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节
裕王自然不肯,他立刻说道:“我朝以孝治天下,父皇还在关中,孤岂能登基,众卿不要再劝了!”
虽然裕王这么说,兵部尚书杨博立刻再次叩首曰:“上皇远狩,京师动荡,国不可一日无主,请陛下以苍生为重登基!”
裕王再次表示拒绝,宣府和大同总兵也叩首劝道:“陛下纯孝,但是九边不可无主也!”
裕王直接拂袖而去,但是在场的众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四个字——“拥立之功”!
第二天,昨天没有资格参加会议的翰林和六科给事中这些清流官员,纷纷跪在裕王府前劝进。
裕王从府中出来,还是将昨天一套孝道讲了一遍,拒绝接受劝进为帝。
众臣继续再劝,裕王还是坚决不肯。
等第三天的时候,京师国子监的监生,留在京师有功名的读书人,以及被强行“请”过来的京师超过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也纷纷跪在裕王府门前劝进。
裕王只能打开府门,接受劝进说道:
“京师安危系于孤一身,如今为了皇明大局,孤也只能登基为帝了。”
“但是上皇那边,还需要一使臣好好说明利害,莫要离间了我们父子之情才好?”
这时候前吏部主事张四维立刻站出来说道:“臣愿意去关中,向上皇陈说利害。”
裕王立刻大喜说道:“那就升张卿为礼部侍郎,前往关中向父皇说明情况,孤也是为了皇明江山,不得已而为之的!”
所有人都用艳羡的眼神看着张四维。
这个活儿难度很大,但是只要办成了那可是天大的功劳!
当年唐肃宗登基,就是大臣房琯劝说了李隆基退位,房琯立刻被肃宗拜为宰相。
但是这个事情有资格操办的人不多,张四维是翰林官,以前曾经在礼部任职,所以才能勉强担任。
其他人要么资历不够,要么学历不够,张四维一下子就升到了侍郎,果然从龙之功是最大的功劳。
拥立首功是高拱的了,若是张四维能劝说嘉靖退位,那就是从龙首功,在场的年轻官员都摩拳擦掌,要在新朝搏一个富贵。
众大臣和读书人都喜气洋洋。
现在京师空缺颇多,正是需要他们这些读书人的时候,又有了这次劝进的功劳,肯定能捞到一官半职。
裕王府前喜气洋洋,众人山呼万岁,簇拥着裕王向紫禁城而去。
只可怜了那些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很多人直接是被人从家中抬出来的,在路上就断了气。
还有的经过刚才一跪拜一折腾,也去了半条命。
现在那些当官的和读书人都向紫禁城而去,根本没有再管这些老人,有些人都站不起来,只能坐在地上哭泣。
裕王府前围观的百姓看到这样的场景,更加憎恶大明朝廷。
也亏得苏泽没有破坏皇宫,登基大典在高拱的操持下进行的很顺利。
登基大典原本应该在三大殿的奉天殿(今太和殿)举行,可是因为奉天殿的修复工程进度最慢,所以只能在修复的差不多的华盖殿中举行。
高拱让工部将大殿简单整修了一下,又将苏泽没有搬走龙椅移到了华盖殿上,又从京师搜罗了一批礼官,总算弄出一场登基仪式来。
明清的龙椅其实并不是黄金做的,而是在金丝楠木上涂上金粉和金箔制造而成的。
苏泽对于这种东西不感兴趣,也没有破坏紫禁城中的东西。
但是嘉靖出逃将所有的玉玺印鉴全部都打包带走了,高拱无奈只能找到篆刻匠人,用木头刻了一个玉玺,然后包上金箔来举行仪式。
朱载坖终于在嘉靖四十二年登基为帝,他改元隆庆,今年改为隆庆元年。
隆庆帝大赦天下,又立刻对从龙功臣进行了封赏。
前兵部尚书杨博入阁,担任内阁首辅。
前国子监祭酒高拱为吏部尚书,入阁,担任内阁次辅。
在徐州的张居正为南京兵部尚书,入阁,担任阁臣,主持江淮军政。
此外其余各部尚书侍郎应有空缺的,先暂时以本部留守最高级别官员暂代,论功再行提拔。
此外这一次拥立隆庆的武将,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延平右卫总兵官毛穆,他的祖先毛骧曾经是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后来卷入胡惟庸谋反案坐死。
隆庆皇帝亲自给他祖先平反,又以毛骧的在开国期间的功劳封毛家为忠义伯,让毛穆出任京师五军都督府都督,掌管从九边带来的部队。
宣府总兵卢元龙,则破例获得文职,以兵部侍郎职位参赞军机。
大同总兵姜应熊也升为大同总督,管理宣大的军政要务。
而吃了败仗的李成梁,也被升为蓟辽总督,总管蓟州和辽阳军务,同时隆庆皇帝放他返回辽阳重新募骑兵,并将大同边贸的战马都提供给他。
原本杨博已经想要辞官回家了,但是见到大沽的东南新军真的撤退了,反而又眷念起内阁首辅的位置来。
既然苏贼都退了,当一段时间内阁首辅过过瘾也好!
