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节
“二月十五日开考……可以,那就在二月十五日,开始第一场院试!”
王景翻看了沈翼和汪广洋送上来的细则,没有意见。
沈翼和汪广洋都是对科举十分熟悉的老手。
梳理出来的纲要细则,面面俱到,没有什么破绽。
至于考场,在泗洪原来的军营中修建了五千个座位,有充足的人力和物料,考场修建的十分迅速,可以容纳泗洪的应考士子。
“臣明白,臣这就去张贴诏令……”
沈翼立刻说道。
淮军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在,在外是曹景宗的归附以及北面徐州可能带来的威胁,对内就是扩军和科举。而科举最为重要。
科举取士,关系到未来淮军的根基和官府的官职体系建立。
只要这一次成功举办,那么下一次、下下一次的科举就能水到渠成,给淮军源源不断的带来各种人才。
“对了,舞弊的事情要严格防范,科举乃是我军根基,尤其是第一次科举,许多世家豪族还有其他诸侯,都广为关注!”
“要是办的差了,便会贻笑大方!”
王景突然想到了作弊的事,连忙提醒一声。
像是许多应考的士子,精神力量不弱,他们若是以精神力观察其他人的考卷,就能大占便宜,这种情况绝对不能发生。
如果科举考试不禁止这种行为,那以后科举只考验士子的精神力量就行了,还考什么文章?
淮军需要的是能治理地方的文臣,不是精神力量强大,但其他方面一知半解的榆木脑袋。
“是!”
沈翼和汪广洋当然知道舞弊对于科举的破坏性,他们在建造考院的时候,就已经让营造司和道正司的人设置了屏蔽也压制精神力量的法阵。
在考场中,没有人能通过精神力量作弊。
……
泗洪的街道上,变的比以前更加的繁华。
数千读书人涌入泗洪,数量看似不多,和数十万人口的城池相比,就像是一条溪水汇入大河。
但除了这些士子之外。
还有大量的读书人、来自其他地方的富商、行商、准备在泗洪安家落户的家族。
在他们眼中。
能进行科举取士的淮军,已经和其他诸侯有所分别,在其他诸侯还在相互征伐的时候,淮军却悠然的进行科举取士。
这代表淮军的力量,已经超过了附近的众多诸侯,并且治下的府县安定祥和,没有战乱。
只要是正常人,都喜欢安定祥和的环境,不想生活在战乱当中。
所以很多人趁着淮军科举的机会,准备在泗洪安家。
在靠近官衙的一条街道上。
许多士子都在附近的客栈、酒楼租住,还有许多泗洪的本地人,趁着士子汇聚的时候,收拾了自家的宅院进行出租,趁机赚了不少。
在靠近泗洪中心所在的广场,有竖起来的照壁,泗洪官方的很多告示诏令,都最先张贴在这处墙壁上。
然后再去其他地方张贴宣告。
很多士子,对于科举无比的期待,想要第一时间看到官府的宣告,也好回去做准备。
“淮王以科举取士,真是收揽了江淮等地所有读书人之心啊!”
在靠近街道的一间酒楼中。
两个留着短须,看起来大约三十余岁的男子坐在靠近大门的座位,一边捧着茶碗,一边低声的说话。
“是啊,科举收揽人心,以后各地的人才便会不断向泗洪汇聚,久而久之,淮军越来越强,其他诸侯流失人才不断的失血,迟早会被淮王兼并!”
另外一个男子也低声的说道。
正在说话的时候。
两个身穿吏服的青年来到广场旁边的照壁,开始张贴告示。
街道上还有附近的众多士子看到这一幕,立刻骚动起来。
许多读书人立刻跑出来。
“官府张贴告示了,肯定是宣布科举的日期和规则……”
有人惊喜叫道。
“快上去看看!”
