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3章
这些从阿尔及尔来的将军们纷纷开口,各抒己见阐述着戴高乐出山,将法国团结起来的理由,“政局不稳削弱了法国的国家力量,士兵们都非常痛心。”
“是这样?”戴高乐将军陷入了沉思,似乎在考虑着现在的时机是否合适。
傍晚,几个将军离开戴高乐办公室,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会谈结果令人满意。
太阳升起,持续了三个月的抗议,演变的左右两派互相指责仍然在继续,法国首都几乎已经在瘫痪当中,反战者认为阿尔及利亚战争导致的巨大伤亡,已经让法国的威望跌落谷底,支持者则呼吁国家应该马上采取强力措施,将这些收钱的反战者抓进监狱。
而在一些报纸上,呼吁戴高乐将军出山整顿局势的报道,也出现在了头版头条,那个领导自由法国的戴高乐将军形象,再次出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第955章 戴高乐上台
“似乎整个法国都在呼唤这个英雄出现。”巴黎的英国大使馆,艾伦威尔逊带着揶揄之色,和同事们开着玩笑。
就在五分钟之前,从北约总部发来的电报当中,北约秘书长伊斯梅爵士透漏了,在和美国的经过沟通之后,美国方面倾向于戴高乐。
天知道美国人说出这话的时候,是多么不情愿,但一想到云集了自由主义者、殖民主义者甚至君主制支持者的大杂烩,对阵以法共为代表的反战势力。华盛顿也确实无法从大杂烩当中寻找靠谱的人选。
如果现在距离二战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那所有党派都差不多,法共也不值得担心。但恰恰不是,二战法共的领导人还都活着呢,法共的支持者可是经过战争洗礼的。
一般的党派在争斗上肯定不是法共的对手,这段时间巴黎几乎在瘫痪当中,舆论上更是有内战边缘的架势,不选让法国军方支持的戴高乐,选谁?
最为能打的军方已经选择了戴高乐,所留给华盛顿的选择也不多,综合考虑之下选择戴高乐几乎是必然的选择,不然选择法共的领导人多列士?
越是混乱的时刻,大众过的不好,法共的那套阶级思维传播的更快。
要是几十年后,有众多办法把危险思想化解下去,可现在,距离世界大战终究是太近了。当年跟着法共作战的人还没老的不能动。
“戴高乐确实是可行之选,华盛顿做出这种判断,应该是考虑了很久。”艾福尔已经在北约工作多年,深知美国对戴高乐和法国是什么看法。
总的来说就是有些瞧不起,加上认为戴高乐不是一个听话的人,没什么实力还乱跳。
艾伦威尔逊知道艾福尔说的是什么,“二战两百多万法军,被曼施坦因瞬杀,确实是让法国几个世纪以来的威望,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法国在二战时的表现让美国人大跌眼镜。德军向法国发起猛攻。美国人相信法国能顶住德军的进攻,因为法国的陆军是被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结果,德军轻易撕开了法军的防线,将恨不得飞到比利时前线的的法国主力分割包围。
虽然是几百万大军的鏖战,但德法两国却把战争打成了轮盘赌,一颗子弹就结束了。
虽然在一个月的时间当中,法军把交换比打成了一比一,但终究是两百多万法军处在包围圈,法国投降之后,美国认为法国是一个懦夫。
从那个时候开始,美国就认为法国不再值得尊重,现在的北约当中,法国的待遇和比利时、荷兰处在一个等级,北约是美英两国领导的军事同盟。
从北约内部法国处在的位置,就知道哪怕在战后戴高乐多方努力,在英国的帮助下挤进了联合国常务理事国,美国人也只是部分尊重,没把法国当成是一个真正的强力盟国。
“其实这个选择很简单,戴高乐虽然是刺头,但总比法国变成苏联好,对不对?”艾伦威尔逊对着同事们哈哈大笑。
英国首都伦敦,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内阁秘书诺曼·布鲁克正在艾德礼首相面前,实践着四阶战术的灵活运用,“哈罗德大臣,按照原定计划出访埃及,如果能够和法鲁克一世谈妥航母的出售,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外交胜利,白厅认为,扶持埃及海军,用以在非洲东海岸的桑给巴尔苏丹国维持影响力,作为潜在的离岸平衡绝佳地点,可以帮助埃及王室提升民族自信心。”
“海军是我们专业的领域,埃及在这上面加大投入,对英国的威胁微乎其微。我们可以将埃及海军在一天之内送进海底,但是埃及却可以帮助英国,淡化英属非洲的殖民色彩。”
“我本来想要哈罗德去巴黎一趟,表达英国对法国局势的关心。”艾德礼首相陷入了犹豫当中,比起前些年,这位战后领导英国走出泥潭的首相,精力确实明显不济了。
“外交大臣亲自去巴黎,还是过于目标明显,艾伦正在巴黎关注情况,伊斯梅爵士也在,两人都有深厚的经验,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会引人注意。大臣的去向还是太容易被关心了。尤其在这个时候,我们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法共这一次闹得很大,说不定就有苏联的私下动作。”
