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529节
朱翊钧对陈矩说道:“你说什么?建州女真和叶赫居然都派了人过来?”
“是,陛下,”陈矩点头答应道:“双方都派了人过来。”
“都怎么说的?”朱翊钧顿时就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回陛下,建州女真来人说叶赫要称王、要造反,他们已经去率军平叛了。”陈矩低着头说道:“叶赫那边说建州女真袭击了他们,想要吞并叶赫,要一统女真和大明作对。现在双方各执一词。”
朱翊钧闻言,顿时就笑了,似乎听到了什么高兴的事,轻快的说道:“这事肯定非常有意思。”
“去把王锡爵和李成梁叫来!”朱翊钧大笑道。
“回陛下,他们人已经站在外头了。”陈矩恭敬的说道:“现在这个消息已经在城里传开了,两位大人听到消息之后就直接赶了过来。”
“还学会在城里散播谣言了?”朱翊钧笑着说道:“看来这手段可以。”
实际上,努尔哈赤在这方面非常擅长,单看历史上他跟明朝在辽东的战争就能看得出来。
努尔哈赤通常会使用几个手段,比如在攻城之前派人潜入城市中,一方面散播谣言说大军要守不住了、要弃城逃跑;另一方面则是打听情报,伺机打开城门。
几乎每一次攻城战,努尔哈赤都这么干过。明军的将领就像不吸取教训一样,每一次都上当。
纵观原本的历史,整个辽东败局就仿佛那些明军将领都被收买了一样。如果不是有很多人战败了就自杀,或者干脆就战死了,朱翊钧甚至都怀疑这些人通敌卖国。
朱翊钧后来才知道,这些文官和将领不是通敌卖国,就是单纯的无能、单纯的蠢。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说的就是他们。
没想到努尔哈赤在这个时候就把这样的办法拿出来了,确实有意思。
朱翊钧问陈矩:“现在外面的舆论如何?”
干这些事,陈矩可比努尔哈赤专业多了。
“回陛下,”陈矩连忙躬着身子说道:“大明的百姓并不是很担心,只是有些商人担心会影响他们的商路。蒙古人那边似乎也没有插手的意思;而其他的女真部族有些人心惶惶。”
朱翊钧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样的情况倒也正常,大明的百姓对这些事并不关心。在他们看来,无非就是两伙无所谓的人打无所谓的仗罢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他们还敢打过来不成?
从始至终,大明的百姓都没有把女真人放在眼里。他们前些年担心的是那些蒙古人,一直被蒙古人打、被蒙古人劫掠。
可是自从上一次戚继光打赢了蒙古人之后,大明百姓再也没了这种担心。
大明的军队已经把蒙古人打怕了,现在蒙古人在大明的城池中那叫一个听话,双方的交流都顺畅了不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什么人被大明百姓放在眼里。蒙古人都服气了,小小的女真人又算得了什么?
商人们担心商路,除此之外也就没有其他的了。女真人的担心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朱翊钧说道:“走吧,去见见王锡爵和李成梁,听听他们两人想要怎么办。”
陈矩不敢怠慢,连忙在前面带路。
陈矩的心里也明白,陛下见这两人也无非就是在一起闲聊。陛下在辽东的日子挺无聊的,跟这两人谈论一下局势似乎挺有意思。
陛下对这件事似乎也非常感兴趣,实际动作那是根本就没有。
从前些日子开始,这三位就一直在一起商量搞很多的事,但实际动作一直不多。除了加强消息、调动情报,其他好像也没做什么事。
很快,朱翊钧就在前面见到了王锡爵和李成梁。
朱翊钧笑着说道:“事情你们都已经听说了吧?”
“回陛下,已经听说了。”王锡爵两人一起躬身说道。
“那就说说吧,你们是怎么看的?”朱翊钧摆了摆手,自己就先笑了起来,很是开心。
见状,李成梁和王锡爵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有笑。
王锡爵向前走了一步,面色严肃又担心的说道:“陛下,这恐怕是早有预谋啊!”