其他士子呼朋唤友,连忙涌到墙壁旁白,迅速的观看。
第424章 人才云集
“太初四年二月十五日开始第一场院试……通过院试的士子,可以称为秀才!秀才每个月享有官府发下的禄米,也可以直接做官成为乡镇官吏……”
告示上,写了科举的规则。
还有通过科举后所享受的待遇。
只要能通过第一场的院试,就能成为秀才,成为官府体系中的一员,虽然是底层的乡镇级,但也能享受俸禄,若是立功,以后一样能升迁。
看到这里,这些士子并没有不满。
源世界的科举,秀才又被称之为穷秀才,除了享受官府赐下的一些米粮之外,也就多了一个读书人的身份。没有额外的待遇。
而在淮军,秀才就能直接当官,已经算是不错了。
并且以淮军的扩张速度,只要考上秀才,成为某地的官吏做出一些成绩,那么等兼并其他诸侯扩张地盘后,再去调任升迁,十分的容易。
如果真的有能力,甚至能趁着这个机会,一路升迁到知县、知府!
通过第二场乡试的士子,被封为举人,若是直接选官,可以担任县一级的六曹主事。
而通过第三场会试的士子,便是进士。
可以进入中枢六部担任行走和文书,也可在地方担任代理县丞或主薄。
“即便是前三甲的进士,也不能直接成为一地之首担任知县,这规矩,倒是别具一格!”
刚才说话的两人,双眸明亮,闪烁着精光。
显然都有着不弱的精神力量。
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他们耳聪目明,隔着老远就能看到墙壁上的字迹。
身形略显消瘦那人看完告示,不由的露出笑容。
这规矩,颇有宰相必出于州郡、大将必发于卒伍的意思……只要是刚踏入官场没有经验的士子,就算是进士,也要一段时间积累经验。
显然这能让参加科举的众多士子,以后踏入官场少走弯路。
而官员少走弯路,治下的百姓就少一些麻烦。
“这是个好办法,只是不知道城内其他士子,能不能接受……不过只要是聪明人,肯定能看出淮王的意思!”
旁边的士子长相俊美,只是看起来神色有些刚硬,淡淡的说道。
“子厚所言极是!”
刚才说话的消瘦士子笑了笑。
……
礼部,主管科举报名事宜的几个文吏,看到了报名名单上的众多姓名,都有些震动。
“这次前来参加科举的人才,可谓是云集啊!”
其中一个文吏看着名单,赞叹道。
名单上面不仅仅是名字,还有士子的简单资料,也就是在原世界所取得的成就,家世等等。
能来到泗洪参加科举的士子。
在源世界至少有着举人身份……还不乏有史书留名的人才。
像是那种能留名史书的贤才,在参加科举的第一时间,就被文吏报了上去,一路上报到了王景那里。
“是啊,居然连大唐和北宋的丞相,都来参加科举了……这消息传出去,只怕能震动全城!”
另外的文吏也赞叹道。
他们眼前的名单上,最前面的几个名字,赫然是岑文本、章惇!
这两人的名字,许多人都不陌生。
如岑文本,
他祖父在西梁为官,也就是萧衍子孙在南梁覆灭之后,盘踞江陵所建立的王朝,名义上是王朝,实际上不过是夹在北周、北齐和南陈之间的的小势力而已。
他父亲是隋朝侍郎,岑文本自己还在隋末战乱时在萧铣麾下效力,可以说和萧氏有着扯不开的关系。
岑文本博学多才,谋略过人,在李世民麾下掌管机要、诰命,后来被册封为中书令,乃是初唐时期的宰相!
