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不过等庄继华和蒋先云回到司令部时,蒋介石的雷霆之怒立刻爆发,庄继华和蒋先云均被停职,他们的职务由贺衷寒和惠东升代替。蒋先云没有分辨,庄继华却替蒋先云抱不平,认为命令是自己下的。蒋先云只是执行了自己的命令,因此事情与蒋先云无关。要撤职就撤他的。蒋介石一听庄继华居然还在打抱不平,更生气了,一怒之下把他们轰出了办公室。
几天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有喜有忧,国内一遍支持,广东政府威望空前高涨;国外则是战云密布,英国人磨刀赫赫。大本营各派领袖也彷徨不安,争夺即将成立地国民政府位置的斗争却也平息下来。大家都把注意力转到英国人是否派兵地问题上了。
广州市面上一夕三惊,各种流言纷纷流传。大本营紧急命令各军作好战争准备,进入广西的李济深部主力被调回西江,川军被调到清远、清新,谭延恺湘军主力调至英德;粤军主力调到东莞;广西李宗仁黄绍弘所部迅速攻占南宁,陆荣庭通电下野,随后李黄二部不待休整立刻分兵扫荡韩彩凤、蒙仁潜、陆福祥等陆部残兵,广西形成李、黄与沈鸿英两雄对峙的局面。
大本营对党军擅自挑起战端非常震怒。胡汉民、伍朝枢、邓泽如等人纷纷要求惩办挑起擅自行动的庄继华和蒋先云,廖仲恺坚决反对。
“如果惩办庄继华和蒋先云那么就承认错在我方,就会被英国人抓住小辫,不利于外交交涉。”廖仲恺在会上大声疾呼。
廖仲恺的意见得到陈友仁、谭平山等人的支持,许崇智对庄继华也有好感,因此也反对惩办庄继华。汪精卫借机调停。作出视事件的发展再作处理地决定。
不过廖仲恺虽然反对惩办庄继华却也对他不识大体的举动非常生气,会议结束后,他就到卫戍司令部,与蒋介石共同“审理”庄继华和蒋先云,他想问问庄继华为什么要这么冲动。
“你说说吧,为什么不顾蒋先云的反对要坚持开枪?”蒋介石这两天查清了事情的全过程,知道事先蒋先云坚决劝阻过庄继华。
“无关,你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冲动的事呢?”为了避嫌,廖仲恺也邀请了政治部周主任来参加询问。
“校长、政委,不能全怪文革。这事我也有责任。”蒋先云不愿让庄继华一个人承担责任。因此抢在庄继华前面说话。
这些天司令部上下议论纷纷。年轻军官多半兴奋,视庄继华和蒋先云为楷模;年长点的军官却为他们捏把汉。还有部分对庄继华不满的人则兴高采烈,认为他肯定要倒大霉了,其中尤以王柏龄为甚,他四处宣扬,说他早看出庄继华迟早要闯大祸,这下应了他地话了。
不过面对三大巨头的“审查”,庄继华却没有丝毫担心,他一开口就让三人吃惊:
“我没有冲动,我是故意的。”
故意的,三巨头面面相窥,蒋介石脸色唰地一下通红,廖仲恺也失去平静的心态,有些恼怒的站起来问:“故意地,那你为什么要故意引起这起事端?”
庄继华双眼平视前方,声音洪亮的说:“因为我们至少能打成平手。要不是大本营下的命令太早,我可能就打进沙面租界了。”
蒋介石怒极而笑:“呵呵,了不起呀,了不起。看来大本营还阻碍你建立丰功伟业了。”
周主任皱眉想想,感到事情不是这样简单,这个庄继华绝对不是冲动的人,那么之所以这样,必定是有所发现,说不定情报科掌握了什么情报:“你是不是掌握有什么情报?”