第七六六章 蒙古军
“王爱卿怎么看的,说说?”朱翊钧笑着坐了下来。
“是,陛下。”王锡爵面容严肃的答应道:“努尔哈赤的时间拿捏得也太准了,如果早一些,很可能会被阻止;如果晚一些,很可能会惹怒咱们。”
“另外,努尔哈赤如果真的是在出兵之时就送来了消息,或者是在出兵之前就送来了消息,绝对不会现在到。虽然努尔哈赤说路上耽误了,但是臣不相信。”
闻言,朱翊钧就笑了。
不要说王锡爵不相信了,自己也不相信。这很明显就能看得出来,努尔哈赤就是故意的,摆明了就是要弄出现在这种情况。
说白了就是他把事做了,然后给大明一个台阶下,心里赌定大明不敢拿他怎么样。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你不能动手。等到你能动手的时候,我也就不害怕你动手了。
朱翊钧又笑着问李成梁:“李爱卿,你也这么觉得?”
闻言,李成梁连忙恭敬地说道:“回陛下,臣也这么觉得。而且从这件事就能看得出来建州女真狼子野心,一丝一毫的忠诚之心都没有。在这里动心机、想这样的办法,说白了就是不把大明放在眼里!”
“哈哈哈哈哈!”朱翊钧爽朗地开怀大笑。
显然李成梁说这样的话也是出于他自己的角度,这里也有他的动机——他想打这一仗。
这些日子,朱翊钧也收到了不少情报,辽东的大小军官都想打这一仗。一方面是朝廷的军改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很多人都想表现一把,希望能在接下来的军改当中占到便宜。
另一方面,功劳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或者说朝廷爵位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上一次大战的机会摆在眼前却平白无故的溜走了,这次又来了机会,怎么也要抓住。
表面上看起来这些爵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需要降等袭爵。可是每个人都知道,这附带的福利和隐藏的福利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这一代的爵位获得者,孩子可以上皇家将军学院,甚至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这种待遇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等到将来儿子从皇家将军学院毕业了,也可以打仗获得爵位。
如此一来,就可以保证自己家的爵位不断传承下去,甚至还能升上去。
因为朝廷军事改革以后,就没有世袭罔替的将军了。没有了军户制度,也就没有了世袭的军官。
做这种改革,如果不是朱翊钧准备了这么多年、不是自己背后有这么多人支持,大明早就已经闹翻天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世袭军官们,他们祖辈传下来的位置,你说拿走就拿走?
军队改革的阻力一直都在这。
可现在他们想要一个机会,那就是获得爵位。这也是朱翊钧给他们开出来的另一条路,让他们把方向弄到爵位上,而不是在跟朝廷的斗争上。
在这方面,朱翊钧也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如果直接抬压下去的话阻力太大。
朱翊钧看向李成梁的目光有些迟疑,辽东是不是真的要打一仗?
自己不愿意现在动手,不是因为不想在辽东动手,也不是因为努尔哈赤不想打。
最主要原因是辽东会有大战,而且时间不会太远。要在辽东开始大战之前,把军事改革完成。
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再压下去恐怕要出事了。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李爱卿,你制定一份计划出来。如果这一仗要打,该怎么打,好好想一想。”
“是,陛下。”李成梁恭敬地说道:“臣已经有准备了。”
闻言,朱翊钧就是一愣,有些迟疑的问道:“你已经有准备了?”
“是,陛下。”李成梁连忙答应道:“自从出了这件事以后,臣就在准备了,各种计划都制定过了。”
“那你说说看。”
“是,陛下。”李成梁点头答应道:“首先是在人员上,臣觉得应该将周围的蒙古部族全都叫过来,让他们跟大明组成联军。”
朱翊钧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不得不说,李成梁这个方向是对的。不过把蒙古人全都叫过来就免了,要让他们在女真人背后捅刀子闹事、让他们去打女真人,解决了大明兵力不足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大明付出的无非就是一些钱粮而已,不算什么大事。
何况这一次真的成了的话,以后蒙古人成为大明的哥萨克,难度就不会特别大。只要时间长了,他们就全都会习惯。
“只是有一件事臣一直在考虑,”李成梁有些无奈的说道:“究竟是把蒙古人单独编成军,还是把他们全都纳入大明的军队,臣一直在迟疑。”
朱翊钧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
这件事根本就不是李成梁能做主了,他现在提出来无非就是让自己考虑一下而已。即便最后做决定,也不是李成梁说了算。
把蒙古人单独成军?还是编入大明的战斗序列?