能在李世民麾下担任宰相,足以证明岑文本的才干。
或许是因为自身和萧氏的关系,亦或者是听到了王景横扫江淮,覆灭隋扬,以及举行科举的名声,岑文本这位初唐宰相,历史上的一流贤才主动来到了泗洪。
还准备参加这次科举。
还有章惇,他的名声听起来不大,不过在北宋的历史上,他绝对是越不过去的一个人。
他和岑文本一样,也是少年神童,高傲自负,并且生性果断,拜相的时候,对内严刑峻法,对外态度强硬,差一点导致北宋和辽国开战。
同时也出兵西夏,攻略和蕃,为北宋开疆拓土。
他最有名的一句话,便是在宋哲宗去世后,迎立新帝的问题上,说了“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
差一点把宋徽宗在皇位争夺战中排除。
只可惜,曾布厉声呵斥,导致宋徽宗成功继位……
王景翻看了沈翼和汪广洋送上来的细则,没有意见。
沈翼和汪广洋都是对科举十分熟悉的老手。
梳理出来的纲要细则,面面俱到,没有什么破绽。
至于考场,在泗洪原来的军营中修建了五千个座位,有充足的人力和物料,考场修建的十分迅速,可以容纳泗洪的应考士子。
“臣明白,臣这就去张贴诏令……”
沈翼立刻说道。
淮军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在,在外是曹景宗的归附以及北面徐州可能带来的威胁,对内就是扩军和科举。而科举最为重要。
科举取士,关系到未来淮军的根基和官府的官职体系建立。
只要这一次成功举办,那么下一次、下下一次的科举就能水到渠成,给淮军源源不断的带来各种人才。
“对了,舞弊的事情要严格防范,科举乃是我军根基,尤其是第一次科举,许多世家豪族还有其他诸侯,都广为关注!”
“要是办的差了,便会贻笑大方!”
王景突然想到了作弊的事,连忙提醒一声。
像是许多应考的士子,精神力量不弱,他们若是以精神力观察其他人的考卷,就能大占便宜,这种情况绝对不能发生。
如果科举考试不禁止这种行为,那以后科举只考验士子的精神力量就行了,还考什么文章?
淮军需要的是能治理地方的文臣,不是精神力量强大,但其他方面一知半解的榆木脑袋。
“是!”
沈翼和汪广洋当然知道舞弊对于科举的破坏性,他们在建造考院的时候,就已经让营造司和道正司的人设置了屏蔽也压制精神力量的法阵。
在考场中,没有人能通过精神力量作弊。
……
泗洪的街道上,变的比以前更加的繁华。
数千读书人涌入泗洪,数量看似不多,和数十万人口的城池相比,就像是一条溪水汇入大河。
但除了这些士子之外。
还有大量的读书人、来自其他地方的富商、行商、准备在泗洪安家落户的家族。
在他们眼中。
能进行科举取士的淮军,已经和其他诸侯有所分别,在其他诸侯还在相互征伐的时候,淮军却悠然的进行科举取士。
这代表淮军的力量,已经超过了附近的众多诸侯,并且治下的府县安定祥和,没有战乱。
只要是正常人,都喜欢安定祥和的环境,不想生活在战乱当中。
所以很多人趁着淮军科举的机会,准备在泗洪安家。
在靠近官衙的一条街道上。
许多士子都在附近的客栈、酒楼租住,还有许多泗洪的本地人,趁着士子汇聚的时候,收拾了自家的宅院进行出租,趁机赚了不少。
在靠近泗洪中心所在的广场,有竖起来的照壁,泗洪官方的很多告示诏令,都最先张贴在这处墙壁上。
然后再去其他地方张贴宣告。
很多士子,对于科举无比的期待,想要第一时间看到官府的宣告,也好回去做准备。
“淮王以科举取士,真是收揽了江淮等地所有读书人之心啊!”
在靠近街道的一间酒楼中。
两个留着短须,看起来大约三十余岁的男子坐在靠近大门的座位,一边捧着茶碗,一边低声的说话。
“是啊,科举收揽人心,以后各地的人才便会不断向泗洪汇聚,久而久之,淮军越来越强,其他诸侯流失人才不断的失血,迟早会被淮王兼并!”
另外一个男子也低声的说道。
正在说话的时候。
两个身穿吏服的青年来到广场旁边的照壁,开始张贴告示。
街道上还有附近的众多士子看到这一幕,立刻骚动起来。
许多读书人立刻跑出来。
“官府张贴告示了,肯定是宣布科举的日期和规则……”
有人惊喜叫道。
“快上去看看!”