周主任的话一出口,蒋介石立刻警觉起来,如果庄继华掌握什么情报,没有报告就擅自行动,那绝对是不能容忍的,因此他死死盯住庄继华,看他怎么回答。
“没有,情报科成立的时间太短,情报工作才刚刚开始,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对英国的情报搜集。”庄继华老老实实的说。
周主任这下也不知道庄继华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了。
“我说我是故意地,是因为我对当时地局势有个基本判断,就是即便我们还击,英国人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庄继华说。
“为什么?你怎么得出这样的判断地?”廖仲恺有些意外,即便是他也不敢下这样的判断。
“英国自从欧战之后,国力大幅下降,已经不再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接替了它;英国的国力下降,对殖民地的控制能力就减弱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增强了,比如印度,自从印度国大党成立之后,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越来越强,英国被迫在印度驻扎重兵,中东的埃及,伊拉克等国的独立运动也十分强烈,他们与印度的不同在于,印度是采取和平的不合作方式,这些国家采取的却是武装斗争方式,英国必须在这些国家又驻扎重兵,维持这些兵力的经费会象海绵那样慢慢吸干英国政府的血。”
“欧战之后,美国、日本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兴起,他们对英国独霸殖民地的资源和市场非常不满,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他们的挑战,因此世界战略格局由英国主导转变为美国苏联主导,其次才是英国法国日本等国。”
“欧战中,英国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欧战结束才七年,它的经济还远未恢复,我估计他连派兵来的军费都没有。别看他在中国四处杀人,其实他害怕得很,属于那种…纸老虎,一戳就破,只是那些军阀害怕洋人不敢去戳而已。”庄继华侃侃而谈,说到纸老虎时,一脸不肖。
“你就那么有把握?”廖仲恺惊讶片刻后问。
庄继华与这个时代的人的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信心。他是前世来的,前世的中国人民族自信心比现在的中国人强大太多,英国根本没放在眼里。不信读者可以自行在大街上做个调查,题目就是与中英单独交战的结果,我相信包括英国人在内,选择中国胜的占80%。没有这种实力,没有这种信心,撒切尔夫人就那么容易答应让香港回归?
“百分之百的把握没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还是有的。”庄继华说。
“百分之八十?你好大的口气,要是英国人派兵进攻广州呢?”蒋介石问,不过他的口气已经缓和下来了。
“那就把广州让给他们。”庄继华满不在乎的说。
“让给他们?你说得真轻巧。”蒋介石这下已经生气不起来了。
“让给他们不等于他们就打赢了战争。”庄继华解释道:“把广州让给他们,是因为如果选择广州城为战场,他们能得到海军火力的支持,而我们没有海军,不能压制敌人的海军火力,我们的损失会非常大,所以我们向北撤退,诱敌深入,等他们脱离了海军火力支持的范围,再与他们交战。其实我现在很希望他们派兵来,看看地图,英国人的运输线有几万公里,来回一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只消拖上一年,英国的财政就得破产,那个时候他就是想撤也要经过我们同意。”
庄继华的话让三巨头再次陷入沉默,过了好一会,廖仲恺才问:“如果英国政府坚持发兵,你认为他们能派出多少部队?”
“不会超过十万。”庄继华在心里计算一下说道。英国能派多少部队来,其实他也不知道,不过为了增强自己上面那番话,他才故意说了这么个数字。
“十万。”蒋介石呆呆的坐在椅子上。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二节沙基(五)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二节沙基(五)
庄继华见蒋介石的样子心知坏了,敌人的的数量说多了,把他吓住了,摆了赶紧补救:“英国地盘没有广东大,人口没有广东多,十万人只是我得一个估计,是从英国能派出的最大数量,实际上我认为,英国政府恐怕脸一半都派不出来。”
说着给周主任递个眼色,周主任会意,故作思索的说:“文革,看来你对英国的了解不多呀,欧战开战之初,英国向法国派出的远征军也不过十万人,还必须由法国提供部分后勤,由此可见真要派兵到广东来,三万顶天了。”
“对,对,周主任在欧洲留学过,对英国的事情了解多些,学生的估计太离谱。其实考虑后勤和财政方面的因素,这个数字应该还高了。”庄继华立刻顺杆上爬给蒋介石宽心。
两人一唱一和,渐渐的把英国人的数量变成了一万,这个数字让蒋介石感到不是那么可怕了,便开始为刚才的失态找回面子。
“不管他来一万还是十万,都没什么可怕的,我们广大工农,还有苏俄为后盾,定能取得胜利。”蒋介石整理一下思路后又说:“不过,文革,除了派兵外,英国还会有什么阴谋?”
