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大汉天下一盘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孙权仅仅依靠投靠曹操这种出卖尊严操作、就暂时稳住了局面、保住了吴会三郡这样的局面,作为敌人的李素,当然是不满足的。
  但他苦于暂时没办法,必须等另一些外部条件的成熟,才能给敌人最后一击。
  按照李素的期待,他对于歼灭孙策主力之后、对江东势力势如破竹的追击预期,怎么也得做到全据江南的程度,否则,总会觉得骨鲠在喉。
  至于江北淮南的三郡,如果孙权真的给曹操做乖女婿,曹操卖力保他,一两年内拿不下来,李素也能接受,可以不用急。
  毕竟,将来刘备阵营要对袁、曹全面开战,可以走的路有好多条,不一定非要大迂回从长江下游渡江北伐。
  甚至可以说,后世的历史经验一再告诉世人,从东部北伐的难度是非常大的。除了朱元璋那次“发兵淮扬、先取青徐、次取河南、末定关中”的北伐之外,就没人是从长江下游攻两淮、山东这样打上去的。
  结合大汉如今的实际情况,扬州之地即使被刘备阵营占领,受到的战争破坏肯定也比较大,休养生息种田的时间也比较短。
  要从扬州北伐,就得额外多准备两年。如果是从荆益那边运输物资到扬州、然后北伐,那还不如另外找路呢,千里转运大军军需这种事情,损耗浪费太大了。
  所以,在李素的规划中,扬州之地,在未来的天下全面统一战争中,只要扮演“铁砧”的角色即可,“铁锤”交给其他州去扮演。
  能利用扬州隔江对峙的局面、加上南军的水师之利、营造出“千里长江任何一个点我都有可能渡江北伐”的声势,把曹军大量有生力量逼留在长江北岸,不能投放到其他战场,这个收获就已经足够大了。
  看完上面这些分析,或许有人会奇怪:既然扬州之地只要扮演牵制的“铁砧”角色,拉扯敌方兵力,那么是否全取吴会,影响有那么大吗?
  刘备和李素,难道就缺太湖平原那不到两百万的人口和生产力吗?
  答案是:人口和生产力或许不是很重要,就算人口归了刘备,要动员吴会之地损耗也比较大。
  但拿下吴会,最关键的是可以得到长江的入海口——这一点的重要性,如今汉末所有军阀都没注意到,包括刘备也没有注意到,只有李素帮他注意到了。
  毕竟眼下天下诸侯都不觉得海运航路的畅通有多大价值,哪怕已经在三韩和济州岛殖民、掠夺东夷人的曹操,也没有完全意识到长江口的价值。
  拿下了长江口,李素在荆南和交州造的那么多适合远航、低成本海运的大船,刘备阵营在航海上的种田成果,才能充分变现、南方各州彻底互通有无,资源整合优化,提升整个南方的种田成果转化。
  未来,说不定还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对曹操在三韩乃至曰本九州岛的那些小动作,做出反制。在中原大战的时候,提前把曹操的海外人口和物资掠夺渠道掐了。
  万一哪天袁绍反悔了,对糜竺之前许诺的“辽东之地每年给袁绍价值五千万钱的物资进攻,作为辽东臣服的包税”条件不服,想指挥曹操的海军彻底花代价把糜竺灭了。
  只要长江口在李素手上,那么大海就是没有疆界的,李素想救谁就能救谁,保住糜竺不在话下。甚至还有可能对华北沿海地区也搞一把海盗反制。
  可惜的是,计划想的很好,李素手头可以调用的兵力却不多,他拉到柴桑前线的兵马,满打满算三万多人,已经把沿途可吸收转化的战俘都算上了,转化了大约数千人,还有长沙郡鲁肃临时又给他征发的一些兵员。
  还没来得及转化的江东俘虏也有两万多,但那些人忠诚度明显不可靠,一个月前都还是给孙家卖命的。李素如果直接派上战场,说不定就成定时炸弹了。怎么也得感化一年半载、开开诉苦大会、洗掉他们脑中对孙家的忠诚先。
  至于荆州地区的其他兵力,那是不能动的,高顺在南阳-襄阳全权防守,既要扛着雒阳方向,也要扛着颍川许昌方向,压力同样不小。而且高顺不是什么智谋之士,要是被袁绍曹操算计了也挺危险。
  为了消弭这个潜在威胁,李素还把之前派到巴丘、为荆南守将出谋划策的徐庶,派给高顺打下手,帮他查漏补缺一下军务计谋方面的短板。
  同时也请鲁肃继续北上,把治所从长沙移到重新光复不久的江陵。由鲁肃居中统筹整个荆州后方的战争动员、调度资源兼顾支援北线高顺和东线李素,建立一个响应更全面迅速的战略支撑点。
  这种情况下,结果就是李素前线始终只有三万多精锐机动部队。对面的敌人江北有八万、江南三万,加起来又是十一万。