这两种做法有好有坏,如果是单独成军,改革的阻力小,蒙古人不会觉得大明是想吞并了他们;缺点是他们还是保持了独立性,一旦哪一天闹翻脸的话,他们还有都能独立侵略大明的能力,这恐怕也是很多人最大的担忧。
至于编入大明的战斗序列,改革阻力大是肯定的,那些蒙古人肯定不愿意把自己的军权交出来。除此之外,大明士兵和蒙古士兵相处也是一个问题,搞不好就会出问题;好处自然就是瓦解了蒙古的武装力量。
朱翊钧根本就没有迟疑,说道:“这件事不用商量,你也不用多想,把他们单独编成一军,不入咱们的战斗序列。”
朱翊钧也有考虑,蒙古人即便保持独立性,在自己看来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武器出现代差蒙古兵根本追不上的时候。
你没有什么危险了,让你单独成军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自己要发展的不是蒙古人兵,而是生活在中下层的生活困苦受到压迫的蒙古人,自己只要做的是让他们以单独的个体在大明生活,先从赋予他们普通的公民权开始。
比如说他们的首领之子来经常读书,让他们普通百姓的孩子可以在大明生活、读书甚至参加科举。
如果你想当大明的将军,也可以参加武举;你想当兵的话,你也可以参加大明的军队,但是必须以个人的身份来参加。
自己要让他们觉得大明生活比原来的生活更好。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能解决。
辽东的民族大融合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拉开序幕,而不是通过各种强迫和威压的手段去做,那样不安稳。
地基打得不牢靠,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好。
李成梁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选择,但是他也明白皇帝既然下了决定,就不是自己能改变的。
李成梁躬身说道:“是,陛下,臣明白。”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由你负责召集蒙古人。你要记住,是自愿的,告诉他们,给大明作战是有好处的,朕不会亏待了他们。”朱翊钧笑着说道。
“你也可以和他们谈一谈酬劳,听一听他们想要什么,毕竟雇短工也需要花钱。”
第七六七章 攻不下的叶赫城
两人一听皇帝这么说就明白了。
“是,陛下,”陈矩点头答应道:“双方都派了人过来。”
“都怎么说的?”朱翊钧顿时就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回陛下,建州女真来人说叶赫要称王、要造反,他们已经去率军平叛了。”陈矩低着头说道:“叶赫那边说建州女真袭击了他们,想要吞并叶赫,要一统女真和大明作对。现在双方各执一词。”
朱翊钧闻言,顿时就笑了,似乎听到了什么高兴的事,轻快的说道:“这事肯定非常有意思。”
“去把王锡爵和李成梁叫来!”朱翊钧大笑道。
“回陛下,他们人已经站在外头了。”陈矩恭敬的说道:“现在这个消息已经在城里传开了,两位大人听到消息之后就直接赶了过来。”
“还学会在城里散播谣言了?”朱翊钧笑着说道:“看来这手段可以。”
实际上,努尔哈赤在这方面非常擅长,单看历史上他跟明朝在辽东的战争就能看得出来。
努尔哈赤通常会使用几个手段,比如在攻城之前派人潜入城市中,一方面散播谣言说大军要守不住了、要弃城逃跑;另一方面则是打听情报,伺机打开城门。
几乎每一次攻城战,努尔哈赤都这么干过。明军的将领就像不吸取教训一样,每一次都上当。
纵观原本的历史,整个辽东败局就仿佛那些明军将领都被收买了一样。如果不是有很多人战败了就自杀,或者干脆就战死了,朱翊钧甚至都怀疑这些人通敌卖国。
朱翊钧后来才知道,这些文官和将领不是通敌卖国,就是单纯的无能、单纯的蠢。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说的就是他们。
没想到努尔哈赤在这个时候就把这样的办法拿出来了,确实有意思。
朱翊钧问陈矩:“现在外面的舆论如何?”
干这些事,陈矩可比努尔哈赤专业多了。
“回陛下,”陈矩连忙躬着身子说道:“大明的百姓并不是很担心,只是有些商人担心会影响他们的商路。蒙古人那边似乎也没有插手的意思;而其他的女真部族有些人心惶惶。”
朱翊钧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样的情况倒也正常,大明的百姓对这些事并不关心。在他们看来,无非就是两伙无所谓的人打无所谓的仗罢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他们还敢打过来不成?