“校长提醒得对,如果派兵不成,英国人肯定会把目光转向我们内部,这有两个层面;一是**阵营内部;另外就是中国内部。可不管是那个层面他的办法无外收买,鼓动两手。收买**阵营内部地不稳定分子。鼓动国内的军阀。因此学生建议下一步是整顿内部,主要是整顿财政和军队。具体的在学生在报告里已经向校长作了详细说明。”
“嗯。”蒋介石点点头:“川军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喻培棣已经表态,他将支持整顿川军。其他的,…..,”庄继华说到这里犹豫了下,他看看蒋介石,见蒋介石正盯着他。只要说道:“学生停职后,工作就移交给贺衷寒了。现在的发展,学生不知道。”
“这不行,贺衷寒不了解川军的情况,他来接手会严重影响工作进度,川军地工作还是由你负责,你不要躲清闲。”蒋介石扳着脸说。
庄继华心中大骂停老子的职是你做地,现在来说我躲清闲。操。
“贺衷寒哪里我给他打招呼,你的情报科长职务虽然暂时停了,但具体的川军工作还是由你负责。蒋先云也一样,营里的还是要关心,别以为这是给你们放假。”蒋介石说道最后语气严厉。停职之后,蒋先云还在青军会和共产党组织内继续工作,庄继华则一副享受假期的模样,整天四处闲逛。宿舍里根本看不见人。
“是。”庄继华和蒋先云同时答道。
“文革,照你估计整顿川军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廖仲恺问。
“沙基之后,政治形势于我有利,学生以为可以加快进度,不过与熊克武摊牌的时候,最好是以国民政府的名义摊牌。”庄继华说。
“嗯。那就快了。”要不是沙基惨案,国民政府地人事就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正式宣布了。
“你的报告中有整顿川军的步骤,可你想过整顿的方式没有?”廖仲恺又问。
“学生想过,整顿川军主要是思想整顿;初期要向每个团派出工作组,工作组的成员主要由擅长思想工作的同志组成,待士兵的地思想整顿完成之后,再派入部分军事干部,加上留用的原川军干部,组成新的指挥体系。”在原来的方案中没有如何整编的计划。因为当时还不知道能否和平整编。庄继华也就没有把这部分详细列出来,只是略微提到。
“工作队?你有没有具体人选?”蒋介石想想后问。
“没有。”庄继华立刻答道。
“没有?”庄继华的回到让廖仲恺有些意外:“不要有什么顾虑。大胆地说,再说你说的我们也只是参考。”
“真没有,这不是学生应该操心的事。不过按照学生的计划,川军主要是思想整顿,因此工作队员必须擅长思想工作。”庄继华没有松口,只是他的暗示非常明确,黄埔军校中最擅长作政治思想工作的非周主任莫属。
周主任心中暗赞庄继华懂得藏拙,嘴里却说:
“原来文革这段时间在忙这个,我说为何这几天报上批评熊克武的文章不少。做得好,我看文革作思想工作是很有一套的。”庄继华作川军工作是蒋介石和廖仲恺秘密安排的,今天要不是蒋介石提出来,周主任根本不知道。不过他们的谈话加上猜想已经让周主任了解了事情地大致经过,再联想到这两天报上地批判熊克武军阀思想的文章,周主任明白熊克武就范只是时间问题。
“你不要夸他,en来,文革性情太躁,你这一夸,下次他不知道闯出什么祸来。”蒋介石嘴上批评,脸上爱惜之情流露无疑。
“周主任是我们黄埔最会作思想工作地人,可惜,党军还要扩编,党军是我们的根本,因此周主任是不会参加这个工作。蒋介石想想后说:“这个任务的人选我心里已经定了,到时候我会告诉你们。你们回去吧。”
“是。”庄继华和蒋先云向三巨头敬礼后转身离去。
等两人出去之后,蒋介石向廖仲恺和周主任说:“你们看到时候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俩怎么样?”
“我看可以。”廖仲恺立刻赞同。
“让他们俩搭档。”周主任感到有些意外,他不知道蒋介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庄继华最近这段时间风头太盛,沙基时甚至要下蒋先云的枪,而且蒋先云的军阶低一级,因此必然是以庄继华为主,蒋先云就很难开展工作。
“嗯,庄继华胜在多智,蒋先云胜在稳重,让庄继华当队长,蒋先云当党代表来制约庄继华,别再闯出什么祸来。”蒋介石这么说。周主任完全找不出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因此他也表示赞同。
沙基事件余波未熄,不过除了珠江口增加了两艘巡航的军舰、香港增加了一团穿裙子的苏格兰士兵外,英国人的色厉内荏已表露无遗。
对英国政府的照会,大本营在商讨回应时,廖仲恺力主以强硬应对,鲍罗廷适时宣布,苏联政府将向广东政府提供五万支步枪,两百挺机枪、七十门大炮,以及相应的弹药,这批物资已经在海参威启运,不日将抵达广州,同时宣布的还有苏联将向广东政府提供三百万卢布的经济援助,以帮助广东政府稳定财政,另外苏联总工会还向省港大罢工提供五十万卢布的援助金。在宣读完一连串数据之后,鲍罗廷补充说这批军械和资金将优先保障党军的扩编。这让蒋介石喜出望外,却也引起其他各军的眼红。
最后大本营决定以强硬态度拒绝英国照会,同时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要求英国政府严惩沙基肇事者,撤退军舰,赔偿沙基死难国人的经济损失。
广东政府的态度在国内再次受到国人的高度赞扬,陈独秀在新一期《新青年》中发表文章,号召青年到广东去,参加反抗帝国主义的大战,为争取民族独立,为国民**奋战。
大批热血青年从华北、从西北、从西南、从华东、从华中,涌向广东,涌向黄埔。