诺曼·布鲁克解释着英国外交大臣的尊贵身份,在当前这个时间去巴黎并不合适,美国国务卿也没去巴黎,这种可能会对民调造成波动的举动,还是应该尽量避免。
“是这样?”戴高乐将军陷入了沉思,似乎在考虑着现在的时机是否合适。
傍晚,几个将军离开戴高乐办公室,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会谈结果令人满意。
太阳升起,持续了三个月的抗议,演变的左右两派互相指责仍然在继续,法国首都几乎已经在瘫痪当中,反战者认为阿尔及利亚战争导致的巨大伤亡,已经让法国的威望跌落谷底,支持者则呼吁国家应该马上采取强力措施,将这些收钱的反战者抓进监狱。
而在一些报纸上,呼吁戴高乐将军出山整顿局势的报道,也出现在了头版头条,那个领导自由法国的戴高乐将军形象,再次出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第955章 戴高乐上台
“似乎整个法国都在呼唤这个英雄出现。”巴黎的英国大使馆,艾伦威尔逊带着揶揄之色,和同事们开着玩笑。
就在五分钟之前,从北约总部发来的电报当中,北约秘书长伊斯梅爵士透漏了,在和美国的经过沟通之后,美国方面倾向于戴高乐。
天知道美国人说出这话的时候,是多么不情愿,但一想到云集了自由主义者、殖民主义者甚至君主制支持者的大杂烩,对阵以法共为代表的反战势力。华盛顿也确实无法从大杂烩当中寻找靠谱的人选。
如果现在距离二战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那所有党派都差不多,法共也不值得担心。但恰恰不是,二战法共的领导人还都活着呢,法共的支持者可是经过战争洗礼的。
一般的党派在争斗上肯定不是法共的对手,这段时间巴黎几乎在瘫痪当中,舆论上更是有内战边缘的架势,不选让法国军方支持的戴高乐,选谁?
最为能打的军方已经选择了戴高乐,所留给华盛顿的选择也不多,综合考虑之下选择戴高乐几乎是必然的选择,不然选择法共的领导人多列士?
越是混乱的时刻,大众过的不好,法共的那套阶级思维传播的更快。
要是几十年后,有众多办法把危险思想化解下去,可现在,距离世界大战终究是太近了。当年跟着法共作战的人还没老的不能动。
“戴高乐确实是可行之选,华盛顿做出这种判断,应该是考虑了很久。”艾福尔已经在北约工作多年,深知美国对戴高乐和法国是什么看法。
总的来说就是有些瞧不起,加上认为戴高乐不是一个听话的人,没什么实力还乱跳。
艾伦威尔逊知道艾福尔说的是什么,“二战两百多万法军,被曼施坦因瞬杀,确实是让法国几个世纪以来的威望,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法国在二战时的表现让美国人大跌眼镜。德军向法国发起猛攻。美国人相信法国能顶住德军的进攻,因为法国的陆军是被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结果,德军轻易撕开了法军的防线,将恨不得飞到比利时前线的的法国主力分割包围。
虽然是几百万大军的鏖战,但德法两国却把战争打成了轮盘赌,一颗子弹就结束了。
虽然在一个月的时间当中,法军把交换比打成了一比一,但终究是两百多万法军处在包围圈,法国投降之后,美国认为法国是一个懦夫。
从那个时候开始,美国就认为法国不再值得尊重,现在的北约当中,法国的待遇和比利时、荷兰处在一个等级,北约是美英两国领导的军事同盟。
从北约内部法国处在的位置,就知道哪怕在战后戴高乐多方努力,在英国的帮助下挤进了联合国常务理事国,美国人也只是部分尊重,没把法国当成是一个真正的强力盟国。
“其实这个选择很简单,戴高乐虽然是刺头,但总比法国变成苏联好,对不对?”艾伦威尔逊对着同事们哈哈大笑。
英国首都伦敦,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内阁秘书诺曼·布鲁克正在艾德礼首相面前,实践着四阶战术的灵活运用,“哈罗德大臣,按照原定计划出访埃及,如果能够和法鲁克一世谈妥航母的出售,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外交胜利,白厅认为,扶持埃及海军,用以在非洲东海岸的桑给巴尔苏丹国维持影响力,作为潜在的离岸平衡绝佳地点,可以帮助埃及王室提升民族自信心。”
“海军是我们专业的领域,埃及在这上面加大投入,对英国的威胁微乎其微。我们可以将埃及海军在一天之内送进海底,但是埃及却可以帮助英国,淡化英属非洲的殖民色彩。”
“我本来想要哈罗德去巴黎一趟,表达英国对法国局势的关心。”艾德礼首相陷入了犹豫当中,比起前些年,这位战后领导英国走出泥潭的首相,精力确实明显不济了。
“外交大臣亲自去巴黎,还是过于目标明显,艾伦正在巴黎关注情况,伊斯梅爵士也在,两人都有深厚的经验,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会引人注意。大臣的去向还是太容易被关心了。尤其在这个时候,我们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法共这一次闹得很大,说不定就有苏联的私下动作。”
诺曼·布鲁克解释着英国外交大臣的尊贵身份,在当前这个时间去巴黎并不合适,美国国务卿也没去巴黎,这种可能会对民调造成波动的举动,还是应该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