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涵涵小,我怕你呛着她。”
  “我拿着奶瓶好不好?”
  被孙子缠的没办法了,陈丽芳手里拿着奶瓶:“那我们一起拿。”
  “嗯嗯。”
  胖胖站在奶奶身边,右手和奶奶一起扶着奶瓶:“奶奶,涵涵真白,比大毛的妹妹白多了。”
  陈丽芳笑道:“涵涵长得白像你姑姑,以后呀,长大了也是个大美人。”
  “哟,忙着呢。”
  一个老头双手背在背后,大步过来,笑着说:“我是朱明山的堂叔,名叫朱寻,住你们家隔壁,我辈分大,村里小孩儿叫我一声朱二爷。”
  “原来是您,早前我听朱明山提起过,我家男人和朱明山兄弟相交,我就称呼您朱二叔吧。”
  “可以,这个称呼我挺喜欢。”
  朱二爷找了个板凳坐下:“昨晚上去朋友家喝酒去了,没在家,早上回来听说你们昨天到的?”
  “哎,我家闺女跟老朱学制茶,她刚出月子不久,让她一个人上山离开孩子不太好,我们当长辈的也不太放心,就跟着来了。”
  “哈哈哈,碰上你们这样的爸妈,真是当儿女的福气。”
  “哪里哪里。”
  “我虽然对你不熟悉,对你家张老师却很熟悉,都是自己人,来了就好好住下,缺什么就去我家找我,朱明山日子过的粗糙,你们不用跟他一样吃苦。”
  陈丽芳笑道:“哪里的话,咱们来学艺,哪儿能挑师父家的不是。”
  闲聊了几句,朱二爷站起来:“你先忙着,我这就回去了。”
  “朱二叔慢走。”
  陈丽芳低头,一大瓶奶,小姑娘都喝完了。
  “是个胃口大的,真好,别学你妈那个小鸟胃,小姑娘就是要吃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才好。”
  “嗯嗯。”
  陈丽芳笑眯了眼:“呀,听懂了呀?”
  小姑娘到处看,包被包的紧,脖子转不动,就眼睛滴溜溜转。
  “找你爸妈?你爸回去了,你妈上山干活儿去了。”
  抱起孩子站起来:“你的小摇篮呢,涵涵躺摇篮里好不好,奶奶去捡菌子,你也跟着去。”
  小摇篮里垫得软和,孩子放进去,盖一张小被子,陈丽芳背上背篼,提着摇篮去不远处的小树林。
  选了个干净的位置放下:“胖胖,你守着涵涵,有事儿叫奶奶。”
  “好。”
  见奶奶在捡菌子,胖胖从兜里掏出一块奶糖:“涵涵吃不吃?你叫我哥哥,我就给你吃。”
  “嗯嗯。”
  “哥哥!”胖胖纠正:“不是嗯嗯,是哥哥。”
  陈丽芳听到后,忍不住笑了,这个傻小子,不知道小婴儿不会说话吗?
  也不管他,胖胖教了一会儿,放弃了,奶糖塞自己嘴里,真好吃!
  这个时间点,张惠已经爬到茶山上了,朱明山把茶树的品种指给她看。
  “这一株老茶树可以说是右面那一小片茶园的母树,茶园出产的极品蒙顶山甘露和蒙顶山黄芽,都是出自这一片茶园。”
  “可惜,就是移栽困难,这么些年,也只扩出这么几片茶园来。”
  朱明山扭头突然问她:“我给你的茶经你还记不记得住?”
  张惠点点头。
  “茶经第二册 第三章 开篇写的是什么?”
  “原料决定上限,工艺决定下限。”
  “不错,这句话你要记牢了。原料不够好,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朱明山轻哼一声:“我们朱家当年做的茶叶是上供的好东西,一是靠工艺,二是靠好原料,那些个急功近利的人不懂,把蒙顶山茶好好的名声给败坏了。”
  朱明山说的就是南山的那群人,南山那边的地势没有东山这样陡峭,适合人居住,也适合大规模开荒种茶,那边也建了大茶厂。
  要单论产量,朱家村这个茶厂的产量,不及南山那边茶厂的十分之一。
  要说茶叶的质量,那就要单论吧。
  张惠心里琢磨,朱叔虽然嘴上没有明说,但是对南山那边茶厂的经营模式,还是非常有意见。
  这会儿,张惠也明白了朱文峰,她想把朱家茶厂的茶叶送出去,最好送到广交会卖出国门,打出名声,提高蒙顶山茶的整体质量。
  朱文峰做的,虽然不合朱叔的心意,到底也是在为朱家茶厂想办法。
  就张惠来说,某个地域出产的名茶,不一定都要是极品,朱家茶厂质量把控得极好,做最顶级的名茶,南山那边的茶厂做一般的茶叶走量也不错。
  “今天先说到这儿,露水散尽了,可以摘茶叶了。”
  张惠站在坡上向下看,一群带着兜里背着筐的妇女说说笑笑地上来了。
  朱明山给张惠讲解采茶叶的要点,什么样品质的芽能采,叶片大小有什么讲究。
  讲完之后带她采了会儿,把她交给一位腰前捆着蓝色围裙的大姐,叫她带着张惠。
  “大姐怎么称呼?”