国民党的领袖们忽然发现,国民党在国内民众中的威望空前高涨,北京执政府声名狼藉;大多数人认为国民党应该取代北京执政府,并对这个政府表现出强烈的信心。省港军民更是信心倍增,香港罢工持续扩大,到六月底向所有行业全部罢工,同时香港华人商社宣布为抗议英方制造沙基惨案,香港商人联合会从即日起罢市。
香港彻底瘫痪了。
省港罢工委员会在广州成立,苏兆征当选为罢工委员会委员长。罢工委员会发出呼吁,呼吁封锁香港,不要向香港卖出大米食盐布匹等生活用品,这个呼吁很快得到广东政府的支持。
廖仲恺适时上书中央,建议立刻组建国民政府,这个建议得到大多数中央委员的赞同。
在这个背景下,庄继华对川军的工作进展更加顺利,报纸上连篇累犊的讨论,让最不关心的政治的军人也感到川军已是山雨欲来,高级将领普遍丧失信心。庄继华与川军将领的交往更加频繁顺利,喻培棣的态度更加坚定,张冲则暗示只要“价钱”合适,他完全支持整编,龙光信心丧失,认为部队交给国民政府比再次流窜要强得多。熊克武想反击却不得要领,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如果反击,那么军阀的罪名落实;如果任其发展,部队军心必然垮掉。他对高级将领的思想动态有所了解,为了防止高级干部的背叛,他开始采取措施团结中低层干部;可是一来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二来部队在广东浓烈的**氛围影响下,思想已经发生变化,不再象以前那样盲目忠于他了。
七月一日,国民政府宣布成立,汪精卫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胡汉民担任外交部长,廖仲恺担任财政部长。蒋介石荣升军事委员会委员,位列汪、胡、廖之后。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三节整编(一)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三节整编(一)
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熊克武也进入了军事委员会,成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可他却心事不宁,最近报上关于国民党四川失败的分析讨论已经越来越激烈,结论也越发明确。面对这样的结论,熊克武却无法分辩,因为分辩就必然要指责孙中山,而指责孙中山又反过来坐实了军阀之名。如果沙基枪响之前他还能找到一点办法的话,沙基之后,军心民气都在国民政府一边,他彻夜难眠,不知道该如何化解目前的局面。他隐隐感到川军整编已成大势所趋。
沙基反击,尽管知道内情的高级将领知道这是党军中的几个下级军官的擅自行动,可宣传口径上却统一为党军,因此作为党军司令的蒋介石在国人眼中几成民族英雄,并成功超越前上司许崇智,成为在新一届军事委员会中与汪精卫和谭延恺并列的三个常务委员,直接参与了沙基的喻培棣却湮没无名,对这种情况熊克武却无法指责。
沙基之后喻培棣向他报告过当时的情况,他认为英国人肯定要报复,因此指示喻培棣不要声张,没成想沙基反击在全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抵抗的党军成为国民心中军队的楷模。要是当初挂上川军,对他摆脱目前窘境将产生莫大帮助。
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报上炒作的英国威胁越来越大,为此蒋介石连续提出两道议案,整顿财政、整顿军队;这两条议案立刻在政府和军队内掀起轩然大*。
整顿财政的核心是全省财政权收归国民政府。各军不再管收税,各军军饷由国民政府发放。各军对这个议案态度不一,税收少地谭延恺、朱培德、熊克武都表示赞成,李福林、李济深税收稍微多些,还在犹豫。许崇智税收最多,坚决反对。
整顿军队的核心在于点编人枪,按照苏俄方式建军。军队将领对此将信将疑。在会上均不表态支持,甚至连谭延恺也默不作声。任凭军委会主席汪精卫和廖仲恺口水说干。会场依然沉默。
会后汪精卫、蒋介石请熊克武到汪精卫的办公室谈话,熊克武知道决定川军命运或者决定他本人命运的时刻来到了。
“锦公,你是同盟会和国民党的老同志了,我们希望您能带头,支持整军方案。”在汪精卫的办公室里蒋介石开门见山的对熊克武说。
“介石你没看见报上怎么说地,我可是军阀。”尽管熊克武心里有了准备,可他仍然忍不住发牢骚。
“我看了最近的报纸。有些说法确实过火。”汪精卫笑着从白斯同地手里结果茶杯,放在熊克武的面前,然后挥手让白斯同出去。
“过火?那是问罪。”熊克武没好气的说,不过他还不清楚他们究竟要自己作什么,如果自己拒绝的话,他们会把自己怎么样。
“锦公,您就不要与这些小孩子怄气了,别人不清楚当年的事。我们还是清楚的。”汪精卫这话差点让熊克武落泪。
“当年的事情能全怪我吗?况且四川失败也是在与总理和解之后发生地,总理也应该承担一半责任。”熊克武负气说道。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锦公能来广东说明锦公还是心向**的。”汪精卫避开对当年事情的追究,把话题拉回到今天谈话的主要目的。
“对,兆铭说得不错,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我们还是谈谈整军的事情吧。”蒋介石也说道。
熊克武平复心境,淡淡地说:“二位是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的主要领导,你们有什么想法就说吧。”
“还是那句话,希望锦公能带头整军。”蒋介石说
“带头?我怎么带头?”熊克武明知故问。
“我们希望你能在会上表态支持整军,并首先整顿川军。”蒋介石说。