杨博喜滋滋的上任内阁,手里没有兵权的高拱只能屈居于下。
此外皇帝的老丈人,正式成为国丈爷的李皇后父亲李炜,也被册封为清远伯,李炜的儿子也获得勋职。
因为京师权贵的仓皇出逃,太原兵变中又死了不少人,比如倒霉的成国公一家都被愤怒的士兵杀光了。
皇帝干脆将成国公的府邸也拿出来赏赐忠义伯毛穆,又将京师几个好的公爵府赏给武将,就连要离开京师的李成梁也获得了一座伯爵府。
府中还有留守的,自然被这些新贵驱赶出去,这些新贵都是手上有兵的,自然对这些旧贵毫不客气。
不少人还跑去顺天府告官,自然是没有人敢于受理。
杨博则被赏赐了严嵩的府邸,当年徐阶担任首辅之后,没有搬进严府居住,这些日子一直空着。
高拱倒是谢绝了这些赏赐,只是要了一间靠近皇宫的小宅子居住。
高拱作为内阁次辅,管着吏部,又要兼任户部的差事,他刚刚上任就差点气晕过去。
苏泽在离开京师的时候,将吏部中存放的吏部奏议,官员磨勘(履历),吏部公文和档案全部搬走了。
高拱一上任就遇到了一个棘手之极的问题,新朝的这些官员全都没有人事档案!
这些当官的过去的任职经历,考评结果,上级评语这些东西也全部都没有!
有些因罪降职的,或者能力差被处分的,这些记录统统没有了!
更夸张的是,这些人到底是不是他们声称的身份官职,这些都完全无法核验!
高拱不仅仅是头疼了,冷汗更是冒了出来。
隆庆皇帝登基之后,召集留守在京师的官员,一下子冒出很多人来报道。
可是如今吏部的档案全部都被苏泽带走了,吏部根本没办法核验这些人的身份。
这其中有没有苏泽留下来的间谍呢?
肯定有!苏泽此人最擅长的就是用间,可是如今根本无法核对这些人的身份!
高拱只觉得头疼,他只能召集吏部的官员,对着他们说道:
“吏部档案遗失的事情千万不能传出去,另外以吏部的命令,让所有官吏自书履历,将何时中举中进士,哪一年担任何官何职全部写下来,再找三人佐证签字画押才能重新出来做官。”
吏部的这些官员面面相觑的说道:“高部堂,这么吩咐下去大家肯定都知道吏部的官档遗失了啊。”
高拱也是头疼的说道:“这事情也是瞒不住的,特别是朝廷要职一定要让他们书写清楚,需要有人佐证才能复职!”
京师那些清流官员,六部主事一级的官员,高拱还能勉强的记住一些。
毕竟一年的进士就这么多人,大明朝的官员又尤其看中出身,进士及第的只要找到同年,基本上都能认识。
但是京师那些冷僻衙门的官员,还有各衙门办公的小吏,这些根本没办法甄别。
果不其然,吏部很快就揪出了几个连字都不会写的冒充吏员,这些家伙根本就是京师街头的市井无赖,随着新皇登基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官吏服饰,想要浑水摸鱼当上官吏。
而也如同高拱所预料的那样,京师情报站站长陆添寿已经通过各种办法,将不少人安排进入了明廷各衙门中。
吏部的档案全部都在东南新军手上,他安排的都是一些冷僻部门的官吏,再找到一些人互相作保,很轻易的就混入了混乱的明廷。
这些官吏的级别都不高,但是往往也能接触到重要的情报,而且安排他们进入明廷衙门办公还能多领一份薪水,自然是非常的划算。
如果说吏部只是大麻烦,那户部就是灾难了。
京师的所有土地黄册,宅契,府库内账目全部都被苏泽带走了!
