。
原本额定能确保双方保持四五丈距离的撑杆,最后往往折断一半,或者被怼缩回一小半抵在自己船上,这些艨艟与汉军五牙战舰的距离,也从五丈缩短到只剩两三丈。
不过,好在是没有被直接撞到,只要缓冲把冲击力卸了,就不会沉。
“快丢火把和毒烟罐!”吴军艨艟上的水兵在摔得七晕八素之后,很快定了定神,纷纷从甲板上重新站起,在军官的指挥下试图点起火把往汉军大船上丢。
有些则是丢加了料的引火陶罐,里面不光有稻草麻油,还有一些烧起来后有刺鼻气味和浓浓毒烟的药料。
可惜,仓促间很多人都因为冲击摔倒了,临时起来点火把需要时间,只有没几个人第一时间丢了出去。
即使丢出之后,火攻的效果看起来也很不好。
汉军的五牙战舰吨位很大,储备冗余载重也很多,可以肆意挥霍。太史慈在交战前,让所有五牙战舰在船舷和甲板边缘都涂抹了湿漉漉的长江边淤泥,少量火把根本引燃不了。
说具题外话——其实吧,太史慈这边的五牙战舰已经算是相对比较容易被火攻的了。要是让董袭或者周瑜近距离观察一下汉军中军李素亲自坐的那条战舰,那才叫绝望。
李素那条八百吨的座舰,甚至豪奢地直接模仿后世日本战国时代九鬼嘉隆的“铁甲船”,给五牙战舰船舷和甲板包了一层薄薄的铁皮防火。
都用铁挡在外面了,周瑜还放毛线的火。只不过战舰巨大,哪怕是包薄铁皮,也需要数百平方丈的面积,一分厚的铁皮,每平方丈都有三百汉斤重。
李素的座舰累计用掉了八万多汉斤的钢铁,占益州去年钢铁产量的2%,因为实在昂贵,所以那种特殊工艺没有推广多用,只给李素自己座舰装,太史慈还是涂湿泥巴防火。
董袭部丢火把和毒烟罐压制暂时没起到效果后,也考虑过跳帮接舷战。
他们观察到刘备军的五牙战舰跟传统楼船还是有所不同的,传统楼船的船楼是整个一体的,跟城池一样。
而汉军的大型战船则是一贯中间比较低凹、中部甲板低矮便于登船,而船头和船尾才有高耸的艏楼和艉楼,如今的五牙战舰也是如此,非常适合从中部被攀登。
这一战术特点,其实太史慈两个半月那场战斗中,就已经发挥过了,当时他就是指望“把敌人有生力量放到己方战船的甲板上,然后因为甲板上毫无掩体,可以被艏楼和艉楼上的连弩阵近距离扫射射杀”。
只不过,那一次太史慈被周瑜后续的烟雾弹攻船楼战术克制了,而且那次周瑜水兵人数远超太史慈,导致这个“放进来打”的战术变成了真的引狼入室、玩大了把船都丢了。
此时此刻,董袭部借鉴了两个半月前跟着周都督打胜仗的胜利经验,自然是愈发轻车熟路地产生了路径依赖,“正确的事情重复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可惜,就在他们调整自己的船头朝向、准备放下船头的“乌鸦喙”钉板接舷战的时候,太史慈的五牙战舰率先反击了。
五牙战舰看起来也非常希望接舷战,船头和两舷一共五根高高悬挂的“钉板”似乎随时都准备放下来跟敌人接舷、然后居高临下冲上去。
“呼”地一声势挟风雷的砸击,一根锤头就有一千多斤、木柄有两尺多粗好几丈长、柄重三四千斤的拍杆,就瞄准了旁边几艘艨艟先后砸落。
“这……这是想扎在我们船上,然后人顺着木杆冲过来厮杀?这声音听着不对啊。”
那些艨艟上的吴军官兵下意识发现不对劲,因为跳板落下来的声音太吓人了,那分量就不对劲。
“喀喇!喀喇!”几声巨响,数艘艨艟直接被连头带柄总重五千斤的巨锤、从几丈高的地方带着惯性砸下来,把整艘船砸成了两截,瞬间就沉没了。
后方楼船上的董袭看得目瞪口呆:卧槽!说好了这只是接舷用的跳板呢?远远看过去确实很像跳板啊!搭上来的时候力量如此惊人?
“散开!立刻指挥艨艟尽量散开!不要跟太史慈的巨舰近战!不对,注意避开两舷有那种古怪巨锤的位置,从别的角度接舷冲杀上去!对了,船尾不是没有那种巨锤么,就发挥我们的灵活优势,绕到船尾登船!”