  李素全靠战船科技绝对领先,东吴方面主力战舰损失大半,才能维持住战线。否则光是陆战硬拼,李素连拖平都做不到。
  他现在的计划,就是再次转入相持,继续对峙。等北线刘备击退袁绍、打出一个至少能削弱敌有生力量的胜仗。
  如前所述,去年秋收的时候,刘备阵营的正规军、机动部队,大约在三十二万规模,不算只能守城和搞运输的农兵辅兵。
  这三十二万人,南线就分了十二万,要管好多个州。北线有二十万。
  北线战事顺利的话,如果把驻军削弱一小半,或许能把关羽张飞马超等名将分出一路,顶替南阳的高顺。
  甚至打得好的话,把之前没拿下的雒阳突出部啃下来,然后依托虎牢关,让刘备阵营在河东和南阳的领土连成一片,那也能极大节约北线的防守兵力。
  高顺拿几万人只要不用承担防守任务,全部来支援李素进攻,那隔开曹操全吞吴会、掌握长江入海口,就有点希望了。
  这一步或许又要相持两个月,也许四个月,全看北线什么时候解脱。
  可谓是全国南北一盘棋,所有兵力一个萝卜一个坑,牵一发而动全身。
  哦,说句题外话,在这一段新的相持期间里,李素虽然军事上没什么可做的,但内政方面依然有千头万绪的事儿要处理。
  去年的科举初次南场秋闱带来的人事安排、地方安抚,总归是要继续花心力处理的。
  另外,进入相持阶段后,李素总算是有时间处理之前运动战期间一直没宣判的蔡瑁张允等内奸逆贼——蔡瑁等人是在赵云跟韩当打成和平献城撤退交易后,就被赵云抓获的。
  但这么重要的角色,李素也不想遥控赵云就直接砍掉。怎么也得好好公开审判、让整个荆州各郡的世家大族豪强都认清蔡瑁的罪行,把蔡瑁这个反面教材的宣传价值发挥到最大。
  然后再约个日子明正典刑、把荆州世家大族都请个代表来观斩,回去写篇观后感。
  二月二十日,李素把荆州的治所正式从襄阳移到了江夏,确切地说是江夏的夏口县,并且与之前李素自己修的汉阳县合并,改名武汉——
  夏口这地方,原先别说在整个荆州地位低,甚至在江夏郡内都轮不到当郡治,只是一个普通县城,军事要塞。江夏原本的郡治在鄂县一带。
  (注:这地方历史上吴国时期改名武昌,但跟现代武汉的武昌没关系,就是鄂县。现代的武昌当时还是乡下农村、梁子湖边的沼泽地)
  李素这么安排,也是觉得这个地方更适合作为荆州未来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毕竟在李素的种田建设下,未来的荆州肯定会越发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跟旧时代的经济人口格局相比。
  后世武汉这块地方,位于江汉诸水道的交汇通衢,发展潜力肯定比襄阳更大。
  二月底,李素本着战时状态能节俭就节俭的风格,把夏口和汉阳的城池稍稍扩建,把原本县城里的一些府衙修缮换个幌子,把自己的总督府挪了过来。
  然后,他就让张松、王累等负责人事奖惩的幕僚,偷空把蔡瑁的审理工作推进一下。
  李素也不想搞张汤来俊臣那样的酷吏攀咬,不过张松这人过度揣测了领导意图,结果还真从蔡瑁嘴里撬出来一些“同党”。
  李素拿着名单看了一遍,他也知道哪些人是被冤枉的,哪些确实可能有些嫌疑。李素自然是充分利用这张筹码,一拉一打,把全部荆州世家大族的代表都叫来,区别对待。
  对于某些确凿的,没话可说。那些被蔡瑁乱咬的,李素把口供给他们看,然后在他们磕头求饶解释的时候,当着面把诬陷供词烧了,表示自己明断秋毫不会相信的,希望好自为之。
  三月十五,蔡瑁一族被押到武汉菜市口,与几家同党一起,蔡瑁本人被车裂,其余蔡勋蔡中蔡和……全部枭首,人头穿在市中心的尖木桩上示众一个月。
  就在这段时间里,李素一直心心念念牵挂着的、西北方一千五百里外(直线距离)的河东、并州战场,也总算是打出了些眉目。
  当然,这里面的曲折,暂时说来话长了。
  ——
  ps:这章有点流水账,把南线扫尾盘点一下,之前没交代的都写写完,查漏补缺。明天开头就切回北线先。
  说来也是苦逼,其实是我坑挖大了……我至今还没想好,诸葛亮最终要用什么出彩的计策破袁绍军,才配得上诸葛亮的智商。
  这种卡是真要命。完全靠自己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想个丝丝入扣的计谋,还不开弱智光环,比写几章普通章节还烧脑。
  这种时候是万万爆更不出来的。这比数学奥赛都烧脑,计策想不出来就是想不出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