几天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有喜有忧,国内一遍支持,广东政府威望空前高涨;国外则是战云密布,英国人磨刀赫赫。大本营各派领袖也彷徨不安,争夺即将成立地国民政府位置的斗争却也平息下来。大家都把注意力转到英国人是否派兵地问题上了。
广州市面上一夕三惊,各种流言纷纷流传。大本营紧急命令各军作好战争准备,进入广西的李济深部主力被调回西江,川军被调到清远、清新,谭延恺湘军主力调至英德;粤军主力调到东莞;广西李宗仁黄绍弘所部迅速攻占南宁,陆荣庭通电下野,随后李黄二部不待休整立刻分兵扫荡韩彩凤、蒙仁潜、陆福祥等陆部残兵,广西形成李、黄与沈鸿英两雄对峙的局面。
大本营对党军擅自挑起战端非常震怒。胡汉民、伍朝枢、邓泽如等人纷纷要求惩办挑起擅自行动的庄继华和蒋先云,廖仲恺坚决反对。
“如果惩办庄继华和蒋先云那么就承认错在我方,就会被英国人抓住小辫,不利于外交交涉。”廖仲恺在会上大声疾呼。
廖仲恺的意见得到陈友仁、谭平山等人的支持,许崇智对庄继华也有好感,因此也反对惩办庄继华。汪精卫借机调停。作出视事件的发展再作处理地决定。
不过廖仲恺虽然反对惩办庄继华却也对他不识大体的举动非常生气,会议结束后,他就到卫戍司令部,与蒋介石共同“审理”庄继华和蒋先云,他想问问庄继华为什么要这么冲动。
“你说说吧,为什么不顾蒋先云的反对要坚持开枪?”蒋介石这两天查清了事情的全过程,知道事先蒋先云坚决劝阻过庄继华。
“无关,你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冲动的事呢?”为了避嫌,廖仲恺也邀请了政治部周主任来参加询问。
“校长、政委,不能全怪文革。这事我也有责任。”蒋先云不愿让庄继华一个人承担责任。因此抢在庄继华前面说话。
这些天司令部上下议论纷纷。年轻军官多半兴奋,视庄继华和蒋先云为楷模;年长点的军官却为他们捏把汉。还有部分对庄继华不满的人则兴高采烈,认为他肯定要倒大霉了,其中尤以王柏龄为甚,他四处宣扬,说他早看出庄继华迟早要闯大祸,这下应了他地话了。
不过面对三大巨头的“审查”,庄继华却没有丝毫担心,他一开口就让三人吃惊:
“我没有冲动,我是故意的。”
故意的,三巨头面面相窥,蒋介石脸色唰地一下通红,廖仲恺也失去平静的心态,有些恼怒的站起来问:“故意地,那你为什么要故意引起这起事端?”
庄继华双眼平视前方,声音洪亮的说:“因为我们至少能打成平手。要不是大本营下的命令太早,我可能就打进沙面租界了。”
蒋介石怒极而笑:“呵呵,了不起呀,了不起。看来大本营还阻碍你建立丰功伟业了。”
周主任皱眉想想,感到事情不是这样简单,这个庄继华绝对不是冲动的人,那么之所以这样,必定是有所发现,说不定情报科掌握了什么情报:“你是不是掌握有什么情报?”
周主任的话一出口,蒋介石立刻警觉起来,如果庄继华掌握什么情报,没有报告就擅自行动,那绝对是不能容忍的,因此他死死盯住庄继华,看他怎么回答。
“没有,情报科成立的时间太短,情报工作才刚刚开始,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对英国的情报搜集。”庄继华老老实实的说。
周主任这下也不知道庄继华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了。
“我说我是故意地,是因为我对当时地局势有个基本判断,就是即便我们还击,英国人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庄继华说。
“为什么?你怎么得出这样的判断地?”廖仲恺有些意外,即便是他也不敢下这样的判断。
“英国自从欧战之后,国力大幅下降,已经不再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接替了它;英国的国力下降,对殖民地的控制能力就减弱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增强了,比如印度,自从印度国大党成立之后,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越来越强,英国被迫在印度驻扎重兵,中东的埃及,伊拉克等国的独立运动也十分强烈,他们与印度的不同在于,印度是采取和平的不合作方式,这些国家采取的却是武装斗争方式,英国必须在这些国家又驻扎重兵,维持这些兵力的经费会象海绵那样慢慢吸干英国政府的血。”
“欧战之后,美国、日本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兴起,他们对英国独霸殖民地的资源和市场非常不满,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他们的挑战,因此世界战略格局由英国主导转变为美国苏联主导,其次才是英国法国日本等国。”
“欧战中,英国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欧战结束才七年,它的经济还远未恢复,我估计他连派兵来的军费都没有。别看他在中国四处杀人,其实他害怕得很,属于那种…纸老虎,一戳就破,只是那些军阀害怕洋人不敢去戳而已。”庄继华侃侃而谈,说到纸老虎时,一脸不肖。
“你就那么有把握?”廖仲恺惊讶片刻后问。
庄继华与这个时代的人的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信心。他是前世来的,前世的中国人民族自信心比现在的中国人强大太多,英国根本没放在眼里。不信读者可以自行在大街上做个调查,题目就是与中英单独交战的结果,我相信包括英国人在内,选择中国胜的占80%。没有这种实力,没有这种信心,撒切尔夫人就那么容易答应让香港回归?