现在的情况是,整日里都有人在顺天府打官司,说别人侵占自己的房产土地。
可是无论是户部还是顺天府,还是京师各县衙门,全部都没有底账,根本无法确定这些土地房产的归属!
特别是苏泽在京师还分过一次田,这些土地都已经种过一轮土豆了,京师百姓根本不肯将这些土地让出来。
这其中自然也有假冒了各种田契房契的奸滑之辈,想要乘机侵占别人的土地。
而更麻烦的是随着隆庆返回京师的官员中,也有不少人的房子被占了,土地被分了,他们也都在等着拿回自己的房产土地。
还有一些太原兵变后逃回京师的权贵子弟,他们也都拿着逃难之前带出去的田契来要土地。
顺天府知府黄涛被堵了三天,直接告病躺倒了,如今这些人又拿着各种材料冲到了户部,堵上了户部的大门。
土地的事情牵涉很多,那些分到了土地的百姓肯定不同意让出来,甚至还爆发了几次冲突。
唯一让高拱高兴的事情,就是太原兵变死掉了不少权贵,还有不少跟着上皇在蜀中,要不然户部和顺天府都要被他们掀了。
土地是大问题,户部的账册丢失也是大问题,各省、府、县每年的赋税总册,这些账册上的历史数据,是朝廷征收钱粮的重要参考依据。
比如一个县全年上缴的粮食是一千旦,那今年是灾年就可以少征一些,如果是丰年就可以多征一些。
能持平去年指标的考评就是中等,如果能补足往年积欠的就是中上。
户部也就是靠着这一套体系,通过考成这个指挥棒从全国抽取赋税的。
可是如今户部的账册丢失了,根本说不清楚一个县到底能上交多少粮食!
这也就意味着朝廷的文官征税系统接近于瘫痪!
当然花时间自然是可以理清楚的,各地官府衙门都是自己上缴税赋的底册。
但是地方上自然也是想要交的越少越好,若是他们知道户部的账册丢了,那肯定会虚报少交的。
一想到这里,高拱又要吐血三升。
苏泽在京师,并没有搜刮金银珠宝,连皇宫里的御用器具都没有带走。
但是偏偏他带走的这些文书档案价值千万金!
户部的众官员也看着高拱,高拱咬牙说道:“先去派人去京畿各县,取回县衙中的田亩账册!”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虽然裕王这么说,兵部尚书杨博立刻再次叩首曰:“上皇远狩,京师动荡,国不可一日无主,请陛下以苍生为重登基!”
裕王再次表示拒绝,宣府和大同总兵也叩首劝道:“陛下纯孝,但是九边不可无主也!”
裕王直接拂袖而去,但是在场的众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四个字——“拥立之功”!
第二天,昨天没有资格参加会议的翰林和六科给事中这些清流官员,纷纷跪在裕王府前劝进。
裕王从府中出来,还是将昨天一套孝道讲了一遍,拒绝接受劝进为帝。
众臣继续再劝,裕王还是坚决不肯。
等第三天的时候,京师国子监的监生,留在京师有功名的读书人,以及被强行“请”过来的京师超过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也纷纷跪在裕王府门前劝进。
裕王只能打开府门,接受劝进说道:
“京师安危系于孤一身,如今为了皇明大局,孤也只能登基为帝了。”
“但是上皇那边,还需要一使臣好好说明利害,莫要离间了我们父子之情才好?”
这时候前吏部主事张四维立刻站出来说道:“臣愿意去关中,向上皇陈说利害。”
裕王立刻大喜说道:“那就升张卿为礼部侍郎,前往关中向父皇说明情况,孤也是为了皇明江山,不得已而为之的!”
所有人都用艳羡的眼神看着张四维。
这个活儿难度很大,但是只要办成了那可是天大的功劳!