“校尉不行啊,那种巨型楼船艉楼很高,根本没地方给乌鸦喙扎,那坡度扎到了也冲不上去啊,会被艉楼上的连弩射成刺猬的。”
他心里很清楚,随着赵云、鲁肃这些年来憋大招造的新式战船,以及李司空战前紧急改良的水战兵器,第一次被投入到实战中,会给对面的敌军造成多大的震撼和猝不及防。
这种出其不意的时间差,就是立功和扩大战果的最好机会。
战役开始前,太史慈还担心自己在司空此番率领的众将中军职最高,怕是得坐镇中军指挥主力,捞不到先锋打头阵的油水了。
他以为李素会把率先立功的机会让给黄忠,笼络荆州新附本地人的人心士气,毕竟黄忠来得晚,官职确实比他低。
谁知,最后李司空力排众议,不拘一格让太史慈作先锋,李素亲自坐镇中军,黄忠只是临时在李素身边当个护军。
而理由居然是“太史慈几个月前做过周瑜的手下败将,让太史慈先锋能最大限度激发敌军的轻敌和决战决心”。
虽然理由听起来挺丢人,但有立功机会就好!太史慈接受了这个设定,并且决定把所有不爽发泄到敌人头上。
再说,太史慈这个任命,影响的只是他个人,汉军先锋部队的普通将士们,还是按照原本的编制,让荆北兵首发,荆南兵和其他李素自己带来的嫡系部队打后援。
刘备阵营除了少量类似“家丁”的部队之外(比如关羽的校刀手和赵云、马超的部分嫡系骑兵卫队,就有家丁私兵性质),其余大部分部队都是不认将领的,也就不存在出现军阀的风险,随便空降一个将领磨合一下就能统兵。
太史慈麾下,无数荆北新附的军官都跃跃欲试,指望着这次大战跟着立功升迁呢。
……
“让五牙战舰前面的艨艟全部减速散开、退往两翼,由五牙战舰冲阵首战!尤其是带撑杆雷手的艨艟队,全部散开靠后!”
随着太史慈和董袭即将进入短兵相接的距离,双方之间已经矢石如雨开始了远程对攻。太史慈轻描淡写地在垛堞和钢铁盾阵的掩护下观察着敌情。
确认敌人的远程火力对主力战舰造不成什么威胁之后,他就果断下令掩护在舰队前方的艨艟全部散开,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对面董袭的部队有五条楼船作为主力,还有十几艘斗舰、数十艘艨艟,船上装了床子弩和投射葡萄弹的投石机。
葡萄弹和巨弩有可能把艨艟的舷侧船板击穿,但对于楼船和五牙战舰的主体结构就毫无威胁了,只能击穿部分上层建筑、舱室垛堞。
远程交火持续期间,双方都不时有士兵中箭坠江,或被石头砸得头破血流。不过总的厮杀烈度还不算高,物资消耗倒是飞快,没多久江面上就漂满了羽箭,远远看去白毛粼粼。
太史慈身边的参军对于主将的这个要求却还有些不解其意,多请示了一句:“将军,带水雷手的艨艟队更为灵活,便于快速接近敌方楼船,为何让他们散开?”
太史慈:“战前司空关照过我了,注意交战的江面地形,因地制宜判断打法。如果此刻是在沙羡峡或者赤壁峡江面交战,两岸壁立千仞、江边水就很深。楼船和五牙战舰可以开到江边,那自然不用这么打。
但现在敌军选择在两峡之间的宽阔江面与我们交战,五牙战舰和楼船是到不了岸边最浅那一里宽的江面的。撑杆水雷还是先藏起来,必要的时候从浅水区迂回突袭再用,把突然性发挥到最大。”
身边的副将和参军谋士们都深以为然,很快用旗号把太史慈的命令传了下去。
汉军的艨艟,尤其是带着水雷的快速突击型艨艟,见状纷纷散开拖后,降低己方的伤亡。
艨艟是军中最以速度见长的狭长舰船,就类似于后世战列时代的驱逐舰护卫舰扮演的角色。速度快就适合执行冲锋雷击,但快的代价就是自身防御很弱小,船板也薄,被葡萄弹击中都有可能打穿。
……
太史慈做出调整的同时,对面的董袭也已经注意到了汉军战术的变化,立刻针对性指挥:
“太史慈这是想仗着船大,直接把我军前排的艨艟撞沉、然后直接靠上咱的楼船接舷战?吩咐艨艟上的撑杆手全部戒备,不要被直接撞到了!然后保持距离丢火把就行!”