“百分之百的把握没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还是有的。”庄继华说。
“百分之八十?你好大的口气,要是英国人派兵进攻广州呢?”蒋介石问,不过他的口气已经缓和下来了。
“那就把广州让给他们。”庄继华满不在乎的说。
“让给他们?你说得真轻巧。”蒋介石这下已经生气不起来了。
“让给他们不等于他们就打赢了战争。”庄继华解释道:“把广州让给他们,是因为如果选择广州城为战场,他们能得到海军火力的支持,而我们没有海军,不能压制敌人的海军火力,我们的损失会非常大,所以我们向北撤退,诱敌深入,等他们脱离了海军火力支持的范围,再与他们交战。其实我现在很希望他们派兵来,看看地图,英国人的运输线有几万公里,来回一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只消拖上一年,英国的财政就得破产,那个时候他就是想撤也要经过我们同意。”
庄继华的话让三巨头再次陷入沉默,过了好一会,廖仲恺才问:“如果英国政府坚持发兵,你认为他们能派出多少部队?”
“不会超过十万。”庄继华在心里计算一下说道。英国能派多少部队来,其实他也不知道,不过为了增强自己上面那番话,他才故意说了这么个数字。
“十万。”蒋介石呆呆的坐在椅子上。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二节沙基(五)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二节沙基(五)
庄继华见蒋介石的样子心知坏了,敌人的的数量说多了,把他吓住了,摆了赶紧补救:“英国地盘没有广东大,人口没有广东多,十万人只是我得一个估计,是从英国能派出的最大数量,实际上我认为,英国政府恐怕脸一半都派不出来。”
说着给周主任递个眼色,周主任会意,故作思索的说:“文革,看来你对英国的了解不多呀,欧战开战之初,英国向法国派出的远征军也不过十万人,还必须由法国提供部分后勤,由此可见真要派兵到广东来,三万顶天了。”
“对,对,周主任在欧洲留学过,对英国的事情了解多些,学生的估计太离谱。其实考虑后勤和财政方面的因素,这个数字应该还高了。”庄继华立刻顺杆上爬给蒋介石宽心。
两人一唱一和,渐渐的把英国人的数量变成了一万,这个数字让蒋介石感到不是那么可怕了,便开始为刚才的失态找回面子。
“不管他来一万还是十万,都没什么可怕的,我们广大工农,还有苏俄为后盾,定能取得胜利。”蒋介石整理一下思路后又说:“不过,文革,除了派兵外,英国还会有什么阴谋?”
“校长提醒得对,如果派兵不成,英国人肯定会把目光转向我们内部,这有两个层面;一是**阵营内部;另外就是中国内部。可不管是那个层面他的办法无外收买,鼓动两手。收买**阵营内部地不稳定分子。鼓动国内的军阀。因此学生建议下一步是整顿内部,主要是整顿财政和军队。具体的在学生在报告里已经向校长作了详细说明。”
“嗯。”蒋介石点点头:“川军的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喻培棣已经表态,他将支持整顿川军。其他的,…..,”庄继华说到这里犹豫了下,他看看蒋介石,见蒋介石正盯着他。只要说道:“学生停职后,工作就移交给贺衷寒了。现在的发展,学生不知道。”
“这不行,贺衷寒不了解川军的情况,他来接手会严重影响工作进度,川军地工作还是由你负责,你不要躲清闲。”蒋介石扳着脸说。
庄继华心中大骂停老子的职是你做地,现在来说我躲清闲。操。
“贺衷寒哪里我给他打招呼,你的情报科长职务虽然暂时停了,但具体的川军工作还是由你负责。蒋先云也一样,营里的还是要关心,别以为这是给你们放假。”蒋介石说道最后语气严厉。停职之后,蒋先云还在青军会和共产党组织内继续工作,庄继华则一副享受假期的模样,整天四处闲逛。宿舍里根本看不见人。
“是。”庄继华和蒋先云同时答道。
“文革,照你估计整顿川军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廖仲恺问。
“沙基之后,政治形势于我有利,学生以为可以加快进度,不过与熊克武摊牌的时候,最好是以国民政府的名义摊牌。”庄继华说。
“嗯。那就快了。”要不是沙基惨案,国民政府地人事就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正式宣布了。
“你的报告中有整顿川军的步骤,可你想过整顿的方式没有?”廖仲恺又问。
“学生想过,整顿川军主要是思想整顿;初期要向每个团派出工作组,工作组的成员主要由擅长思想工作的同志组成,待士兵的地思想整顿完成之后,再派入部分军事干部,加上留用的原川军干部,组成新的指挥体系。”在原来的方案中没有如何整编的计划。因为当时还不知道能否和平整编。庄继华也就没有把这部分详细列出来,只是略微提到。