当年唐肃宗登基,就是大臣房琯劝说了李隆基退位,房琯立刻被肃宗拜为宰相。
但是这个事情有资格操办的人不多,张四维是翰林官,以前曾经在礼部任职,所以才能勉强担任。
其他人要么资历不够,要么学历不够,张四维一下子就升到了侍郎,果然从龙之功是最大的功劳。
拥立首功是高拱的了,若是张四维能劝说嘉靖退位,那就是从龙首功,在场的年轻官员都摩拳擦掌,要在新朝搏一个富贵。
众大臣和读书人都喜气洋洋。
现在京师空缺颇多,正是需要他们这些读书人的时候,又有了这次劝进的功劳,肯定能捞到一官半职。
裕王府前喜气洋洋,众人山呼万岁,簇拥着裕王向紫禁城而去。
只可怜了那些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很多人直接是被人从家中抬出来的,在路上就断了气。
还有的经过刚才一跪拜一折腾,也去了半条命。
现在那些当官的和读书人都向紫禁城而去,根本没有再管这些老人,有些人都站不起来,只能坐在地上哭泣。
裕王府前围观的百姓看到这样的场景,更加憎恶大明朝廷。
也亏得苏泽没有破坏皇宫,登基大典在高拱的操持下进行的很顺利。
登基大典原本应该在三大殿的奉天殿(今太和殿)举行,可是因为奉天殿的修复工程进度最慢,所以只能在修复的差不多的华盖殿中举行。
高拱让工部将大殿简单整修了一下,又将苏泽没有搬走龙椅移到了华盖殿上,又从京师搜罗了一批礼官,总算弄出一场登基仪式来。
明清的龙椅其实并不是黄金做的,而是在金丝楠木上涂上金粉和金箔制造而成的。
苏泽对于这种东西不感兴趣,也没有破坏紫禁城中的东西。
但是嘉靖出逃将所有的玉玺印鉴全部都打包带走了,高拱无奈只能找到篆刻匠人,用木头刻了一个玉玺,然后包上金箔来举行仪式。
朱载坖终于在嘉靖四十二年登基为帝,他改元隆庆,今年改为隆庆元年。
隆庆帝大赦天下,又立刻对从龙功臣进行了封赏。
前兵部尚书杨博入阁,担任内阁首辅。
前国子监祭酒高拱为吏部尚书,入阁,担任内阁次辅。
在徐州的张居正为南京兵部尚书,入阁,担任阁臣,主持江淮军政。
此外其余各部尚书侍郎应有空缺的,先暂时以本部留守最高级别官员暂代,论功再行提拔。
此外这一次拥立隆庆的武将,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延平右卫总兵官毛穆,他的祖先毛骧曾经是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后来卷入胡惟庸谋反案坐死。
隆庆皇帝亲自给他祖先平反,又以毛骧的在开国期间的功劳封毛家为忠义伯,让毛穆出任京师五军都督府都督,掌管从九边带来的部队。
宣府总兵卢元龙,则破例获得文职,以兵部侍郎职位参赞军机。
大同总兵姜应熊也升为大同总督,管理宣大的军政要务。
而吃了败仗的李成梁,也被升为蓟辽总督,总管蓟州和辽阳军务,同时隆庆皇帝放他返回辽阳重新募骑兵,并将大同边贸的战马都提供给他。
原本杨博已经想要辞官回家了,但是见到大沽的东南新军真的撤退了,反而又眷念起内阁首辅的位置来。
既然苏贼都退了,当一段时间内阁首辅过过瘾也好!
杨博喜滋滋的上任内阁,手里没有兵权的高拱只能屈居于下。
此外皇帝的老丈人,正式成为国丈爷的李皇后父亲李炜,也被册封为清远伯,李炜的儿子也获得勋职。
因为京师权贵的仓皇出逃,太原兵变中又死了不少人,比如倒霉的成国公一家都被愤怒的士兵杀光了。
皇帝干脆将成国公的府邸也拿出来赏赐忠义伯毛穆,又将京师几个好的公爵府赏给武将,就连要离开京师的李成梁也获得了一座伯爵府。
府中还有留守的,自然被这些新贵驱赶出去,这些新贵都是手上有兵的,自然对这些旧贵毫不客气。
不少人还跑去顺天府告官,自然是没有人敢于受理。
杨博则被赏赐了严嵩的府邸,当年徐阶担任首辅之后,没有搬进严府居住,这些日子一直空着。
高拱倒是谢绝了这些赏赐,只是要了一间靠近皇宫的小宅子居住。
高拱作为内阁次辅,管着吏部,又要兼任户部的差事,他刚刚上任就差点气晕过去。
苏泽在离开京师的时候,将吏部中存放的吏部奏议,官员磨勘(履历),吏部公文和档案全部搬走了。
高拱一上任就遇到了一个棘手之极的问题,新朝的这些官员全都没有人事档案!
这些当官的过去的任职经历,考评结果,上级评语这些东西也全部都没有!
有些因罪降职的,或者能力差被处分的,这些记录统统没有了!
更夸张的是,这些人到底是不是他们声称的身份官职,这些都完全无法核验!