从始至终,大明的百姓都没有把女真人放在眼里。他们前些年担心的是那些蒙古人,一直被蒙古人打、被蒙古人劫掠。
可是自从上一次戚继光打赢了蒙古人之后,大明百姓再也没了这种担心。
大明的军队已经把蒙古人打怕了,现在蒙古人在大明的城池中那叫一个听话,双方的交流都顺畅了不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什么人被大明百姓放在眼里。蒙古人都服气了,小小的女真人又算得了什么?
商人们担心商路,除此之外也就没有其他的了。女真人的担心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朱翊钧说道:“走吧,去见见王锡爵和李成梁,听听他们两人想要怎么办。”
陈矩不敢怠慢,连忙在前面带路。
陈矩的心里也明白,陛下见这两人也无非就是在一起闲聊。陛下在辽东的日子挺无聊的,跟这两人谈论一下局势似乎挺有意思。
陛下对这件事似乎也非常感兴趣,实际动作那是根本就没有。
从前些日子开始,这三位就一直在一起商量搞很多的事,但实际动作一直不多。除了加强消息、调动情报,其他好像也没做什么事。
很快,朱翊钧就在前面见到了王锡爵和李成梁。
朱翊钧笑着说道:“事情你们都已经听说了吧?”
“回陛下,已经听说了。”王锡爵两人一起躬身说道。
“那就说说吧,你们是怎么看的?”朱翊钧摆了摆手,自己就先笑了起来,很是开心。
见状,李成梁和王锡爵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有笑。
王锡爵向前走了一步,面色严肃又担心的说道:“陛下,这恐怕是早有预谋啊!”
第七六六章 蒙古军
“王爱卿怎么看的,说说?”朱翊钧笑着坐了下来。
“是,陛下。”王锡爵面容严肃的答应道:“努尔哈赤的时间拿捏得也太准了,如果早一些,很可能会被阻止;如果晚一些,很可能会惹怒咱们。”
“另外,努尔哈赤如果真的是在出兵之时就送来了消息,或者是在出兵之前就送来了消息,绝对不会现在到。虽然努尔哈赤说路上耽误了,但是臣不相信。”
闻言,朱翊钧就笑了。
不要说王锡爵不相信了,自己也不相信。这很明显就能看得出来,努尔哈赤就是故意的,摆明了就是要弄出现在这种情况。
说白了就是他把事做了,然后给大明一个台阶下,心里赌定大明不敢拿他怎么样。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你不能动手。等到你能动手的时候,我也就不害怕你动手了。
朱翊钧又笑着问李成梁:“李爱卿,你也这么觉得?”
闻言,李成梁连忙恭敬地说道:“回陛下,臣也这么觉得。而且从这件事就能看得出来建州女真狼子野心,一丝一毫的忠诚之心都没有。在这里动心机、想这样的办法,说白了就是不把大明放在眼里!”
“哈哈哈哈哈!”朱翊钧爽朗地开怀大笑。
显然李成梁说这样的话也是出于他自己的角度,这里也有他的动机——他想打这一仗。
这些日子,朱翊钧也收到了不少情报,辽东的大小军官都想打这一仗。一方面是朝廷的军改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很多人都想表现一把,希望能在接下来的军改当中占到便宜。
另一方面,功劳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或者说朝廷爵位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上一次大战的机会摆在眼前却平白无故的溜走了,这次又来了机会,怎么也要抓住。
表面上看起来这些爵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需要降等袭爵。可是每个人都知道,这附带的福利和隐藏的福利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这一代的爵位获得者,孩子可以上皇家将军学院,甚至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这种待遇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等到将来儿子从皇家将军学院毕业了,也可以打仗获得爵位。
如此一来,就可以保证自己家的爵位不断传承下去,甚至还能升上去。
因为朝廷军事改革以后,就没有世袭罔替的将军了。没有了军户制度,也就没有了世袭的军官。
做这种改革,如果不是朱翊钧准备了这么多年、不是自己背后有这么多人支持,大明早就已经闹翻天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世袭军官们,他们祖辈传下来的位置,你说拿走就拿走?