董袭自己当然总结不出这么针对性的战术,所以这其实是上次跟着周瑜一起打太史慈总结出来的经验。
周瑜非常善于学习,自从把李素的“撑杆防火攻”招数学到手之后,周瑜很快发现这东西用处有很多,既可以应急的时候撑住船防止触礁,也能在己方用小船遇到敌人大船时,撑住缓冲、防止直接被撞击。
而且每次当敌人的大船想撞己方小船、又被堪堪撑住只保持两三丈距离时,都是丢火把放火的最好时机,因为平时隔得远了火把还丢不过去。
董袭自然是严格照搬了周都督交代的应对战术,简直跟写进操典里一样严格。
“嘎吱嘎吱”一连串包铁撑杆插到厚实船板上的牙酸声响传来,几艘额载百余人的吴军艨艟就抵住了一条汉军五牙战舰的船舷,然后被推着倒退。
哪怕是四五艘艨艟的总吨位,还是远远小于一艘五牙战舰的分量,毕竟前者只有三四十吨的排水量,后者超过六百吨,被推着走是很正常的。
吴军艨艟上的撑杆手因为承受不住这种巨力,在自己的船被顶倾斜的同时,也纷纷倒地,或是撑杆崩断,或是握持不住,手掌被往后飞窜的竹竿磨得鲜血淋漓、竹竿往后捅握数丈、直接钉在艨艟的船板上。
原本额定能确保双方保持四五丈距离的撑杆,最后往往折断一半,或者被怼缩回一小半抵在自己船上,这些艨艟与汉军五牙战舰的距离,也从五丈缩短到只剩两三丈。
不过,好在是没有被直接撞到,只要缓冲把冲击力卸了,就不会沉。
“快丢火把和毒烟罐!”吴军艨艟上的水兵在摔得七晕八素之后,很快定了定神,纷纷从甲板上重新站起,在军官的指挥下试图点起火把往汉军大船上丢。
有些则是丢加了料的引火陶罐,里面不光有稻草麻油,还有一些烧起来后有刺鼻气味和浓浓毒烟的药料。
可惜,仓促间很多人都因为冲击摔倒了,临时起来点火把需要时间,只有没几个人第一时间丢了出去。
即使丢出之后,火攻的效果看起来也很不好。
汉军的五牙战舰吨位很大,储备冗余载重也很多,可以肆意挥霍。太史慈在交战前,让所有五牙战舰在船舷和甲板边缘都涂抹了湿漉漉的长江边淤泥,少量火把根本引燃不了。
说具题外话——其实吧,太史慈这边的五牙战舰已经算是相对比较容易被火攻的了。要是让董袭或者周瑜近距离观察一下汉军中军李素亲自坐的那条战舰,那才叫绝望。
李素那条八百吨的座舰,甚至豪奢地直接模仿后世日本战国时代九鬼嘉隆的“铁甲船”,给五牙战舰船舷和甲板包了一层薄薄的铁皮防火。
都用铁挡在外面了,周瑜还放毛线的火。只不过战舰巨大,哪怕是包薄铁皮,也需要数百平方丈的面积,一分厚的铁皮,每平方丈都有三百汉斤重。
李素的座舰累计用掉了八万多汉斤的钢铁,占益州去年钢铁产量的2%,因为实在昂贵,所以那种特殊工艺没有推广多用,只给李素自己座舰装,太史慈还是涂湿泥巴防火。
董袭部丢火把和毒烟罐压制暂时没起到效果后,也考虑过跳帮接舷战。
他们观察到刘备军的五牙战舰跟传统楼船还是有所不同的,传统楼船的船楼是整个一体的,跟城池一样。
而汉军的大型战船则是一贯中间比较低凹、中部甲板低矮便于登船,而船头和船尾才有高耸的艏楼和艉楼,如今的五牙战舰也是如此,非常适合从中部被攀登。
这一战术特点,其实太史慈两个半月那场战斗中,就已经发挥过了,当时他就是指望“把敌人有生力量放到己方战船的甲板上,然后因为甲板上毫无掩体,可以被艏楼和艉楼上的连弩阵近距离扫射射杀”。
只不过,那一次太史慈被周瑜后续的烟雾弹攻船楼战术克制了,而且那次周瑜水兵人数远超太史慈,导致这个“放进来打”的战术变成了真的引狼入室、玩大了把船都丢了。
此时此刻,董袭部借鉴了两个半月前跟着周都督打胜仗的胜利经验,自然是愈发轻车熟路地产生了路径依赖,“正确的事情重复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可惜,就在他们调整自己的船头朝向、准备放下船头的“乌鸦喙”钉板接舷战的时候,太史慈的五牙战舰率先反击了。
五牙战舰看起来也非常希望接舷战,船头和两舷一共五根高高悬挂的“钉板”似乎随时都准备放下来跟敌人接舷、然后居高临下冲上去。
“呼”地一声势挟风雷的砸击,一根锤头就有一千多斤、木柄有两尺多粗好几丈长、柄重三四千斤的拍杆,就瞄准了旁边几艘艨艟先后砸落。
“这……这是想扎在我们船上,然后人顺着木杆冲过来厮杀?这声音听着不对啊。”
那些艨艟上的吴军官兵下意识发现不对劲,因为跳板落下来的声音太吓人了,那分量就不对劲。
“喀喇!喀喇!”几声巨响,数艘艨艟直接被连头带柄总重五千斤的巨锤、从几丈高的地方带着惯性砸下来,把整艘船砸成了两截,瞬间就沉没了。
后方楼船上的董袭看得目瞪口呆:卧槽!说好了这只是接舷用的跳板呢?远远看过去确实很像跳板啊!搭上来的时候力量如此惊人?
“散开!立刻指挥艨艟尽量散开!不要跟太史慈的巨舰近战!不对,注意避开两舷有那种古怪巨锤的位置,从别的角度接舷冲杀上去!对了,船尾不是没有那种巨锤么,就发挥我们的灵活优势,绕到船尾登船!”
“校尉不行啊,那种巨型楼船艉楼很高,根本没地方给乌鸦喙扎,那坡度扎到了也冲不上去啊,会被艉楼上的连弩射成刺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