高拱不仅仅是头疼了,冷汗更是冒了出来。
隆庆皇帝登基之后,召集留守在京师的官员,一下子冒出很多人来报道。
可是如今吏部的档案全部都被苏泽带走了,吏部根本没办法核验这些人的身份。
这其中有没有苏泽留下来的间谍呢?
肯定有!苏泽此人最擅长的就是用间,可是如今根本无法核对这些人的身份!
高拱只觉得头疼,他只能召集吏部的官员,对着他们说道:
“吏部档案遗失的事情千万不能传出去,另外以吏部的命令,让所有官吏自书履历,将何时中举中进士,哪一年担任何官何职全部写下来,再找三人佐证签字画押才能重新出来做官。”
吏部的这些官员面面相觑的说道:“高部堂,这么吩咐下去大家肯定都知道吏部的官档遗失了啊。”
高拱也是头疼的说道:“这事情也是瞒不住的,特别是朝廷要职一定要让他们书写清楚,需要有人佐证才能复职!”
京师那些清流官员,六部主事一级的官员,高拱还能勉强的记住一些。
毕竟一年的进士就这么多人,大明朝的官员又尤其看中出身,进士及第的只要找到同年,基本上都能认识。
但是京师那些冷僻衙门的官员,还有各衙门办公的小吏,这些根本没办法甄别。
果不其然,吏部很快就揪出了几个连字都不会写的冒充吏员,这些家伙根本就是京师街头的市井无赖,随着新皇登基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官吏服饰,想要浑水摸鱼当上官吏。
而也如同高拱所预料的那样,京师情报站站长陆添寿已经通过各种办法,将不少人安排进入了明廷各衙门中。
吏部的档案全部都在东南新军手上,他安排的都是一些冷僻部门的官吏,再找到一些人互相作保,很轻易的就混入了混乱的明廷。
这些官吏的级别都不高,但是往往也能接触到重要的情报,而且安排他们进入明廷衙门办公还能多领一份薪水,自然是非常的划算。
如果说吏部只是大麻烦,那户部就是灾难了。
京师的所有土地黄册,宅契,府库内账目全部都被苏泽带走了!
现在的情况是,整日里都有人在顺天府打官司,说别人侵占自己的房产土地。
可是无论是户部还是顺天府,还是京师各县衙门,全部都没有底账,根本无法确定这些土地房产的归属!
特别是苏泽在京师还分过一次田,这些土地都已经种过一轮土豆了,京师百姓根本不肯将这些土地让出来。
这其中自然也有假冒了各种田契房契的奸滑之辈,想要乘机侵占别人的土地。
而更麻烦的是随着隆庆返回京师的官员中,也有不少人的房子被占了,土地被分了,他们也都在等着拿回自己的房产土地。
还有一些太原兵变后逃回京师的权贵子弟,他们也都拿着逃难之前带出去的田契来要土地。
顺天府知府黄涛被堵了三天,直接告病躺倒了,如今这些人又拿着各种材料冲到了户部,堵上了户部的大门。
土地的事情牵涉很多,那些分到了土地的百姓肯定不同意让出来,甚至还爆发了几次冲突。
唯一让高拱高兴的事情,就是太原兵变死掉了不少权贵,还有不少跟着上皇在蜀中,要不然户部和顺天府都要被他们掀了。
土地是大问题,户部的账册丢失也是大问题,各省、府、县每年的赋税总册,这些账册上的历史数据,是朝廷征收钱粮的重要参考依据。
比如一个县全年上缴的粮食是一千旦,那今年是灾年就可以少征一些,如果是丰年就可以多征一些。
能持平去年指标的考评就是中等,如果能补足往年积欠的就是中上。
户部也就是靠着这一套体系,通过考成这个指挥棒从全国抽取赋税的。
可是如今户部的账册丢失了,根本说不清楚一个县到底能上交多少粮食!
这也就意味着朝廷的文官征税系统接近于瘫痪!
当然花时间自然是可以理清楚的,各地官府衙门都是自己上缴税赋的底册。
但是地方上自然也是想要交的越少越好,若是他们知道户部的账册丢了,那肯定会虚报少交的。
一想到这里,高拱又要吐血三升。
苏泽在京师,并没有搜刮金银珠宝,连皇宫里的御用器具都没有带走。
但是偏偏他带走的这些文书档案价值千万金!
户部的众官员也看着高拱,高拱咬牙说道:“先去派人去京畿各县,取回县衙中的田亩账册!”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