军队改革的阻力一直都在这。
可现在他们想要一个机会,那就是获得爵位。这也是朱翊钧给他们开出来的另一条路,让他们把方向弄到爵位上,而不是在跟朝廷的斗争上。
在这方面,朱翊钧也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如果直接抬压下去的话阻力太大。
朱翊钧看向李成梁的目光有些迟疑,辽东是不是真的要打一仗?
自己不愿意现在动手,不是因为不想在辽东动手,也不是因为努尔哈赤不想打。
最主要原因是辽东会有大战,而且时间不会太远。要在辽东开始大战之前,把军事改革完成。
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再压下去恐怕要出事了。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李爱卿,你制定一份计划出来。如果这一仗要打,该怎么打,好好想一想。”
“是,陛下。”李成梁恭敬地说道:“臣已经有准备了。”
闻言,朱翊钧就是一愣,有些迟疑的问道:“你已经有准备了?”
“是,陛下。”李成梁连忙答应道:“自从出了这件事以后,臣就在准备了,各种计划都制定过了。”
“那你说说看。”
“是,陛下。”李成梁点头答应道:“首先是在人员上,臣觉得应该将周围的蒙古部族全都叫过来,让他们跟大明组成联军。”
朱翊钧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不得不说,李成梁这个方向是对的。不过把蒙古人全都叫过来就免了,要让他们在女真人背后捅刀子闹事、让他们去打女真人,解决了大明兵力不足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大明付出的无非就是一些钱粮而已,不算什么大事。
何况这一次真的成了的话,以后蒙古人成为大明的哥萨克,难度就不会特别大。只要时间长了,他们就全都会习惯。
“只是有一件事臣一直在考虑,”李成梁有些无奈的说道:“究竟是把蒙古人单独编成军,还是把他们全都纳入大明的军队,臣一直在迟疑。”
朱翊钧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
这件事根本就不是李成梁能做主了,他现在提出来无非就是让自己考虑一下而已。即便最后做决定,也不是李成梁说了算。
把蒙古人单独成军?还是编入大明的战斗序列?
这两种做法有好有坏,如果是单独成军,改革的阻力小,蒙古人不会觉得大明是想吞并了他们;缺点是他们还是保持了独立性,一旦哪一天闹翻脸的话,他们还有都能独立侵略大明的能力,这恐怕也是很多人最大的担忧。
至于编入大明的战斗序列,改革阻力大是肯定的,那些蒙古人肯定不愿意把自己的军权交出来。除此之外,大明士兵和蒙古士兵相处也是一个问题,搞不好就会出问题;好处自然就是瓦解了蒙古的武装力量。
朱翊钧根本就没有迟疑,说道:“这件事不用商量,你也不用多想,把他们单独编成一军,不入咱们的战斗序列。”
朱翊钧也有考虑,蒙古人即便保持独立性,在自己看来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武器出现代差蒙古兵根本追不上的时候。
你没有什么危险了,让你单独成军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自己要发展的不是蒙古人兵,而是生活在中下层的生活困苦受到压迫的蒙古人,自己只要做的是让他们以单独的个体在大明生活,先从赋予他们普通的公民权开始。
比如说他们的首领之子来经常读书,让他们普通百姓的孩子可以在大明生活、读书甚至参加科举。
如果你想当大明的将军,也可以参加武举;你想当兵的话,你也可以参加大明的军队,但是必须以个人的身份来参加。
自己要让他们觉得大明生活比原来的生活更好。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能解决。
辽东的民族大融合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拉开序幕,而不是通过各种强迫和威压的手段去做,那样不安稳。
地基打得不牢靠,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好。
李成梁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选择,但是他也明白皇帝既然下了决定,就不是自己能改变的。
李成梁躬身说道:“是,陛下,臣明白。”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由你负责召集蒙古人。你要记住,是自愿的,告诉他们,给大明作战是有好处的,朕不会亏待了他们。”朱翊钧笑着说道。
“你也可以和他们谈一谈酬劳,听一听他们想要什么,毕竟雇短工也需要花钱。”
第七六七章 攻不下的叶赫城
两人一听皇帝这么说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