  “哈哈,我叫朱叶,估摸着我比你大不了几岁,你叫我叶姐就行。”
  “叶姐好,我叫张惠。”
  叶姐笑道:“我们知道你,去年过年的时候文峰告诉我们,他替他爸找了个厉害的徒弟,我们还在猜是个什么样的人儿,今天一见,没想到是个小姑娘。”
  茶园里的其他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张惠不好意思道:“也不是小姑娘了,我都当妈了。”
  “你孩子多大了。”
  “一个半月左右。”
  “哎哟,那你不是才出月子?”
  张惠点点头:“我妈陪着我上来,帮我看着孩子。”
  旁边一位老奶奶:“你这孩子,有心了。制茶我老太婆不懂,采茶我采了一辈子,朱明山都没我懂,你不懂的都可以问我。”
  “谢谢奶奶。”
  张惠也没想到,她的宝贝疙瘩居然会给她加这么多分,一下得到了大家的喜欢。
  朱叶是个负责人的人,看到张惠有不符合规范的地方,都会一一指出来,张惠都悉心听取意见,慢慢地采茶熟练起来。
  不过,也只是她自以为熟练,她忙活了一上午,采摘的青叶才不到两斤。
  朱叶安慰她:“第一次采茶算是不错的了,何况咱们这里采茶要求高,不像是南山那边的,熟练的采茶工一天随便采个十斤。”
  张惠知道,一般四五斤青叶才能做出一斤干茶叶,她今天采的一斤多青叶,做成茶叶,也就约莫二两?”
  朱明山也没嫌弃她摘得少,带着她下山回去。
  “知道茶叶制作的步骤吗?”
  “知道。”
  从青叶制作成干茶,一般要经过晾青、萎凋、渥堆、杀青、揉捻、干燥。每个大的步骤里还有更多的细节讲究,比如杀青。
  杀青指的是用高温进行制作,可以分为炒青、烘青、蒸青和晒青,不同的茶叶在杀青的这个步骤有不同的制作方法,比如川青,一般都采用晒青的做法。
  朱明山笑着点点头:“你确实下了功夫的,今天你跟着我,把你今天采的茶叶做出来吧。”
  张惠睁大眼睛,第一回 就让她上手?
  “制作茶叶,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如果对茶叶风味没多大追求,你就是直接摘了鲜茶叶煮水喝也行。”
  那……她还是想喝好喝一点的茶叶。
  青叶的水分过多,通过晾青的步骤,先摊晒一会儿,蒸发一些水分,使青叶舒展有活力,叶片软硬适中,下一步杀青才好操作。
  她那约莫两斤的青叶,一个大簸箕都晒不满,张惠把叶子摊开一点,视觉上看着好像叶子多一些。
  “你一上午才搞这么点?”陈丽芳眼光毒辣,一下就看清楚女儿的虚张声势。
  张惠轻咳一声:“人家说了,我第一次采茶,能有这么多算是不错了。”
  陈丽芳也没打击女儿:“先吃饭吧,吃了饭再忙。”
  “哦。”
  从小到大张惠就没干过什么体力活,加上刚出月子,外面瞧着挺好,身体还是虚,今天爬山采茶忙活了一上午,中午吃了饭倒床上就睡着了。
  那边朱明山在催了,陈丽芳还狠心把女儿叫醒:“快去,忙完了晚上早点睡。”
  张惠胸口胀:“涵涵醒着没?”
  “精神着呢,你等会儿。”
  张惠不想起,把被子卷一起,靠着被子盘腿坐着,抱着女儿喂完奶,才急忙跑制茶坊去。
  茶坊是一座宽敞的两层木楼,还没走进茶坊,茶叶的清香迎面飘过来。
  一楼修着一排排灶台,好多人在炒茶,每个炒茶的锅里都不少,张惠提着她那晾过之后越发缩水的茶叶子,有些不好意思。
  朱明山有专门的地方,张惠跟着过去。
  “你先看我怎么做的,然后你再来。”
  “好。”
  炒茶讲究手法,讲究温度,讲究时间,根据茶叶的品种和晾青时青叶的状态不同,炒茶的时候又有所区别。
  这些东西,书里面记载的和实际操作有不小的出入,制茶,本就是个十分讲究经验、技术和手感的东西。
  张惠认真学,不懂的地方就问。
  只要张惠问,朱明山一点不藏私地交给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