“工作队?你有没有具体人选?”蒋介石想想后问。
“没有。”庄继华立刻答道。
“没有?”庄继华的回到让廖仲恺有些意外:“不要有什么顾虑。大胆地说,再说你说的我们也只是参考。”
“真没有,这不是学生应该操心的事。不过按照学生的计划,川军主要是思想整顿,因此工作队员必须擅长思想工作。”庄继华没有松口,只是他的暗示非常明确,黄埔军校中最擅长作政治思想工作的非周主任莫属。
周主任心中暗赞庄继华懂得藏拙,嘴里却说:
“原来文革这段时间在忙这个,我说为何这几天报上批评熊克武的文章不少。做得好,我看文革作思想工作是很有一套的。”庄继华作川军工作是蒋介石和廖仲恺秘密安排的,今天要不是蒋介石提出来,周主任根本不知道。不过他们的谈话加上猜想已经让周主任了解了事情地大致经过,再联想到这两天报上地批判熊克武军阀思想的文章,周主任明白熊克武就范只是时间问题。
“你不要夸他,en来,文革性情太躁,你这一夸,下次他不知道闯出什么祸来。”蒋介石嘴上批评,脸上爱惜之情流露无疑。
“周主任是我们黄埔最会作思想工作地人,可惜,党军还要扩编,党军是我们的根本,因此周主任是不会参加这个工作。蒋介石想想后说:“这个任务的人选我心里已经定了,到时候我会告诉你们。你们回去吧。”
“是。”庄继华和蒋先云向三巨头敬礼后转身离去。
等两人出去之后,蒋介石向廖仲恺和周主任说:“你们看到时候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俩怎么样?”
“我看可以。”廖仲恺立刻赞同。
“让他们俩搭档。”周主任感到有些意外,他不知道蒋介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庄继华最近这段时间风头太盛,沙基时甚至要下蒋先云的枪,而且蒋先云的军阶低一级,因此必然是以庄继华为主,蒋先云就很难开展工作。
“嗯,庄继华胜在多智,蒋先云胜在稳重,让庄继华当队长,蒋先云当党代表来制约庄继华,别再闯出什么祸来。”蒋介石这么说。周主任完全找不出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因此他也表示赞同。
沙基事件余波未熄,不过除了珠江口增加了两艘巡航的军舰、香港增加了一团穿裙子的苏格兰士兵外,英国人的色厉内荏已表露无遗。
对英国政府的照会,大本营在商讨回应时,廖仲恺力主以强硬应对,鲍罗廷适时宣布,苏联政府将向广东政府提供五万支步枪,两百挺机枪、七十门大炮,以及相应的弹药,这批物资已经在海参威启运,不日将抵达广州,同时宣布的还有苏联将向广东政府提供三百万卢布的经济援助,以帮助广东政府稳定财政,另外苏联总工会还向省港大罢工提供五十万卢布的援助金。在宣读完一连串数据之后,鲍罗廷补充说这批军械和资金将优先保障党军的扩编。这让蒋介石喜出望外,却也引起其他各军的眼红。
最后大本营决定以强硬态度拒绝英国照会,同时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要求英国政府严惩沙基肇事者,撤退军舰,赔偿沙基死难国人的经济损失。
广东政府的态度在国内再次受到国人的高度赞扬,陈独秀在新一期《新青年》中发表文章,号召青年到广东去,参加反抗帝国主义的大战,为争取民族独立,为国民**奋战。
大批热血青年从华北、从西北、从西南、从华东、从华中,涌向广东,涌向黄埔。
国民党的领袖们忽然发现,国民党在国内民众中的威望空前高涨,北京执政府声名狼藉;大多数人认为国民党应该取代北京执政府,并对这个政府表现出强烈的信心。省港军民更是信心倍增,香港罢工持续扩大,到六月底向所有行业全部罢工,同时香港华人商社宣布为抗议英方制造沙基惨案,香港商人联合会从即日起罢市。
香港彻底瘫痪了。
省港罢工委员会在广州成立,苏兆征当选为罢工委员会委员长。罢工委员会发出呼吁,呼吁封锁香港,不要向香港卖出大米食盐布匹等生活用品,这个呼吁很快得到广东政府的支持。
廖仲恺适时上书中央,建议立刻组建国民政府,这个建议得到大多数中央委员的赞同。
在这个背景下,庄继华对川军的工作进展更加顺利,报纸上连篇累犊的讨论,让最不关心的政治的军人也感到川军已是山雨欲来,高级将领普遍丧失信心。庄继华与川军将领的交往更加频繁顺利,喻培棣的态度更加坚定,张冲则暗示只要“价钱”合适,他完全支持整编,龙光信心丧失,认为部队交给国民政府比再次流窜要强得多。熊克武想反击却不得要领,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如果反击,那么军阀的罪名落实;如果任其发展,部队军心必然垮掉。他对高级将领的思想动态有所了解,为了防止高级干部的背叛,他开始采取措施团结中低层干部;可是一来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二来部队在广东浓烈的**氛围影响下,思想已经发生变化,不再象以前那样盲目忠于他了。