其他士子呼朋唤友,连忙涌到墙壁旁白,迅速的观看。
第424章 人才云集
“太初四年二月十五日开始第一场院试……通过院试的士子,可以称为秀才!秀才每个月享有官府发下的禄米,也可以直接做官成为乡镇官吏……”
告示上,写了科举的规则。
还有通过科举后所享受的待遇。
只要能通过第一场的院试,就能成为秀才,成为官府体系中的一员,虽然是底层的乡镇级,但也能享受俸禄,若是立功,以后一样能升迁。
看到这里,这些士子并没有不满。
源世界的科举,秀才又被称之为穷秀才,除了享受官府赐下的一些米粮之外,也就多了一个读书人的身份。没有额外的待遇。
而在淮军,秀才就能直接当官,已经算是不错了。
并且以淮军的扩张速度,只要考上秀才,成为某地的官吏做出一些成绩,那么等兼并其他诸侯扩张地盘后,再去调任升迁,十分的容易。
如果真的有能力,甚至能趁着这个机会,一路升迁到知县、知府!
通过第二场乡试的士子,被封为举人,若是直接选官,可以担任县一级的六曹主事。
而通过第三场会试的士子,便是进士。
可以进入中枢六部担任行走和文书,也可在地方担任代理县丞或主薄。
“即便是前三甲的进士,也不能直接成为一地之首担任知县,这规矩,倒是别具一格!”
刚才说话的两人,双眸明亮,闪烁着精光。
显然都有着不弱的精神力量。
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他们耳聪目明,隔着老远就能看到墙壁上的字迹。
身形略显消瘦那人看完告示,不由的露出笑容。
这规矩,颇有宰相必出于州郡、大将必发于卒伍的意思……只要是刚踏入官场没有经验的士子,就算是进士,也要一段时间积累经验。
显然这能让参加科举的众多士子,以后踏入官场少走弯路。
而官员少走弯路,治下的百姓就少一些麻烦。
“这是个好办法,只是不知道城内其他士子,能不能接受……不过只要是聪明人,肯定能看出淮王的意思!”
旁边的士子长相俊美,只是看起来神色有些刚硬,淡淡的说道。
“子厚所言极是!”
刚才说话的消瘦士子笑了笑。
……
礼部,主管科举报名事宜的几个文吏,看到了报名名单上的众多姓名,都有些震动。
“这次前来参加科举的人才,可谓是云集啊!”
其中一个文吏看着名单,赞叹道。
名单上面不仅仅是名字,还有士子的简单资料,也就是在原世界所取得的成就,家世等等。
能来到泗洪参加科举的士子。
在源世界至少有着举人身份……还不乏有史书留名的人才。
像是那种能留名史书的贤才,在参加科举的第一时间,就被文吏报了上去,一路上报到了王景那里。
“是啊,居然连大唐和北宋的丞相,都来参加科举了……这消息传出去,只怕能震动全城!”
另外的文吏也赞叹道。
他们眼前的名单上,最前面的几个名字,赫然是岑文本、章惇!
这两人的名字,许多人都不陌生。
如岑文本,
他祖父在西梁为官,也就是萧衍子孙在南梁覆灭之后,盘踞江陵所建立的王朝,名义上是王朝,实际上不过是夹在北周、北齐和南陈之间的的小势力而已。
他父亲是隋朝侍郎,岑文本自己还在隋末战乱时在萧铣麾下效力,可以说和萧氏有着扯不开的关系。
岑文本博学多才,谋略过人,在李世民麾下掌管机要、诰命,后来被册封为中书令,乃是初唐时期的宰相!
能在李世民麾下担任宰相,足以证明岑文本的才干。
或许是因为自身和萧氏的关系,亦或者是听到了王景横扫江淮,覆灭隋扬,以及举行科举的名声,岑文本这位初唐宰相,历史上的一流贤才主动来到了泗洪。
还准备参加这次科举。
还有章惇,他的名声听起来不大,不过在北宋的历史上,他绝对是越不过去的一个人。
他和岑文本一样,也是少年神童,高傲自负,并且生性果断,拜相的时候,对内严刑峻法,对外态度强硬,差一点导致北宋和辽国开战。
同时也出兵西夏,攻略和蕃,为北宋开疆拓土。
他最有名的一句话,便是在宋哲宗去世后,迎立新帝的问题上,说了“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
差一点把宋徽宗在皇位争夺战中排除。
只可惜,曾布厉声呵斥,导致宋徽宗成功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