七月一日,国民政府宣布成立,汪精卫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胡汉民担任外交部长,廖仲恺担任财政部长。蒋介石荣升军事委员会委员,位列汪、胡、廖之后。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三节整编(一)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三节整编(一)
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熊克武也进入了军事委员会,成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可他却心事不宁,最近报上关于国民党四川失败的分析讨论已经越来越激烈,结论也越发明确。面对这样的结论,熊克武却无法分辩,因为分辩就必然要指责孙中山,而指责孙中山又反过来坐实了军阀之名。如果沙基枪响之前他还能找到一点办法的话,沙基之后,军心民气都在国民政府一边,他彻夜难眠,不知道该如何化解目前的局面。他隐隐感到川军整编已成大势所趋。
沙基反击,尽管知道内情的高级将领知道这是党军中的几个下级军官的擅自行动,可宣传口径上却统一为党军,因此作为党军司令的蒋介石在国人眼中几成民族英雄,并成功超越前上司许崇智,成为在新一届军事委员会中与汪精卫和谭延恺并列的三个常务委员,直接参与了沙基的喻培棣却湮没无名,对这种情况熊克武却无法指责。
沙基之后喻培棣向他报告过当时的情况,他认为英国人肯定要报复,因此指示喻培棣不要声张,没成想沙基反击在全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抵抗的党军成为国民心中军队的楷模。要是当初挂上川军,对他摆脱目前窘境将产生莫大帮助。
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报上炒作的英国威胁越来越大,为此蒋介石连续提出两道议案,整顿财政、整顿军队;这两条议案立刻在政府和军队内掀起轩然大*。
整顿财政的核心是全省财政权收归国民政府。各军不再管收税,各军军饷由国民政府发放。各军对这个议案态度不一,税收少地谭延恺、朱培德、熊克武都表示赞成,李福林、李济深税收稍微多些,还在犹豫。许崇智税收最多,坚决反对。
整顿军队的核心在于点编人枪,按照苏俄方式建军。军队将领对此将信将疑。在会上均不表态支持,甚至连谭延恺也默不作声。任凭军委会主席汪精卫和廖仲恺口水说干。会场依然沉默。
会后汪精卫、蒋介石请熊克武到汪精卫的办公室谈话,熊克武知道决定川军命运或者决定他本人命运的时刻来到了。
“锦公,你是同盟会和国民党的老同志了,我们希望您能带头,支持整军方案。”在汪精卫的办公室里蒋介石开门见山的对熊克武说。
“介石你没看见报上怎么说地,我可是军阀。”尽管熊克武心里有了准备,可他仍然忍不住发牢骚。
“我看了最近的报纸。有些说法确实过火。”汪精卫笑着从白斯同地手里结果茶杯,放在熊克武的面前,然后挥手让白斯同出去。
“过火?那是问罪。”熊克武没好气的说,不过他还不清楚他们究竟要自己作什么,如果自己拒绝的话,他们会把自己怎么样。
“锦公,您就不要与这些小孩子怄气了,别人不清楚当年的事。我们还是清楚的。”汪精卫这话差点让熊克武落泪。
“当年的事情能全怪我吗?况且四川失败也是在与总理和解之后发生地,总理也应该承担一半责任。”熊克武负气说道。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锦公能来广东说明锦公还是心向**的。”汪精卫避开对当年事情的追究,把话题拉回到今天谈话的主要目的。
“对,兆铭说得不错,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我们还是谈谈整军的事情吧。”蒋介石也说道。
熊克武平复心境,淡淡地说:“二位是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的主要领导,你们有什么想法就说吧。”
“还是那句话,希望锦公能带头整军。”蒋介石说
“带头?我怎么带头?”熊克武明知故问。
“我们希望你能在会上表态支持整军,并首先整顿川军。”蒋介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